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先秦諸子,好仁不好學,其蔽也愚
所屬欄目:高中語文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人教版高中語文選修先秦諸子《好仁不好學,其蔽也愚》河北省 - 秦皇島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好仁不好學,其蔽也愚
秦皇島市第一中學 才華
【本課教學設計 思維導圖】
新聞 導入 “ 學”的原因 “學”的內涵1
“學”的內涵2
“學習觀”傳承 “學”的外延
【教學目標】
1、讀《好仁不好學,其蔽也愚》中相關條目,積累并能夠熟練運用相關古文基礎知識。
2、思考并提煉出孔子“學習觀”中“學”的重要內涵。 3、確立正確的“學習觀”,堅定正確學習方向。
【教學重點與難點】
1、提煉孔子“學習觀”中“學”的重要內涵 3、讓學生自覺樹立正確的“學習觀” 設計依據:
①“學習”是與學生的日常息息相關的,《論語》能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學習觀”。
②高中語文核心素養:語言的建構與運用,思維的發展與提升,審美的鑒賞 與創造,文化的傳承與理解。
教學設計
【導入】
來看一起近期被廣泛關注的新聞案件。案件的主人公可以用這樣一組關鍵詞來標識,“狀元”“北大”“獎學金”“‘優秀生’稱號”。感覺這就是我們的人生榜樣,好學生,傳說中的“別人家的孩子”;再來看一組,“精密策劃”“弒母”“潛
好仁不好學,其蔽也愚
逃”“入獄”,聽得讓人覺得毛骨悚然。更讓我們瞠目結舌的是,我們剛才的兩組關鍵詞標識的是同一個人。這個人就是因為人格極端分裂而被網友稱為“陰陽人”的吳謝宇。
我們不禁要問,這么優秀的學生,為什么會發生這樣的悲劇呢?在他的學習中,缺失了什么?帶著這樣的疑惑,我們去求教一下2000多年前的偉大教育家孔子。
從而引入對孔子“學習觀”的思考 設計目的:
①從社會新聞入手,學生感興趣,能引發學生自覺的思考 ②這則新聞是本節課的線索,貫穿教學設計始終
【誦讀】
通過課前與課上反復誦相關條目我,讓學生能夠理解這些條目的基本含義。
【探究“學”的內涵】
一、“學”的原因 宰予晝寢。
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糞土之墻不可杇也。”
【合作探究1】人為什么需要后天學習?不好學會怎樣呢?請結合相關文本與所見所聞,談談你的看法。
1、子曰:“生而知之者,上也;學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學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學,民斯為下矣!”
2、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3、子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學也。”
4、子曰:“好仁不好學,其蔽也愚;好知(聰明)不好學,其蔽也蕩(放浪);好信不好學,其蔽也賊(害人害己);好直不好學,其蔽也絞(因梗直而傷人)”;好勇不好學,其蔽也亂;好剛不好學,其蔽也狂
過程:先翻譯,注重積累古文實詞等基礎知識,在文意通的基礎上再做分析。 設計目的:
①檢驗學生的預習情況和古文知識的積累情況 ②通過思考和提煉,實現思維的發展與提升
好仁不好學,其蔽也愚
結論:孔子反復強調“人應該好學” 二、“學”的內涵一
那學什么呢?
我們每天都坐在教室里學習,我們學什么呢? 知識。
這方面孔子贊同么?
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
結論:要學知識 ,做有才學的人 (生成板書) 三、“學”的內涵二
那么,是不是有知識就夠了呢?像平時學生所說,“學好數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
如果從這個角度看,吳謝宇是有才學的,還是拔尖的人才?那為什么還是走向末路了呢?他的“學習觀”里缺失了什么?
除了知識?還有沒有其它是我們需要學習的? 回答這個問題是比較困難的,我們嘗試連線孔子
【合作探究2】 孔子有沒有在《論語》中為我們指明學習的方向呢?除了知識以外,還有什么是我們必須學習的?請結合相關文本談談你的看法。
1、子曰:“不學《詩》,無以言”“不學《禮》,無以立。
2、子夏曰:“賢賢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與朋友交,言而有信。”
3、子曰:“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 4、子曰:“有顏回者好學,不遷怒,不貳過。”
5、子曰:“弟子入則孝,出則弟 ,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
6、子曰:“恭而無禮則勞,慎而無禮則葸,勇而無禮則亂,直而無禮則絞” 過程:先翻譯,注重積累古文實詞等基礎知識,在文意通的基礎上再做分析。 方法:用科技手段模擬連線孔子 設計目的
①繼續鞏固古文知識的積累情況。
②這是教學的重點和難點,通過思考、提煉和總結來實現思維的發展與提升。
好仁不好學,其蔽也愚
③確定正確的“學習觀”。
結論:我們要修養自身的“德行”,包括“仁”“義”“禮”(生成板書)
我們平時說“重要的事說三遍” ,孔子說了六遍,可見這一點是多么重要。 【思考】孔子明確地說:“行有余力,則以學文(知識)。”這是為什么呢?沒有“德”行不行呢?
【思考“學”的外延】
【合作探究3】根據你的所見所聞,討論交流一下,在社會的發展中,哪些是有才又有德的人又有哪些是有才而無德的人,他們對社會各產生了怎樣的影響?
如:居里夫人 錢學森
賀建奎(基因重組人類胚胎) 肖桂宏(造假鈔1.6億)
設計目的:讓學生明白,作“德才兼備”的人才不是一句空話,是與我們的 社會、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的,是有現實意義的,是可以實踐的。 結論:“德才兼備,以德為先”才能促進社會發展。
【教師點撥】有高尚德行的人才能把他的學識用到正確的地方、于社會有利 的地方,社會才能良性發展。
回看剛才的“弒母”案件,論“才學”吳謝宇可以說是拔尖人才,論德行, “仁”“義”“禮”他一個都沒有做到,在他的“學習觀”中缺失了最重要的一個部分,就是“品德”,這就釀成了悲劇。
【“學習觀”的傳承與實踐】
這是春秋時期的教育家孔子對他弟子提出的要求,2000年后的今天,這種“學習觀”是否依然還在傳承呢?我們來看一看我們的最高學府,也是新聞中涉及到的“北京大學”,他要求自己的學生成為怎樣的人才呢?
【思考】徽標轉換,分析這一徽標的構圖要素和寓意(數字和英文除外)
好仁不好學,其蔽也愚
設計目的:
①明確孔子的“求學觀”是可以傳承的,也正在被傳承。我們也是傳承者
②明確我們要承擔社會責任,這就需要我們德才兼備 結論:1、北京大學—— 增加學識提升自我(擔起自我責任)
2、托舉的人——要孝順父母,擔起家庭的責任 (德行+才學) 3、托舉的人——要幫助更多的人,承擔社會責任 (德行+才學) 【教師點撥】這個校微已經展示出了北大的教育的理念,它傳承了孔子的思想,要求學生不僅要有才學,更要有良好的品德與操守,否則他無法承擔家庭和社會的責任,無法成為合格的人才。
正如我們北大校刊《新年寄語》中所說:企盼校園能哺育出這樣的學子:仁愛者不軟弱;剛直者不偏激;每個人都是盡責的公民,都能為他人的幸福拓展縱深。
【作業】
結合我們今天所學,談談我們應該樹立怎樣的“學習觀”,要求有引證有例證,形成一段完整的議論性文段,250字左右。
【板書設計】
仁 義 禮
德 才
【板書注解】德與才是扁擔的兩端,我們作為“學子”,只有挑著“德才兼備,以德為先”的擔子,才能在學習乃至人生的路上走得更穩,走得更遠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