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東莞市,探究酵母菌,呼吸方式
所屬欄目:高中生物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東莞市高中生物優質課《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劉孔烽(附課件+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東莞市高中生物優質課《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東莞市常平中學-劉孔烽(附課件+教學設計)
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教學設計
——課題來源:人教版必修1 名稱:分子與細胞 所屬單元章節:第五章第3節
教師姓名 | 劉孔烽 | 所在學校 | 東莞市常平中學 |
聯系電話 | QQ郵箱 |
課標要求 | 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是人教版《必修1·分子與細胞》第3章“細胞的代謝”第3節的一個探究活動。課程標準對本節內容要求是:說明細胞呼吸:探討其原,理的應用;建議活動: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 |
教材分析 |
細胞呼吸是細胞內物質轉變和能量轉換的樞紐,是細胞代謝的核心,也是整個“分子與細胞” 的重點內容。教材簡要概括地介紹了細胞呼吸的概念,重點講述了有氧呼吸、無氧呼吸的過程,最后以資料分析的形式說明細胞呼吸原理在生活和生產中的應用。本節與前面所學的線粒體結構與功能、酶與ATP、物質跨膜運輸等內容有密切的聯系,也為今后學習其他生命活動及生命規律奠定了基礎,是本章的重點內容之一。 為體現新課程理念,教材中以大量的篇幅,從提出問題、作出假設、設計實驗、進行實驗、結果分析等方面詳細描述了“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的探究活動,意在激發學生的探究欲望,從而讓學生能夠在做中學到更多的知識,例如設計實驗的一般步驟,如何檢驗所設計實驗的科學性和可行性以及如何檢測分析實驗結果并由此得出怎樣的結論等。 |
學情分析 | 釀酒和饅頭的制作,作為傳統的工藝對學生并不陌生。其所選用的菌種酵母菌既可以在有氧的條件下生存,也可以在無氧的條件下生存,學生可以通過很多渠道獲取,例如詢問教師,查找網絡等。那么釀酒和饅頭的制作到底是利用了酵母菌的哪種呼吸方式,作為有理性思維的高中生是完全可以提出來的。那么要解決這個問題,根本的途徑是要知道酵母菌在有氧和無氧的條件下的產物是什么?這體現出高中生的邏輯推理思維,也讓學生有了探究的欲望。 |
教學重點、難點 |
教學重點:1、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的實驗方案設計 2、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的實驗過程 教學難點: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的實驗方案設計 |
教學策略 | 教材中設計“探究活動”重在讓學生參與、體驗,并從體驗中不斷糾錯、改進,以達到一個合理的探究方案,在方案的設計和實施都離不開學生的不同分工與合作,例如負責資料的查找,負責裝置的設計、負責組員的聯絡等。因此,本次探究活動宜采用探究式教學和小組合作學習的策略,讓學生以問題為中心,調動全組成員的合作。 |
教學目標 |
知識目標:能簡單描述酵母菌的特點; 能知道設計實驗的一般步驟 能力目標:在小組合作進行實驗探究中,提高與他人合作、實驗設計及實驗實施的能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在進行分組實驗探究中,體驗參與交流、合作學習的樂趣并養成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 |
教學環節 | 教學目的 | 教師行為 | 學生行為 |
探究方案設計(課外自主完成) |
1、讓學生清楚探究活動的一般步驟 2、讓學生體驗設計實驗過程 3、讓學生學會查找利用文獻 |
1、給出探究活動的參考步驟:提出問題、作出假設、設計實驗、進行實驗、結果分析 2、給出實驗設計方案的原則:科學性、可操作性、簡單性 |
1、提出要探究的問題 2、查找相關文獻資料 3、設計實驗方案 4、討論實驗方案的可行性 5、預期實驗結果 |
探究方案篩選(課外時間完成) |
1、讓學生學會表達自己的觀點 2、讓學生學會對別人方案的評判 |
1、組織學生開展對探究方案的篩選 2、評判各方案的可行性 3、確定最終探究方案: 一、無氧呼吸組 實驗試劑:酵母菌活化液(6g/50mlH2O),質量分數10%的葡萄糖溶液,澄清石灰水,溴麝香草酚藍水溶液,酸性重鉻酸鉀,體積分數15%的酒精。 實驗器材:100ml注射器,晨光牛奶吸管,溫度計,燒杯,夾子,量筒,酒精燈,玻璃棒,三角架。 實驗裝置: 實驗步驟: 1、量取10ml的酵母菌活化液和30ml的葡糖糖溶液,在燒杯中混合均勻。 2、用100ml的注射器吸取20-25ml的酵母菌培養液。 3、排空注射器里面的空氣(保證排空后酵母菌培養液20ml)。 4、裝上晨光牛奶吸管,用夾子夾住吸管,保證無氧環境。 5、放在40℃水浴中加熱,觀察注射器推桿移動的方向。(注意水浴過程中要隔一定的時間搖勻酵母菌培養液)。 6、用溴麝香草酚藍水溶液、澄清石灰水、酸性重鉻酸鉀分別檢測無氧呼吸。 預期實驗結果:產生的氣體使溴麝香草酚藍水溶液由藍色變成黃色,澄清石灰水變渾濁,酵母菌培養液滴加酸性重鉻酸鉀變成灰綠色。 二、有氧呼吸組 實驗試劑:酵母菌活化液(2g/50mlH2O),質量分數10%的葡糖糖溶液,質量分數10%NaOH溶液,蒸餾水,藍墨水。 實驗器材:100ml注射器,20ml注射器,5ml注射器,標有刻度晨光牛奶吸管,長膠頭滴管,濾紙條、燒杯,量筒,酒精燈,玻璃棒,三角架。 實驗設計: NaOH濾紙條+20ml蒸餾水(對照組) NaOH濾紙條+20ml酵母菌培養液(實驗組) 實驗裝置: 實驗步驟: 1、量取10ml的酵母菌活化液和30ml的葡糖糖溶液,在燒杯中混合均勻。 2、將酵母菌培養液在40℃水浴中加熱4分鐘。 3、將濾紙條放入100ml注射器中,并在對照組和實驗組的濾紙條上滴加等量的NaOH溶液 4、將注射器推桿推至85ml,并用20ml的注射器注入20ml的相應溶液(對照組蒸餾水,實驗組酵母菌培養液) 5、裝上標有刻度的晨光牛奶吸管,并用5ml的注射器向刻度吸管中注入藍色液滴。 6、觀察并記錄對照組與實驗組液滴開始移動的時間,移動的方向,相同時間內移動的距離。 預期實驗結果: 對照組:液滴不移動或是微小左移。原因是:由于NaOH濾紙條會吸收CO2,但空氣中CO2量很少,所以液滴不移動或是微小左移。 實驗組:液滴左移明顯。原因是:酵母菌進行有氧呼吸消耗了空氣中的氧氣,但生成的CO2被NaOH濾紙條吸收,導致注射器中的體積減小,液滴左移。 三、實驗拓展組 實驗試劑:酵母菌活化液(2g/50mlH2O),質量分數10%的葡糖糖溶液,蒸餾水,藍墨水。 實驗器材:100ml注射器,20ml注射器,5ml注射器,標有刻度晨光牛奶吸管,長膠頭滴管,濾紙條、燒杯,量筒,酒精燈,玻璃棒,三角架。 實驗設計: 蒸餾水濾紙條+20ml酵母菌培養液 實驗裝置: 同探究有氧呼吸裝置。 實驗步驟: 1、量取10ml的酵母菌活化液和30ml的葡糖糖溶液,在燒杯中混合均勻。 2、將酵母菌培養液在40℃水浴中加熱4分鐘。 3、將濾紙條放入100ml注射器中,向濾紙條上滴加一定量的蒸餾水(與有氧呼吸組NaOH的用量相等)。 4、將注射器推桿推至85ml,并用20ml的注射器注入20ml的相酵母菌培養液。 5、裝上標有刻度的晨光牛奶吸管,并用5ml的注射器向刻度吸管中注入藍色液滴。 6、觀察并記錄液滴開始移動的時間,移動的方向,與有氧呼吸組相同時間內移動的距離。 預期實驗結果: 液滴開始不移動,一定時間后右移。原因是:酵母菌開始進行的是有氧呼吸,消耗的氧氣與釋放的二氧化碳是等體積的,而蒸餾水的濾紙條不吸收任何氣體成分,所以液滴不移動;一段時間后,酵母菌開始進行了無氧呼吸,不消耗氧氣,反而產生二氧化碳,所以氣體體積增加,液滴右移。 |
1、展現各小組的探究方案 2、討論各小組探究方案的不足與改進 3、投票確定班級最終探究方案并進行各小組分工 |
探究方案實施(實驗室) |
1、增強學生的實驗操作技能 2、學會觀察實驗現象與記錄數據 |
實驗過程中,教師巡查,并解決相應的突發事件。 對學生的實驗結果分析進行點評。 總結本次探究活動。 |
學生分組進行實驗,并進行實驗結果的記錄、展示、分析等,并由此得出相應的結論。 |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