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東莞市,種群的特征
所屬欄目:高中生物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東莞市高中生物優質課《種群的特征》鐘連花(附課件及設計)
教學設計、課堂實錄及教案:東莞市高中生物優質課《種群的特征》東莞八中-鐘連花(附課件及設計)
種群的特征
——課題來源:人教版必修3 名稱:種群的特征 所屬單元章節:第4章第1節
教師姓名 | 鐘連花 | 所在學校 | 東莞市第八高級中學 |
聯系電話 | QQ郵箱 |
課標要求 |
列舉種群的特征 |
教材分析 |
本節內容選自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3第4章第1節,學生在學了穩態及其調節機制的基礎上,進一步從種群層次來分析生命系統的特征。因此該內容是學生的視角從微觀、個體水平到宏觀的、群體水平的轉折點,對培養學生的整體意識有重要的意義。 本節內容主要包括種群的特征和調查種群密度的方法兩部分。種群的特征為種群數量的變化和群落的演替兩個重點內容打下了基礎,而調查種群密度的方法是科學方法教育上的側重點,所以在教學過程中也應當充分的重視,培養學生的科學素養。 |
學情分析 |
學生在必修1生命系統的結構層次及必修2生物的進化部分對種群已經有了一個大致的了解,而且在平時的生活學習中已經接觸到了有關計劃生育、人口控制等內容,迫切地想了解進一步的知識,想用專業的科學的知識來解決有關問題,可以此為切入點充分激發學生的求知欲,能取得較好的效果。 學生在本節課的學習中,種群的特征可以采用傳統的聽講法,理解種群的各個特征及其相互聯系,而樣方法和標志重捕法的學習則需要動手參與到計算中去,從數學思維的角度解決相關的計算問題。 |
教學重點、難點 |
教學重點:種群的特征 教學難點:①樣方法和標志重捕法 ②種群數量特征之間的聯系 |
教學策略 |
運用圖片導入法引入每一小節的知識,所用圖片是自己在校園里拍攝的照片和網上搜集的圖片,由此將學生引入所設計的教學情景。之后運用問題導學法引導學生觀察、思考和分析圖片,提取信息,然后運用講授法講解,使學生很自然的理解相關知識點。 講解樣方法和標志重捕法時運用了情境模擬實驗的方法,利用校園圖片、結合校本資源,讓學生嘗試、模仿調查種群密度,從而掌握種群密度的調查方法。最后講練結合,及時鞏固這個教學難點內容。分析各個種群數量特征的聯系時運用了實例分析法,以實際的數據、情境直觀的分析其他種群數量特征對種群密度的影響。 |
教學目標 |
1.知識目標 ①列舉種群的特征。 ②掌握種群密度的調查方法。 2.能力目標 ①觀察、分析圖片,提取相應信息,借助實例理解其他種群數量特征對種群密度的影響。 ②借助校本資源,嘗試、模仿調查種群密度,運用情境模擬實驗的方式掌握調查方法。 3.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目標 ①能用種群特征去描述身邊的種群,并能對種群的研究提出有建設性的看法。 ②關注人口問題,認同我國計劃生育、單獨二胎等相關政策。 |
教學 環節 |
教學目的 | 教師行為 | 學生行為 |
(一) 引入 新課 種群的概念 |
讓學生從個體水平的視角轉移到群體水平 明確種群的概念 |
展示生命系統的結構層次,分析之前學習的穩態及其調節機制是在個體水平上研究生命系統。本章我們從種群水平上研究生命系統,從而引出種群的概念的學習。 展示一只斑馬和一群斑馬的圖片,引導學生回顧總結出種群的概念。 種群:在一定的自然區域內,同種生物的全部個體,叫種群。 例題:鞏固種群的概念。 |
回顧知識點,轉變從相對微觀到宏觀的學習思維 概括總結種群概念的三個要點:一定區域、同種生物、全部個體 做題,深化對種群概念的理解 |
(二) 種群 的空間特征 |
舉例說明種群在空間分布上的三種特征 |
展示我校假山上某種蜘蛛的分布、我校校道上綠化樹的分布和校運會期間我校學生的分布三幅圖片,總結種群空間分布上的三種特征:隨機分布、均勻分布、集群分布。 結合課本圖例,讓學生辨別三種空間特征。 |
分析圖片,辨別種群的三種空間特征 |
(三) 種群 密度及其調查方法 |
用校內學生熟悉的生物設計情境模擬實驗,使學生掌握樣方法的操作步驟和計算方法,并用例題加以鞏固 用校內學生熟悉的生物設計情境模擬實驗,使學生掌握標志重捕法的操作步驟和計算方法,并用例題加以鞏固 |
展示兩張海洋中魚的圖片,引出種群密度的概念:種群在單位面積或單位體積中的個體數量。 1.樣方法: 展示我校假山上某種蜘蛛的分布圖,若要知道種群密度,就先要算出個體數量,引導用樣方估算種群個體數的思維,進而引出樣方法。 ①取樣 關鍵:隨機取樣 方法:五點取樣法和等距取樣法 ②計數 原則:計上不計下,計左不計右。即壓界的個體只計算相鄰兩邊及夾角上的。 ③求平均值 種群密度=(N1+N2+N3+N4+…+Nn)/n (注意:這里的N1、N2指的是樣方的種群密度, 而不是樣方內的個體數量。) 例題:如果用五點取樣法調查我校假山上某種蜘蛛的種群密度,模擬給出五個樣方中蜘蛛和其他生物的分布,計算我校假山上該種蜘蛛的種群密度。 2.標志重捕法 展示我校水池中鯉魚的圖,如果要調查鯉魚的種群密度,讓學生思考能不能使用樣方法,引出標志重捕法。 用模擬的方法說明標志重捕法的三個步驟: ①捕獲并標志 ②重捕 ③求個體數量和種群密度 ![]() 首次標志數:M 標志數:m 總數:N 重捕數:n 計算方法: 例題:若在我校水池中捕撈7只鯉魚,標志后并全部釋放回水池。一段時間后再次捕撈鯉魚12只,其中有標記的為4只。 ①請估算,我校水池中約有多少只鯉魚? ②如果我校水池有10m3的水,則可估算水池中鯉魚的種群密度是多少? |
學生觀察、思考并回答老師的問題,理解老師講述樣方法的操作方法 學生各自計算,然后表達自己的方法和結果 學生觀察、思考并回答老師的問題,理解老師講述標志重捕法的操作方法 學生各自計算,然后表達自己的方法和結果 |
(四) 遷入率和 遷出率 |
實例引入遷入率和遷出率的概念,并分析其對種群密度的影響 |
展示冬天候鳥遷徙的圖,引導出影響種群密度的因素,即種群的第二個數量特征:遷入率的遷出率。 怎么影響種群密度?——直接影響 遷入率>遷出率 種群密度 增大 遷入率<遷出率 種群密度 減小 |
學生觀察、思考并回答老師的問題,理解遷入率和遷出率對種群密度的影響 |
(五) 出生率和 死亡率 |
實例引入出生率和死亡率的概念,并分析其對種群密度的影響。同時讓學生從理論上理解我國計劃生育政策 |
展示我國人口數量變化柱形圖,提問:計劃生育政策的依據是什么?引出影響種群密度的因素:出生率和死亡率。 怎么影響種群密度?——直接影響 出生率>死亡率 種群密度 增大 出生率<死亡率 種群密度 減小 |
學生觀察、思考并回答老師的問題,理解出生率和死亡率對種群密度的影響,并認同我國人口控制的相關政策 |
(六)年齡 組成 |
實例引入年齡組成的概念,并分析其對種群密度的影響。同時讓學生從理論上理解我國人口控制的相關政策 |
展示2000年-2050年我國60歲以上的人口數量預測圖,提問:單獨二胎政策的依據是什么?引出影響種群密度的因素:年齡組成。 怎么影響種群密度?——通過影響出生率和死亡率 增長型 出生率>死亡率 種群密度 增大 穩定型 出生率≈死亡率 種群密度 相對穩定 衰退型 出生率<死亡率 種群密度 減小 ——年齡組成還能預測未來種群密度的變化趨勢 |
學生觀察、思考并回答老師的問題,理解年齡組成對種群密度的影響,并認同我國人口控制的相關政策 |
(七) 性別 比例 |
實例引入性別比例的概念,并分析其對種群密度的影響 |
展示一則新聞圖片:某縣獨生子女有男性229萬,女性74萬。引出影響種群密度的因素:性別比例。 怎么影響種群密度?——通過影響出生率。性別比例失調會使出生率下降,從而減小種群密度。 應用:利用人工合成的性引誘劑誘殺害蟲的雄性個體 |
學生觀察、思考并回答老師的問題,理解性別比例對種群密度的影響 |
(八) 課堂總結及練習鞏固 |
小結本節內容,并練習加以鞏固 |
利用板書進行小結: 一、種群的空間特征 ①隨機分布 ②均勻分布 ③集群分布 二、種群的數量特征 ![]() 鞏固練習:見課件 |
從整體上來理解種群數量各個特征之間的聯系 做練習,鞏固知識 |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