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現代生物,進化理論,全章復習與測試
所屬欄目:高中生物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現代生物進化理論全章復習與測試教學設計(第二課時)云南省優課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現代生物進化理論全章復習與測試教學設計(第二課時)
【設計理念】
“現代生物進化理論的主要內容”是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2第七章第二節的內容。本節復習課將原來分散的內容,從基因頻率入手,得出生物進化的科學內涵,并結合有關變異的知識,使學生領會生物進化的實質是基因頻率的定向改變。鑒于教材內容比較抽象,再根據本節的特點,借助微課教學和數學工具構建本節課堂,以直觀化、形象化的方式引領本節課的教學,使學生在微課和數學方法的輔助下加深其對生物進化理論本質的認識。 【教材和學情分析】
本節內容是在達爾文的自然選擇學說的基礎上, 介紹和擴展了自然選擇學說的現代生物進化理論。教材首先通過對種群的描述使學生明白生物進化的著眼點應放在生物群體上而非個體層面,主要是因為個體的優良基因只有在群體中擴散通過隨機交配才對生物進化有意義。在此基礎上,通過對基因庫和基因頻率的動態變化的描述,得出生物進化的科學內涵 ,并結合有關變異的知識,使學生領會生物進化的實質是基因頻率的定向改變。對于種群、基因庫和基因頻率等概念性知識,學生不難掌握,但基因頻率的變化原因、變化方式 , 以及變異與自然選擇的關系 ,對學生而言還是有一定難度的,需要教師適時引導。鑒于學生已儲備有孟德爾定律等知識和相關數學知識,在用微課和數學方法構建課堂的過程中,只要教師引導得當 ,學生應當會樂于參與并得出最終結論。 【三維目標】 1.知識與技能目標
(1)解釋種群、種群基因庫、基因頻率等概念。 (2)運用數學方法討論種群基因頻率的改變。 (3)說明現代生物進化理論的主要內容。 2.過程與方法目標
培養收集信息、分析信息的能力。 3.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目標
(1)以事實為依據得出結論的科學態度 (2)認同生命世界的規律性
(3)培養對自然的熱愛培養探索精神。 【重點和難點】 1.重點
(1)基因頻率的概念和計算。 (2)自然選擇在生物進化中的作用。
(3)隔離的概念和類型,以及物種形成的方式。 2.難點
(1)基因頻率的概念和計算。 (2)自然選擇在生物進化中的作用。 【教具準備】
多媒體 【教學方法】
引導自學, 互動達標。 【學法指導】 1.重點落實方案
⑴閱讀、探究、討論相結合 , 識記、理解相關概念。 ⑵利用實例, 使學生學會運用基本概念、原理分析解決問題。 2.難點突破策略
⑴利用微課視頻 , 引導學生通過實例理解概念, 學會計算。 ⑵指導學生分析比較, 進行思維遷移, 理解自然選擇的作用。 【課時安排】 3課時
【教學實施過程】 第一課時、第三課時(略) 第二課時
(一)回歸教材,判斷正誤并找到課本原話。
1.現代生物進化理論是以自然選擇為核心,并極大地豐富和發展了自然選擇學說。(P -正文)( )
2.種群是生物進化和繁殖的基本單位。(P -正文)( )
3
3.突變的有害和有利不是絕對的,往往取決于生物的生存環境。(P -正文)( ) 4.突變和重組都是隨機的,不定向的,只提供生物進化的原材料,不能決定進化的方向。(P -正文)( )
5.不同物種之間一般是不能相互交配的,即使交配成功,也不能產生可育后代,這種現象叫做生殖隔離。(P -正文)( )
6.捕食者的存在不利于增加物種多樣性。(P -正文)( )
7.一個種群中全部個體所含有的全部基因叫做這個種群的基因庫。(P -正文)( )
(二)知識梳理
1.種群是生物進化的基本單位
(1)種群:生活在 的全部個體。 (2)基因庫:一個種群中全部個體所含有的 。
(3)基因頻率:一個種群基因庫中,某個基因占全部 的比率。 (4)種群基因頻率的計算
①(2014上海卷)果蠅的長翅(V)對殘翅(v)為顯性。在一個由600只長翅果蠅和400只殘翅果蠅組成的種群中,若雜合子占所有個體的40%,那么隱性基因v在該種群內的基因頻率為( )
A.20% B.40% C.60% D.80% Ⅰ.已知各種基因型的個體數,求基因頻率
采用定義公式法,即:某基因頻率=此基因的個數/全部等位基因的個數×100% 變式:X染色體上基因的基因頻率的計算
Xb的基因頻率= Xb/(XB + Xb)(注:不計算Y) Ⅱ.已知各種基因型的百分比,求基因頻率 A的基因頻率=AA的基因型頻率+1/2Aa的基因頻率
②(2014山東卷節選)果蠅的灰體(E)對黑檀體(e)為顯性;短剛毛和長剛毛是一對相對性狀,由一對等位基因(B,b)控制。這兩對基因位于常染色體上且獨立遺傳。在沒有遷入遷出、突變和選擇等條件下,一個由純合果蠅組成的大
4
種群個體間自由交配得到F1,F1中灰體果蠅8400只,黑檀體果蠅1600只。F1中e的基因頻率為_____________,Ee的基因型頻率為________。親代群體中灰體果蠅的百分比為________。 Ⅲ.遺傳平衡定律的內容:
設A的基因頻率=p,a的基因頻率=q,則群體中各基因型頻率為: AA%=p2,Aa%=2pq,aa%=q2。(p+q)²=p²+2pq+q²=1。
結論:一個有性生殖的自然種群中,在符合以上條件的情況(理想狀態)下,各等位基因的頻率和基因型頻率在一代一代的遺傳中總是穩定不變的。 自我檢測:
(1)(2017·石家莊二中模擬)某工廠有男女職工各200名,對他們進行調查時發現,女性色盲基因的攜帶者為15人,患者5人,男性患者11人,那么這個群體中色盲基因的頻率是( ) A.6%
B.5.8% C.12% D.3%
(2)在某一遵循遺傳平衡定律的人群中,已調查得知,隱性性狀者為16%,則該性狀不同類型的基因型頻率分別是(按AA、Aa、aa順序排列)( ) A.0.36、0.48、0.16 B.0.48、0.36、0.16 C.0.16、0.48、0.36
D.0.16、0.36、0.38
(3)某植物種群中,AA基因型個體占30%,aa基因型個體占20%,回答下列相關問題:
①該植物種群A、a的基因頻率分別是____________。
②若該植物自交,后代中AA、Aa基因型頻率分別是________________。 ③依據現代生物進化理論,這種植物自交后是否發生了進化?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
2.自然選擇決定生物進化的方向
(1)自然選擇是 不利變異被 ,有利變異逐漸積累 種群基因頻率發生 生物朝一定方向進化。
(2)自然選擇是定向的,但也不是說只有一個方向。如常刮大風的海島上昆蟲就向無翅和翅異常發達兩個方向進化。
5
(3)自然選擇的直接對象是生物的變異性狀(表現型)。 3.隔離導致物種的形成
(1)物種:能夠在自然狀態下自然交配并且產生 的一群生物 稱為一個物種。
(2)隔離:不同種群間的個體,在自然條件下基因不能 的現象叫做
隔離,包括兩種類型: 和 。
(3)作用: 是物種形成的必要條件, 的形成標志
著新物種的形成。
(4)物種形成 三個環節:突變和基因重組、 、隔離
形成標志:
4.突變和基因重組為生物進化提供原材料 突變 基因突變 (1)可遺傳變異的來源 染色體變異 基因重組
(2)生物突變的有利和有害不是絕對的,往往取決于生物的 。 (3)生物的變異是 ,只提供生物進化的 ,不能決定進化的 。
(4)變異先于選擇,例如害蟲抗藥性的產生,是在農藥使用之前,農藥僅起到選擇作用。
5.物種形成與生物進化的比較 比較內容 物種形成
生物進化 標志 出現生殖隔離 基因頻率改變 變化后生物與 原生物關系
屬于不同物種
可能屬于同一物種
二者關系
①生物進化的實質是種群基因頻率的改變,這種改變可大可小,
不一定會突破物種的界限,即生物進化不一定導致新物種的形成,進化是量變,物種形成是質變;②新物種的形成是長期進化的結果
(三)易錯總結
易錯點1:
6
突變≠基因突變。“突變”不是基因突變的簡稱,而是包括“基因突變”和“染色體變異”。
易錯點2:
變異先于環境選擇。農田噴施農藥殺滅害蟲,在噴施農藥之前,害蟲中就存在抗農藥的突變個體,噴施農藥僅殺滅了不抗藥的個體,抗藥的個體存活下來。農藥不能使害蟲產生抗藥性變異,只是對抗藥性個體進行了選擇。
易錯點3:
能產生后代≠同一物種。兩個個體能夠交配產生后代,但子代可能高度不育,例如馬和驢雖然能夠產生子代,但子代不育,因此馬和驢是兩個物種。
易錯點4:
物種的形成不一定都需要經過地理隔離,如多倍體的產生。 易錯點5:
生物進化不一定導致物種的形成。生物進化的實質是種群基因頻率的改變,即生物進化不一定導致新物種的形成。但新物種一旦形成,則說明生物肯定進化了。
(四)考點題型突破
1.現代生物進化理論是在達爾文自然選擇學說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現代生物進化理論對自然選擇學說的完善和發展表現在( )
①突變和基因重組產生進化的原材料 ②種群是生物進化的基本單位 ③自然選擇是通過生存斗爭實現的
④自然選擇決定生物進化的方向 ⑤生物進化的實質是種群基因頻率的改變 ⑥隔離導致新物種形成
⑦適者生存,不適者被淘汰
A.②④⑤⑥⑦ B.②③④⑥ C.①②⑤⑥ D.①②③⑤⑦
對生物現代進化理論的解釋
7
知識拓展
對現代生物進化理論的理解
(1)“突變”不是基因突變的簡稱,而是包括“基因突變”和“染色體變異”。 (2)自然選擇是定向的,但也不是說只有一個方向。如常刮大風的海島上昆蟲就向無翅和翅異常發達兩個方向進化。
(3)自然選擇的直接對象是生物的性狀(表現型) 題型二 生物進化與物種形成的關系
2.(2018·天水一模)如圖表示生物新物種形成的基本環節,對圖示分析正確的是( )
A.a表示基因突變和基因重組,是生物進化的原材料 B.b表示生殖隔離,生殖隔離是生物進化的標志 C.c表示新物種形成,新物種與生活環境共同進化 D.d表示地理隔離,是新物種形成的必要條件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