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觀察物體
所屬欄目:小學數學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人教版小學數學五年級下冊《觀察物體》湖南
教學設計、課堂實錄及教案:人教版小學數學五年級下冊《觀察物體》湖南省 - 湘潭
“觀察物體”教學設計
教學內容:人教版數學教材五年級下冊 教學目標:
1.學生經歷觀察推理的過程,根據從兩個不同方向觀察物體看到的形狀,再現物體的本來面貌。
2.借助動手操作,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
3.聯系生活實際,學生體會數學知識與生活的緊密聯系,形成正確的世界觀。
教學重點、難點:要搭成符合要求的立體圖形,需要小正方體的個數由7個到6個的思維轉折。
教具準備:課件,7個大小一樣的小正方體,自制的可以旋轉的展示臺。 學具準備:7個大小一樣的小正方體,4行4列的方格紙。
教學過程 一、說一說
師:孩子們,前幾天老師看到一組非常有趣、非常特別的照片,請大家一起來欣賞欣賞。(課件出示圖1)
師:你們笑什么?
師:孩子們,請你們假設一下,假如你是攝影師,你要怎樣才能拍出這樣令人嘖嘖稱奇的照片呢?
小結:不在同一平面上的物體,只要找到一個合適的角度,它們就會看起來,好像在同一個平面。
角度
[板書:不同平面————同一平面。]
師:這種現象在我們的數學中是否也有呢?這節課,我們就帶著這個問題,繼續學習觀察物體。(板書課題)
二、想一想
(一)16——7個 師:我這兒還有1個立體圖形,都是由同樣大小的正方體搭成的。只是不論從正面看、還是從右面看都是這樣的——(手指PPT)請同學們幫忙推想一下,它可能是由多少個小正方體擺成的呢?
1、猜想 2、驗證
師:孩子們,通過剛才的動手操作,我們可以發現:擺成這樣一個立體圖形,最多需要16個正方體,最少需要7個。
(二)質疑為什么不是8個,而是7。
2
(三)6個
那可不可能比7再少1呢?
師:這一次,老師給每個小組準備了7個小正方體和方格紙,請大家4人小組合作將小正方體在方格紙上擺一擺,研究研究吧。(點擊課件3分鐘音樂) 學生動手擺小正方體,教師巡視。
師:通過動手擺,你們有比7個更少的答案嗎? (四)5個
師:還有說5個的。真的可以嗎?那誰上來擺一擺。 (五)4個
師:還有說4個的。這也太少了吧!?不可能不可能(生擺) 師:我們一起來驗證。
師:現在我們一起觀察,這幾種不同的擺法,有什么共同的地方嗎? 師:同學們,從最少.......7.個到最少....4.個,看似只有幾小步,可是我們的思維卻扎扎實實......................邁進了一大.....步!..
(六)3個
師:那我們思維的腳步再邁一步,可不可能最少3個?為什么不行呢? 三、賞一賞
師:我們常說“耳聽為虛,眼見為實”,可是今天,我們居然發現有的時候,親眼所見也未必都是真的。這種情況在心理學上叫做“空間錯覺”。 [板書:空間錯覺] 1、欣賞《千手觀音》。 2、欣賞國外視頻 四、總結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