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生物進化理論
所屬欄目:高中生物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 1 第七章第2節《現代生物進化理論的主要內容》第一節復習課-福建省優課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第七章第2節《現代生物進化理論的主要內容》第一
節復習課教學設計
一、教材分析
《種群基因頻率的改變與生物進化》是人教版必修二“遺傳與進化”模塊第7章第2節的內容。這部分內容包括三小點:種群是生物進化的基本單位、突變和基因重組產生進化的原材料、自然選擇決定生物進化的方向。 知識內容
考綱要求 現代生物進化理論的主要內容
Ⅱ
注:Ⅱ理解所列知識和其他知識之間的聯系和區別,并能在較復雜的情境中綜合運用其進行分析、判
斷、推理和評價。
內容地位:《種群基因頻率的改變與生物進化》是《現代生物進化理論的主要內容》的核心內容,是高考在本部分知識考查的重點,所以這節課是高考第一輪復習中重要的一節課,是讓學生充分理解現代生物進化理論的主要觀點的關鍵一課。
二、學情分析
在上這節復習課之前,學生已經能說出現代生物進化理論的主要觀點,只是他們還缺乏對這些觀點的深刻理解,無法充分理解它們之間的聯系;在基因頻率和基因型頻率的計算上無法歸納和總結出正確而有效的解題思路。
三、教學理念
高三的復習課直接面對高考,復習課的目的強調提高學生的解題能力和做題能力。傳統的高三復習課都是進行“滿堂灌”的教學模式,老師總是希望通過多講來提高效率。而在新課程教學中十分強調學生通過自己的嘗試和發現過程來探索知識累積經驗;所以,高三復習課的教學過程也必須始終的貫徹這種理念,在教師的有效引導下,讓學生在自己的體驗中認識到正確的觀點和解題思路。讓學生在自我探索的過程中體驗到成功,感受自然的認知過程。
四、教學目標
1.解釋種群、種群基因庫、基因頻率等基本概念;充分理解現代生物進化理論主要內容的主要觀點。
2.運用數學方法討論種群基因頻率的變化
3.形成生物進化的觀點,樹立辯證唯物主義的認識觀。
五、教學重難點
1.現代生物進化理論的主要觀點 2.基因頻率和基因型頻率的計算
六、教學過程
環 節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
2
一、課前學習任務單 準備學習任務單并分發,說明要求,布置任務。
自我復習基礎知識并完成練習題。 課本上基礎知識概念的識記理解和辨析,在課前要求學生完成,這是對學生自我學習能力的鍛煉。
二、引入課題
《種群基因頻率的改變與生物進化》是是高考在本部分知識考查的重點,明確考綱要求,解讀考綱要考察的內容。影響最為廣泛的主流理論---綜合進化理論,綜合進化理論的核心是達爾文的自然選擇學說 。
閱讀,傾聽 明確學習目標和要求,明白理論并不是唯一的理論,而是最廣為流傳的理論。
學生對整節復習課有整體的認識。
活動一、討論
情境:如果在灰色翅(基因型為aa)昆蟲的群體中偶然出現一只綠色翅(Aa)的變異個體,且綠色比灰色更不容易被敵害發現。
1. 根據達爾文“適者生存、不適者淘汰”的觀點,該綠色個體會被選擇下來嗎?綠色變異是有利變異嗎? 2. 該綠色個體能永遠生存下去嗎? 它體內的A基因怎樣才能世代傳遞下去呢?
3.幾個世代后,群體中綠色翅個體的數量會怎么發展變化呢? A基因的頻率會怎么變化呢?
學生思考討論回答,此過程中完成基礎知識的整合運用。
通過對三個問題的回答補充思考過程,復習并運用了自然選擇學說的內容,遺傳變異,也結合了本節課的主要知識現代生物進化理論的主要內容,達到知識的融合貫通。
活動二、小組討論表達 ,老師總結
概括生物進化的關鍵詞語,并說明理由:比如研究的范圍?研究的對象?進化的起因?進化的方向?進化判斷的標準等。例: 關鍵詞語與進化的關系
把學生的說法寫在黑板上:
種群基因頻率的改變與生物進化。 1、種群是生物進化的基本單位 2、突變和基因重組產生進化的原材料
3、自然選擇決定生物進化的方向
分小組進行,每小組選一個關鍵詞,并進行說明理由,整理語言表達。
訓練學生的歸納整理的能力,語言組織能力,并進一步對這個理論中產生的關鍵詞有更深層次的理解。
3
活動三:用數學的方法來解決進化問題--構建數學模型 假設該昆蟲種群不斷發展,某階段達到:AA=30%,Aa=60%, aa=10%。 兩個科學家做了假設,如果該群體滿足以下五個條件: ①昆蟲群體數量足夠大 ②全部的雌雄個體間都能自由交配并能產生后代
③沒有遷入與遷出
④自然選擇對A、a控制的翅色性狀沒有作用 ⑤沒有突變
計算子一代、子二代、子三代的基因頻率與基因型頻率。
親代 子一
代
子二代 子三代 基因
型頻率
AA 30% Aa 60% aa 10% 基因
頻率
A a
學生展示計算結果和計算過程,表達交流互動。聽取同學的智慧,表達自己的觀點,共同提升。
體驗建立數學模型的過程和步驟,領會數學方法在生物學得應用;通過數學方法進一步理解種群基因頻率改變的條件,以及它與生物進化的關系。
通過生生互動和師生互動,進一步鞏固基因頻率的不同計算方法,深刻理解生物進化的實質是種群基因頻率的改變。
4
從后代的基因型頻率和基因頻 率的計算結果中,發現了什么現 象?
⑵如果用A%=p, a%= q, 歸納出基因頻率和基因型頻率關系。
師生一起回顧建立數學模型的一般
步驟:
1、觀察研究對象,提出問題 2、做出合理的假設
3、根據實驗數據用適當的數學形式表達
4、對模型進行檢驗和修正
提問:同時滿足五個假設條件的基礎上,種群的基因頻率代代不變。對自然界的種群來說,這五個條件都能成立嗎?
學生小組討論,展示計算結果和計算過程,聆聽交流互動。 歸納出遺傳平衡定律:
如果設A%=p,a%=q,則有:
AA%=p2,
Aa%=2pq,
aa%=q2
學生分析并起來交流。
通過構建數學模型的方法,讓同學自己計算,感受數據的真實性,深刻理解遺傳平衡定律的實質,同時更能理解種群基因頻率改變的原因。
通過具體計算明確種群的基因頻率的改變是必然的觀點,也深刻了解哪些因素導致種群基因頻率的改變。
小結
( ) ( )
學生總結完成概念圖 通過小結把這節課的幾個主要觀點連成線,構建成知識網絡。完成生物進化的概念圖,對生物是怎么進化來得有清晰完整的概念。
突變 基因重組 ( )改變(不定向)
基因頻率( )改變 ( ) (定向)
不利變異被淘汰 有利變異積累 生物朝( )方向進化
5
三、課后任務 1、及時反思:通過本節學習,你復習到哪些知識?解決了哪些困惑?學習了哪些復習方法? 2、完成課后作業:⑴通讀本章
節內容,完成課本課后作業 ⑵完成非?及窹96-100和限時訓練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