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素芭
所屬欄目:高中語文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高中語文人教版選修外國小說欣賞第四單元《素芭》陜西省 - 西安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高中語文人教版選修外國小說欣賞第四單元《素芭》陜西省 - 西安
《素芭》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 帶領學生了解小說內容;
2. 引導學生總結人物形象,探究小說塑造人物的方法; 3. 引導學生思考總結小說題旨;
4. 讓學生在學習中受到美的感染,同情人物的遭遇,進而生發對文學形象和生活現象的思考。 【教學重難點】
欣賞文中對于素芭眼睛的描寫;探究小說的多重題旨。 【教學策略選擇與設計】
課堂上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則,這節課的教學主要采用教師以課件為線索,教師提問引導思考,學生個人思考與合作探究相結合,教師指導點撥,師生共同學習等策略。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在古今小說文學殿堂中,有許多動人的女性形象,比如淳樸勤勞卻命運多舛的祥林嫂,比如純潔美麗不斷成長的娜塔莎,比如《紅樓夢》中個性各異譜成一曲悲歌的姐姐妹妹們。今天,讓我們走近一位可愛的女孩——泰戈爾筆下的《素芭》,了解她的故事和她的命運。
二. 進入文本,總結課文內容情節
(一)預習情況反饋——情節內容梳理 1. 請用一句話概括小說的內容。
——本文寫了啞女素芭(主人公、顯著特點)的生活狀態(內容)和婚姻遭遇(內容),揭示了她悲劇的命運。
2. 簡要概括小說每一節所寫的主要內容。
——(第一節)素芭身世:不幸的缺陷,美麗的雙眸 (第二節)生活環境:優美的風景,孤寂的素芭 (第三節)親密朋友:特殊的玩伴,深厚的友誼 (第四節)一個同伴:唯一的玩伴,奇異的夢想 (第五節)父母騙嫁:覺醒的自我,月夜的傾訴 (第六節)相親婚后:悲傷的眼淚,無言的結局 (二)人物形象及結局探究 1.小組探究
本文是以來人物表現主題的小說,小說的故事內容圍繞著啞女素芭的生活和經歷開展,請試總結素芭的人物形象特點。思考文章運用了哪些手法塑造人物形象。
美麗 聰慧 純真 善良 溫柔 恬靜
感情豐富 富有生命力
2.欣賞本文對素芭“眼睛”的描寫
眼睛,是素芭美好心靈的窗戶。文中有多處對素芭眼睛及眼中蘊含情感的描寫,找出來,一起欣賞。
(1)素芭不會說話,卻又一雙長長睫毛掩藏的大黑眼睛……一雙又大又黑的眼睛,任何時候都不需要翻譯,心靈自個兒會映照在這雙黑眸里。心靈的感觸在這黑眼睛的陰影里,時而伸展,時而蜷縮;這雙黑眼睛時而炯炯有神,燃燒著;時而灰心喪氣,熄滅了;時而猶同靜懸的落月,目不轉睛,不知凝視著什么;時而若同急疾的閃電,飛速地向四周放射光芒。
——寫出了素芭從內到外的美麗,寫出了她的純潔與真誠,寫出了她豐富的內心情感。作者用工筆突出了素芭最鮮明最動人的特征,運用傳神的比喻讓素芭的眼睛多情動人。
(2)她睜大了自己的黑眼睛,目不轉睛地死盯著他們,好像企圖探聽到一些消息似的……
素芭猶同中了箭的牝鹿一般,懷著令人憐憫的目光望著獵人,仿佛在怨恨地嘮叨個不停……素芭就這樣直盯盯地望著帕勒達帕……素芭坐在他腳邊,盯著父親的臉,哭泣著。 素芭到牛欄,向自己無言的同伴告別……兩眼淚汪汪地向它們道別,淚水不止地從她眼里,簌簌落下。
眼淚大把大把地從素芭的眼睛里淌下來。……但她的眼淚對嚴厲的斥責,不屑一顧。……她的淚水格外流得兇。 ——文章用素芭的眼睛、眼淚作為表現人物心理的重要途徑,讓素芭的純真的心靈與不幸的命運交織,更讓人愛其美好,憐其不幸。 總結:本文寫啞女素芭的眼睛,寫出了人物的形象和情感,寫出了人物不幸的命運,是文章的線索之一。讓素芭在文中用眼睛“訴說”,給讀者留下深刻的印象和久久的回味。魯迅在《我怎么做起小說來》中說:“要極省儉的畫出一個人的特點,,最好是畫他的眼睛……倘若畫了全副的頭發,即使細得逼真,也毫無意思。”
(3)美好可愛的素芭,她的情感因為婚嫁有什么變化?
——孤寂、快樂、希望 變成 無限的孤寂、憂傷、無奈、痛楚 (4)素芭的嫁人后的命運是怎樣的?
“這次,她的丈夫用自己的雙眼和雙耳,非常仔細地察聽,相了親,娶了一位會說話的姑娘。”——素芭被拋棄還是被接納?(參考冰心和董友忱的翻譯,聯系文本,聯系社會實際)
小結:小說的結尾是悲劇性的。尾聲里,待嫁的素芭被父母打扮得花枝招展,原本清水出芙蓉般的容顏變了樣,悲傷的眼淚成了提高她身價的標志,沒有人理解她流淚的真正原因,因為她面對的不是真正意義上的丈夫,而是“考官”。含蓄的最后一節,更是看似無意地交代了素芭被拋棄的命運,寫得輕,
1. 外貌神態方面:工筆描繪了她的眼睛及眼睛中流露出的情感;
2. 動作行為方面:她靜靜地坐在河邊,溫柔地與動物“對話”,體貼地和帕勒達帕交往,和朋友與大地告別,無聲地“反抗”;
3. 心理方面:奇異的希望——成為被認可的人;月夜的覺醒——強烈的自我意識;
讀得卻沉重無比。 (三)主旨探究
本文的母題是什么?思考本文的主題。 (“素芭是個啞女”這樣的人物設置有何深意?素芭父母對素芭的態度有何深意?男孩帕勒達帕的形象有何特點?設置這個人物有何深意?) ——本文表達了對素芭不幸命運的同情和對世俗戕害女性的不滿。
本文還啟發我們思考印度傳統陋習對女性價值的貶低與漠視,女性在各種強權的壓迫下是一個個“無聲者”。
本文揭示了在強大傳統習俗的力量下,人與人之間的愛有時是脆弱的,我們應反思:什么才是真正有價值的。
心靈的溝通才是真正通向人類靈魂深處的語言。
三.總結與作業
我們進入到文本中,看到素芭和她的故事,不能不為之震撼,不能不為之憤怒。文章這種強大的感染力與其強烈的悲劇性有關。這個悲劇是美好的人遭遇不幸的悲劇,是人性被扭曲的悲劇,是古今中外許多女子、許多被壓迫者無言命運的悲劇。
我要唱的歌,直到今天還沒有唱出。 每天我總在樂器上調理弦索。
時間還沒有到來,歌詞也未曾填好:只有愿望的痛苦在我心中。
許多故事都是“不能唱歌”的故事,請同學們以“無言的沉默者”為題寫一篇200字左右的感悟。
【板書設計】
素 芭
泰戈爾
眼睛 美麗 聰慧
(工筆細描、比喻) 善良 溫柔 悲! 動作行為 感情豐富 ——素芭代表/象征了…… 心理 富有生命力 襯托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