視頻標簽:分數除法
所屬欄目:小學數學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北師大五年級下冊第五單元分數除法(三)北京市 - 海淀區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北師大五年級下冊第五單元分數除法(三)北京市 - 海淀區
教學目標
1、能夠運用畫圖的方式呈現對實際問題中信息和問題關系的理解。
2、在探究學習中嘗試運用多種策略解決實際問題。
3、能準確、簡明地表達自己的思路,會聽懂別人的思路。
2教材及學情分析
【教材分析】
《分數除法(三)》是北師大教材五年級下冊第五單元《分數除法》的第三課時——用方程解決簡單的有關分數的實際問題。分數除法的應用問題歷來是學生學習中的難點,它經常需要學生靈活應用數量之間的關系。由于理解困難,學生往往依靠記憶題型來解決問題,這就失去了在解決問題中培養學生解決實際問題能力的作用。利用方程解決分數除法的問題,通過先設字母表示未知量,尋找等量關系列方程,進而達到乘法與除法的統一,就可以化解分數除法應用問題的難點,學生理解起來會容易一些。而尋找等量關系應該是在學生理清數量關系的基礎上進行的。
【學情分析】
課前我對54名學生進行了前測,數據呈現如下:
前測試題:
這個周末,亮亮看了35頁故事書,正好是這本故事書的57 。這本故事書一共有多少頁?
你能解決這個問題嗎?請用你喜歡的方式嘗試解決問題。
(可以畫一畫,寫一寫。多種方式解決問題更好!)
正確解決:41人(占75.9%);錯誤做法:10人(占18.5%);空白:3人(占5.6%)。
在正確的做法中,有一部分學生通過畫圖理清了數量關系,應用求一份量的做法解決了這個問題,有一部分學生直接采用列除法算式解決問題,還有的學生運用35×75 解決這個問題,但是用乘法算式的學生也是在畫圖理清數量關系的基礎上進行的,僅有少部分學生運用設未知數列方程的方法解決問題。我隨機對3名錯誤做法的學生進行了訪談,無一例外,他們之所以做錯,都源于對題目中數量關系的模糊不清。
3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
1、能夠運用畫圖的方式呈現對實際問題中信息和問題關系的理解。
2、能準確、簡明地表達自己的思路,會聽懂別人的思路。
【教學難點】
在探究學習中嘗試運用多種策略解決實際問題,初步形成解決問題中“優化”的思想。
4教學過程
4.1第一學時
4.1.1教學活動
活動1【導入】一、情境導入,引出問題
出示主題圖(使用教材中呈現的情境主題圖)
1、觀察操場上學生活動的圖片,我想知道操場上參加活動的總人數是多少?
預設:數(不全面)。缺少條件。
2、給你一點兒文字信息:跳繩人數是操場上參加活動總人數的29 。
3、現在你能解決了嗎?
【設計意圖】通過主題圖,想要知道操場上參加活動的總人數是多少,就需要找到相對應的已知條件,讓學生初步理清要想解決實際問題,就要找準所求問題以及與所求問題相對應的已知信息。
活動2【活動】二、數形結合,理清思路
(一)畫圖呈現數量關系
教師:運用你已有的知識,用畫圖的方式呈現你對所給信息和問題關系的理解。
學生畫圖、展示、交流。
(多種圖示分析信息和問題之間的數量關系)
【設計意圖】在數學思考學業標準的二級框架中明確提出“能用圖形語言把數學問題變得簡明、形象,探索出解決問題的思路,初步形成幾何直觀”。
(二)多種方式、獨立解決
教師:理清題目中的數量關系,請你運用多種方法獨立解決這個問題。
學生多種方法獨立解決問題、交流。
預設:
1、畫圖呈現。(兩份是6個人,那么一份就是3個人,有這樣的9份。)列式為:6÷2=3(人) 3×9=27(人)
2、數形結合理清關系。(29 是6個人,有這樣的92 個6人。)列式為:6× 92 =27(人)或者9÷2×6=27(人)
3、一個數的29 是6人,求這個數。運用以往所學知識可以用除法解決。列式為:6÷ 29 =27(人)
4、操場上參加活動人數的29 =6人。運用方程的方法解決問題。
【設計意圖】《海淀區義務教育學業標準與教學指導》一書五年級下冊數與代數領域,問題解決學業標準的二級框架中顯示“能綜合應用已有經驗和數學知識、方法分析問題中的數量關系,尋找數學模型;在合作交流中會聽懂別人的思路,補充或者修正別人的思路,能準確、簡明地表達自己的思路,同時積極參與小組和集體討論,不斷爭取參與的機會,能從別人的中汲取正確成分,改善自己的思路,在對解決問題方法的反思中,形成解決問題中‘優化’的思想”。
(三)反思回顧、點石為金
教師:這幾種方法之間有沒有聯系?
預設:
1、計算結果一樣。
2、計算過程一樣。
3、都是理解相同的數量關系。
【設計意圖】通過生生間的交流,感受多種策略解決問題,教師的及時追問,適時抓好反思的時機,之所以能夠想出多種方法解決問題都是源于對于數量關系的分析,反思回顧,對于學生具有一定的指引作用。
活動3【練習】三、大顯身手,鞏固練習
(一)基礎鞏固
教師:
操場上有6人跳繩,你知道什么已知條件就能解決五(1)班總人數問題了?
操場上跳繩人數是五(1)班總人數的316 ,五(1)班一共有多少人?
教師:嘗試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解決。
【設計意圖】通過基礎鞏固練習,夯實學生對這類題型的解決技巧,鼓勵學生運用適合自己的方法獨立解決問題。
(二)鞏固提升
根據測定,成人體內的水分約占體重的23 ,而兒童體內的水分約占體重的 45 。
小明重35千克,小明的體重是爸爸的 715 。
根據已知條件,提出數學問題,嘗試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解決問題。
學習要求:
1、根據已知條件,提出數學問題,嘗試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解決問題。
2、小組內交流。看哪一小組既快又準確。
預設:
1、爸爸重多少千克?
2、小明體內的水分有多少千克?
……
全班交流。
【設計意圖】本節課旨在通過理清數量關系運用多種方法解決實際問題,這道題學生可以根據自己對已知條件的分析,提出數學問題,一方面可以鞏固對本節課這類題型的練習,另一方面通過對數量關系的分析,區分乘法和除法的使用。
活動4【作業】作業思考
320÷25 可以解決哪些數學問題?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