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染色體變異
所屬欄目:高中生物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蘇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3.3染色體變異-江蘇省優課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第三章 遺傳和染色體 第三節 染色體變異
【學習目標】
1.通過彩色磁貼構建染色體結構變異模型,簡述染色體結構變異的概念,區分染色體結構變異類型。
2.通過磁貼模型對比基因重組中的同源染色體上的非姐妹染色單體交叉互換與染色體結構變異中的非同源染色體易位的不同
3.通過圖解果蠅的染色體組,用磁貼一個染色體組的模型,闡述染色體組的概念, 4.列舉自然界中常見的染色體數目變異的類型,區分二倍體、多倍體的概念 【評價任務】
1.通過分析蠶豆微核產生的原因,閱讀教材P47圖3-18,用彩色磁貼分組構建染色體的各種變異,總結出染色體結構變異的類型。(指向目標1)
2.嘗試對比基因重組中的非姐妹染色單體的交叉互換與染色體結構變異中的易位。(指向目標2)
3.通過小組合作,分析果蠅染色體組的組成,嘗試總結染色體組的概念,并區分二倍體、多倍體。(指向目標3、4) 【學法建議】
1.“染色體變異” 是蘇教版高中生物學必修2 遺傳與進化第三章第三節的內容。染色體是遺傳物質的主要載體,染色體變異是在細胞分裂過程中由于染色體結構和數目的異常造成的,所以染色體的結構是學習染色體變異的細胞學基礎。需要你課前回顧舊知識,完成學前準備的內容,溫故而知新。
2.本主題重點是染色體結構和數目的變異,難點是染色體數目變異中染色體組、二倍體、多倍體和單倍體的概念。分小組用彩色磁貼構建模型,動腦動手,辨析各個概念。 3.學歷案中的課堂探究可結合磁貼模型構建活動分步完成。 【學習過程】 一、學前準備
1.復習染色體、DNA、基因三者的關系,思考染色體會不會變異?變異后的染色體會不會改變生物個體的性狀?
2.復習有絲分裂和減數分裂過程,思考染色體是如何分配到子細胞中的?
3.搜集環境改變后蠶豆微核的實例,以圖片或文字的形式便于和同伴交流,討論微核的產生與染色體的關系。 二、課中學習
引入: 同學今天我們學習染色體變異,那么你們還記得染色體的概念嗎,染色體和基因的關系是什么
第 2 頁 共 7 頁
圖片:
生:基因是有遺傳效應的DNA片段,DNA是遺傳物質,染色體是遺傳物質的主要載體。
染色體會發生什么變異?變異后的染色體會不會改變生物個體的性狀? 引出課題:染色體變異及其應用
染色體變異包括結構變異和數目變異。 活動一染色體結構變異(檢測目標1、2)
引入:在必修1我們學習過染色體的觀察步驟是:解離-漂洗-染色-制片-觀察。
通過觀察蠶豆根間的細胞,我們也能觀察到染色體結構,但是當我們把蠶豆放在CuSO4溶液中培養時我們觀察到了微核,你知道微核和染色體有什么關系嗎?
微核簡稱(MCN),細胞經輻射是或化學藥物的作用而導致細胞中染色體或紡錘體的損傷,產生的染色體或無著絲粒染色體片斷在細胞分裂末期滯留于子細胞胞質中。
第 3 頁 共 7 頁
染色體變異概念:
在自然或人為條件影響下,染色體數目或結構發生改變,從而引起生物性狀變異。 染色體變異分為染色體結構變異、染色體數目變異。染色體結構變異有哪幾種類型喃?
你能用光學顯微鏡直接觀察到染色體結構變異嗎?(檢測目標2)
出示圖片:微核,是染色體結構變異的結果。得出能用光學顯微鏡直接觀察到染色體結構變異。
學生先自主閱讀教材P47邊做邊學:“模擬染色體結構的變異”。
再小組討論:分析圖3-18,使用合適的材料(使用彩色磁貼,代表染色體),模擬染色體的各種變異,總結染色體結構變異的類型。
染色體結構變異的類型分別是:
1. 缺失 如貓叫綜合征,5號染色體短臂缺失。 2. 重復 3. 倒位 4. 易位
利用PPT圖片動畫,引導學生深入思考問題: (1)這些染色體結構變異的主要起因是什么?
生:染色體斷裂形成片段,以及片段不正常地重新連接。
小組合作:利用發放的彩色紙,標出變異后染色體上的基因。深入思考問題:
(2)染色體結構變異為什么會導致生物性狀的變異?這些變異對生物體有什么影響? 染色體結構的改變會使染色體上的 基因 數目或 排列順序 發生改變,從而導致 性狀 的變異。
大多數染色體結構的變異,對生物體是不利的,有時甚至會導致生物體 死亡。 通過PPT圖片,比較易位和交叉互換,思考問題: (3)辨析易位與交叉互換的含義 易位發生在 非同源染色體 之間,交叉互換發生在 同源染色體 的非姐妹染色單體 之間。
染色體數目如何變異的?
活動二染色體數目變異(檢測目標3、4)
第 4 頁 共 7 頁
引入:低溫培養蠶豆,可觀察到蠶豆根尖染色體加倍
染色體數目的變異分為整倍性變異和非整倍性變異 利用只有4對染色體的果蠅為例。
學生動手利用彩色磁貼構建雌雄果蠅的染色體組。
教師模擬操作顯示個別染色體的增多或減少,成倍地增加或減少。 1.染色體數目變異的類型
(1)非整倍性變異: 個別 染色體的增加或減少,例如: 21三體綜合征 。 (2)整倍性變異:染色體數目以 染色體組 的方式成倍地增加或減少。 什么是染色體組呢? 2.染色體組
出示雌果蠅體細胞中的染色體組成,嘗試將這些染色體分組。結合教材P48,小組討論以下問題:
(1)根據果蠅體細胞中的染色體圖,說說果蠅體細胞含有的染色體數目?同源染色體對數?具體說說誰和誰是同源染色體?
第 5 頁 共 7 頁
生:8條染色體,4對同源染色體,Ⅱ和Ⅱ、Ⅲ和Ⅲ、Ⅳ和Ⅳ、Ⅹ和Ⅹ是同源染色體,Ⅱ和Ⅲ是非同源染色體。
(2)果蠅的Ⅱ、Ⅲ、Ⅳ、Ⅹ染色體,是形態和功能各不相同,但互相協調,共同控制生物的生長、發育、遺傳和變異的一組 非同源 染色體,稱為一個 染色體組 。 染色體組的判別依據:(1)不含同源染色體; (2)所含染色體形態、大小和功能各不相同; (3)含控制一種生物性狀的一整套遺傳信息。 (3)果蠅體細胞中含有幾個染色體組? 生:兩個。
(4)嘗試分析一下人的體細胞中的染色體數?同源染色體對數?染色體組數?
人的體細胞中含有 46 條染色體,精子或卵細胞中含有23條染色體,且形態功能各不相同,這23條染色體稱為一個 染色體組 。人的體細胞中含有 兩 個染色體組。 引出二倍體、多倍體的概念。 3.二倍體、多倍體、單倍體
(1)二倍體:由 受精卵 發育而成的個體,體細胞中含有 兩 個染色體組的個體叫做二倍體。
(2)多倍體:由 受精卵 發育而成的個體,體細胞中含有 三個或三個以上 個染色體組的個體叫做多倍體。
(3)單倍體:體細胞含有的染色體數等于 配子 染色體數的變異的個體。 師:你還想知道什么?
生:多倍體是如何形成的?單倍體是如何形成的?無子西瓜是怎樣形成的?……
【檢測與作業】與【檢測目標】的對應檢測學習效果 【檢測目標1】
1.下圖中屬于染色體結構變異中倒位類型的是 ( )
A. B. C. D.
2.下列有關染色體結構變異的說法正確的是 ( ) A. 在正常情況下,染色體結構變異的概率是很低的
B.人類遺傳病貓叫綜合征是因為第5號染色體部分片段重復導致的 C.染色體結構變異的結果是染色體上的基因排列順序改變,但基因數目不變
D.大多數染色體結構變異對生物體是有利的,但少數是有害,甚至是致死的
【檢測目標2】課后習題
4. 下圖中①和②表示發生在常染色體上的變異。①和②所表示的變異類型分別屬于( )
第 6 頁 共 7 頁
A.基因重組和染色體易位 B.染色體易位和染色體易位 C.染色體易位和基因重組
D.基因重組和基因重組
【檢測目標3】
3. 下列各細胞中,含有一個染色體組的是 ( )
4.下列是由受精卵發育成的生物個體,其中屬于三倍體的是 ( )
【檢測目標4】 5.普通小麥是六倍體,體細胞中含有42條染色體。它的單倍體植株的體細胞中含有染色體組數和染色體數各是 ( ) A.6個;42條 B.6個;21條 C.3個;42條 D.3個;21條 6. 一個染色體組可認為是 ( ) A.二倍體生物配子中所有的染色體 B.體細胞中兩兩配對的染色體
C.四倍體植物的一半染色體 D.單倍體配子中所有的染色體
【作業及學后反思】
1. A組基礎鞏固為合格標準,請所有同學完成;B組為能力提升,可根據需要選擇完成。
2.請自主梳理本主題知識體系,你是通過什么方法和策略學會主題內容的,你覺得還有什么內容比較薄弱,需要老師提供何種幫助,你還有什么好的經驗可以和大家分享,請寫在學案區域。 【板書設計】
染色體變異
一、結構變異:
缺失 重復 倒位 易位 二、數目變異:
1.染色體組:一組非同源染色體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