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東莞市,生長素的,生理作用
所屬欄目:高中生物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東莞市高中生物優質課《生長素的生理作用》松山湖學校-謝倩(附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東莞市高中生物優質課《生長素的生理作用》東莞中學松山湖學校-謝倩(附課件+教學設計)
《第一節 生長素的生理作用》教學設計
授課時間 授課班級:高二(8)、(9)班
一、教學目標
1.設計并完成不同濃度的生長素對植物(綠豆)生長情況的影響。
2.發現并總結生長素的生理作用特點。
二、教學重點和難點
1.教學重點
(1)設計不同濃度生長素對綠豆生長情況的影響
(2)生長素的生理作用。
2.教學難點
(1)探究活動:不同濃度生長素對綠豆生長情況的影響。
(2)發現總結生長素的生理作用。
(3)科學實驗設計的嚴謹性分析。
三、學情分析:
學生對生長素的發現歷程有了一定的了解,并掌握了生長素能夠促進細胞伸長生長的的作用機理。
四、課時安排:實驗(1課時)
五、教學過程
教學過程 | 教師活動 | 學生活動 | 設計意圖 | |
導入新課 | 上2節課,我們學習了科學家發現生長素的歷程,這節課,我們也通過實驗來了解生長素的生理作用 | |||
探究“不同濃度生長素對綠豆生長情況的影響”實驗 |
實驗設計思路 |
1提供研究內容:探究 “不同濃度生長素對綠豆生長情況的影響” 實驗 面對這樣的一個主題,我們選擇兩個小的課題展開研究,他們分別是“探究不同濃度的生長素對綠豆種子發芽率的影響”和“探究不同濃度的生長素對綠豆苗莖生長速度的影響”。 2.提供材料,讓學生思考實驗設計思路(5分鐘) 要求學生在實驗設計思路中體現如何設置自變量,如何測量因變量和如何控制無關變量。 教師巡視做指導。 3.分析實驗設計思路 教師根據學生的具體實驗設計思路,引導學生分析自變量、因變量和無關變量。對于學生實驗設計中出現的問題給予指導修正。 |
明確實驗的研究內容 根據所提供的實驗材料,分2組分別進行2個內容的實驗設計思路書寫。 學生代表描述自己的實驗設計思路。 |
使學生明確實驗研究對象 通過實驗設計,使學生明確自變量、因變量和無關變量。使學生明確實驗內容,并使學生初步在腦海里形成基本的實驗操作步驟。 培養學生的表達能力,訓練學生如何對實驗設計中出現的問題進行修正,完善實驗設計過程。 |
明確實驗步驟和因變量的測量方法 |
1.教師介紹分析具體的實驗步驟: 闡述預實驗中實驗研究小組摸索出的實驗步驟。對學生進行分組,要求學生小組數據資源實現共享 2.介紹2個實驗因變量的測量方法 (1)發芽率: 判斷綠豆是否發芽的標準是:幼根的長度與綠豆種子本身的長度進行對比,等于或長于種子的長度即可判斷為發芽。用細線對長得不規律的幼根進行長度測量,再用其與種子進行對比。 (2)綠豆莖切段長度測量 |
學生明確實驗的具體操作過程和實驗任務。 明確判斷種子萌發的方法和使用游標卡尺來測量綠豆莖的生長情況。 學生通過目測可判斷有明顯發芽的綠豆種子;對于幼根長得比較彎曲,無法做出判斷的,學生先利用細線對種子的幼根進行測量,再用獲得的細線長度與綠豆種子的長度進行對比,進而判斷是否發芽。最終完成不同生長素濃度溶液下,綠豆發芽率的測量。 用游標卡尺進行測量,記錄每組5個莖切段的長度,計算平均值 |
幫助學生梳理實驗步驟,明確因變量的測量方法,為下一步進行實驗測量做準備 |
|
學生開展實驗與繪圖 |
對學生的實際操作進行指導,督促學生采集數據并進行繪圖工作。 挑選較快完成3個實驗小組的學生代表上黑板進行實驗結果曲線圖的繪制。 |
學生分組同時開展2個探究實驗:發芽率組測量不同濃度的生長素對綠豆種子發芽率的影響;而綠豆莖切段的實驗中又分兩個研究小組,一組研究“不同濃度的生長素對幼莖生長情況的影響”,一組研究“不同濃度生長素對老莖生長情況的影響”。每個組記錄實驗結果,并繪制曲線圖,得出實驗結論。 選取發芽率測量組、幼莖測量組和老莖測量組的學生代表各一名,上黑板進行各自小組實驗結果曲線圖的繪制。 |
學生進行實驗操作,繪制曲線,從實驗結果中去尋找規律,得出小組的實驗結論 | |
分析實驗結果,總結實驗結論 |
1.分析自變量: 教師根據黑板上的實驗曲線圖,引導學生分析得出本實驗中的自變量 2.圍繞實驗結果繪制的曲線圖進行分析,引導學生進行實驗結論的總結。 3.引導學生認識: 一個小組的實驗數據是不足以說明問題的,要使實驗結果科學可靠,需要擴大實驗樣本,這樣能夠避免個體差異帶來的實驗誤差。 |
學生回答出3個自變量:生長素濃度、不同成熟狀態的莖切段和不同的植物器官 學生得出實驗結論: 1.生長素既能促進生長,也能抑制生長;既能促進發芽,也能抑制發芽。(兩重性的體現) 2. 不同組織器官對生長素的敏感度不同。 3.不同成熟狀態的細胞對生長素的敏感度不同。 學生明確如何獲得具有統計學意義的實驗數據——擴大實驗樣本,收集數據。 |
引導學生學會掌握如何分析在多個自變量影響的實驗中,化繁為簡,逐個自變量進行分析,最終得出對應的實驗結論的方法。 學生通過實驗結論的形成,對“不同濃度生長素對植物生長的影響”從感性認識逐漸向理性認識轉化,體會生長素兩重性這一生理作用特點。 |
|
總結和闡述本節課的實驗結論 |
帶領學生對本節課的實驗進行總結歸納,完成知識的升華。 教師展示幻燈片,幫助學生構建核心知識。 |
學生完成核心知識的構建 | 構建核心知識 |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