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什么是周長
所屬欄目:小學數學優(yōu)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北師大版小學數學三年級上冊《什么是周長》甘肅
教學設計、課堂實錄及教案:北師大版小學數學三年級上冊《什么是周長》甘肅省 - 酒泉
《什么是周長》教學設計
學科 小學數學 課題名稱 《什么是周長》 課時 本課共兩課時,本節(jié)為第一課時 課型
新授課
授課人
胡金花
單位 酒泉市金塔縣建新路小學
教材分析:
本節(jié)課是北師大版小學數學三年級上冊第五單元45-46面教學內容,是學生學習平面圖形周長的起始課,幫助學生建立正確的周長概念是本課和本單元學習的重點。教科書在編排上重視借助學生已有的知識和經驗,從任意(不規(guī)則)圖形入手,通過看、描、量、數等系列操作學習活動,讓學生直觀地體驗和感悟周長的實際意義。學生從周長意義的角度探索出如何得到平面圖形周長的一般方法,體現了知識的產生、形成與發(fā)展的過程,為后續(xù)學習奠定良好的基礎。
學情分析:
三年級的學生認識了一些簡單的平面圖形,了解了這些圖形的基本特征;學習了長度單位米﹑分米﹑厘米﹑毫米及各單位之間的簡單換算,知道如何測量物體的長度。由于周長是一個比較抽象的概念,學生是第一次接觸,因此在教學時我通過動畫演示,讓學生“描一描”﹑“摸一摸”直觀感知什么是周長,從而真正理解周長的意義。 教學目標:
1.結合具體事物或圖形,借助網絡環(huán)境,通過觀察、操作等活動,認識、理解周長。 2.培養(yǎng)和發(fā)展學生多項思維能力,鼓勵學生采用多種方法測量與計算圖形的周長。 3.結合具體情境,感知周長與生活的密切聯系,激發(fā)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教學重點:理解周長的意義并探索測量周長的方法。 教學難點:認識周長的實際意義。
教具準備:課件(教學通、希沃en5)、樹葉、刻度尺、軟尺、毛線、水彩筆、作業(yè)紙 學具準備:直尺、毛線、軟尺、彩筆、胡楊葉若干 教學過程:
教學環(huán)節(jié)
媒體運用 設計意圖 一、 談話引入
孩子們都知道咱們敦煌著名的旅游勝地有哪些?(月牙泉、莫高窟)
你知道胡老師的家鄉(xiāng)金塔最美的旅游景區(qū)是什么地方嗎?看,是美麗的胡楊林,今天老師還給大家?guī)砹艘环菪⌒〉囊娒娑Y(胡楊樹葉)。 看看今天課堂上哪些孩子哪個小組表現好,能贏得胡楊樹葉,有信心嗎?看小螞蟻已經高興地在胡楊樹葉上跑步了。 二、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新課
1.播放小螞蟻爬樹葉的flash動畫,提問:
圖片:胡楊林 位置(電子課本課題45面) Flash動畫:螞蟻爬樹葉。位置(電子課本45面“認一認”“說一說”)
通過師生談話拉近師生距離,出示胡楊林樹葉引出本課評價方法,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通過電子課本
“請看小螞蟻在樹葉上是沿著什么路線跑步的?”(揭示邊線) 2.請再次觀察動畫,讓學生指一指,說一說:“小螞蟻是從什么地方出發(fā)的?又回到了什么地方?(揭示:從起點出發(fā)又回到了起點)。 3.教師歸納、板書:樹葉一周的長度就是樹葉的周長。
4.指名說一說什么是樹葉的周長?(揭示課題) 三、實踐操作,感知周長
1.辨一辨
播放暢言通里的動畫視頻(螞蟻沒有跑完一周,瓢蟲沒有沿邊線跑,蜘蛛是沿著樹葉邊線跑的。)
提問:哪只小動物是沿著樹葉的周長爬行的?讓學生通過觀察比較,進一步理解周長的實際意義。
2.摸一摸
(1)教師示范摸數學書封面的周長。 (2)讓學生在身邊找一找,摸一摸、說一說物體表面的周長
3.描一描
(1)讓學生描出樹葉和數學書 封面的周長。 (2)指名描周長。(在白板和課本同時進行) (3)展示交流。(上傳照片訂正) 四、合作探究,測量周長
1.出示小組合作學習要求,教師明確要求。
合作學習要求:
(1)選:選擇一個喜歡的物體,選擇合適的測量工具。
(2)量:做好分工,兩人負責測量,一人做記錄,一人匯報。
(3)寫:把測量結果寫在本子上。 (4)報:匯報測量方法和結果。
2.學生小組合作,動手操作,測量周長。 3.匯報、展示交流。 五、闖關練習,鞏固新知
第一關:辨一辨:下面這些紅線是平面圖形的周長嗎?請判斷。
第二關:描一描(男女pk賽) 完成課本46面練一練第一題。 第三關:數一數(小組大比拼) 1.播放小螞蟻數周長的課件,讓學生觀賽數
電子課本書寫功能
Flash動畫:三只小動物爬樹葉。位置(電子課本45面“認一認”“說一說”)
希沃白板演示,形成電子板書
播放動畫 白板操作
圖片:小組合作要求。
位置(電子課本45面活動3)
利用希沃授課助手,拍照上傳學生的測量操作過程
教學通課件:翻翻卡
位置(電子課本動畫資源,小螞蟻爬樹葉,讓學生直觀形象地通過觀察,初步感知樹葉的周長。
通過電子課本動畫資源,三只小動物爬樹葉,讓學生直觀形象地通過觀察,初步認識樹葉的周長。
通過播放動畫辨一辨、動手摸一摸、白板操作描一描,由淺入深、循序漸近地理解周長,利用多媒體的應用,突破了本課的難點:圖形一周的長度就是周長。
通過小組合作探究,培養(yǎng)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及合作意識
讓學生充分展示、交流測量的方法。
充分利用電子課本的優(yōu)勢,利用聚
周長的方法。
2.小組大比拼數一數。 六、歸納總結
1.回顧一下本節(jié)課,你學到了什么?有什么收獲?
2.匯總小組評價情況。
46面練一練1) 電子課本46面練一練1 Ppt課件
電子課本45面數一數
焦、放大、書寫等功能,學生通過闖關游戲,練習鞏固本節(jié)課知識,學生興趣濃厚。
及時的課堂總結,既能讓學生自我梳理所學知識,也培養(yǎng)了他們的反思及競爭意識。
教學計劃預期評估與反思:
本節(jié)課依據數學學科的特點,緊緊圍繞教學目標,注重在網絡環(huán)境中,將交互式電子白板、教學通等多媒體、新技術作為引導學生學習的工具,合理運用各種媒體資源,同時通過自主學習,化解突破重難點,達成教學目標,有效地實現了師生互動,生生互動,將信息技術與課堂教學深度融合,力求將教師的“課件”適時適度轉化為學生的“學件”,實現傳統(tǒng)教學模式向新媒體新技術課堂教學模式的有效轉變。
視頻來源:優(yōu)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