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深圳市小學語文
所屬欄目:小學語文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深圳市小學語文優質課 思維導圖在語文學習中的運用——以《藏戲》為例-深圳市鹽田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深圳市小學語文優質課 思維導圖在語文學習中的運用——以《藏戲》為例-深圳市鹽田
《思維導圖在語文學習中的運用——以<藏戲>為例》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運用魚骨圖理清《藏戲》一課的主要內容及脈絡,復習詳略得當的寫作方法。
2.了解思維導圖的種類、思維導圖的組成及在語文學習中的運用。
教學內容:
1. 學習部編版語文六年級下冊第4課《藏戲》,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及脈絡,知道藏戲有什么特色,作者是從哪幾個方面寫的,復習詳略得當的寫作方法。
2. 以《藏戲》一課為例,指導學生畫思維導圖的方法。
3. 了解思維導圖的種類、思維導圖的組成、思維導圖在語文學習及其他科目學習中的運用。
整合內容:
《藏戲》課文學習與思維導圖學習的整合;《藏戲》寫作方法與單元語文要素、《北京的春節》《臘八粥》的整合。
設計思路:
未來社會需要具有自主性、創造性、創新性的人才,傳統的“就課文教課文”的教學方式,忽視了語言的積累、能力的形成、思維的發展,遠遠不能實現全面提升學生語文素養、培養未來社會所需人才的目的。因此,語文教師要堅持大語文教學觀,將“整合”的思想引入語文課堂,活用教材、創新教材,對教學內容、教學目標、教學方式進行整合,切實提高課堂教學效率。《藏戲》是一篇略讀課文,內容淺顯易懂,且結構典型,脈絡清楚,非常適合運用魚骨圖來梳理課文脈絡。我設想以《藏戲》一課為例,將課文學習與思維導圖的學習融合起來,將本課“詳略得當”的寫作方法與單元語文要素及前面學過的《北京的春節》《臘八粥》融合起來,實現學科內的有效整合。希望學生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不僅僅是了解藏戲的藝術特色、《藏戲》一文的寫作特色,更重要的是掌握思維導圖這種新的學習方法與思維方式。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揭示課題
1.大屏幕上出示魚骨圖,同學們,這是什么?(魚骨)是的,這節課,我們要畫一條魚,我們要借著這條“魚”來學習六年級下冊的一篇課文——《藏戲》。
二、借助魚骨圖,梳理脈絡
1.出示自學要求:默讀課文,思考:這篇文章從幾個方面介紹藏戲的?結構上有什么特點?借助魚骨圖理清文章的主要內容及脈絡,試著完成魚骨圖。
2.學生自學,小組討論合作完成。
3.讓2名學生匯報魚骨圖的框架填寫思路,教師評價:同學們說的都有道理,現在我們一起走進課文。
4.教師結合課文結構相機點撥。
(1)指名匯報。
(2)點撥:這篇課文是按照什么結構寫的?(總分總的結構),所以,魚頭、魚尾分別是開頭和結尾的部分,魚身就是課文中間的部分。
4.學習開頭部分:
(1)自由地讀一讀開頭的三個自然段,說一說自己有什么發現?
(2)指名匯報,教師小結:開頭部分是三個反問句,作者采用反問的方式概括了藏戲的三個主要特點:戴著面具演出、演出時沒有舞臺、演出三五天不結束。這三個反問句組成了一組排比句,課文開篇就寫出了藏戲的主要特點,激發了讀者的好奇及往下讀的欲望,起到了先聲奪人的作用。魚頭可以填上——藏戲的特點。
5.學習結尾部分。
(1)課件出示“藏戲就是這樣,一代一代地師傳身授下去”,齊讀。指名填魚尾部分。
(2)教師小結:我們可以填句子中的關鍵詞“師傳身授”,也可以用“傳承”等詞語來概括。
(3)點撥畫思維導圖的方法:在設計思維導圖時,語言要簡潔,要會提取關鍵詞,這是老師推薦給大家的一把畫好思維導圖的金鑰匙。
6.學習中間部分。(3)
(1)快速瀏覽第4—17自然段,想一想是從幾個方面來詳細介紹藏戲的?
(2)指名匯報,教師小結:課文4-7自然段寫了藏戲的形成,8—17自然段寫了藏戲的藝術特色),這篇文章就是從藏戲的形成和藝術特色兩個方面來介紹藏戲的,魚身的上面填——藏戲的形成,下面——填藝術特色。
(3)點撥畫思維導圖的方法:現在這條魚的骨架已經出來了。看來弄清楚文章結構或寫作順序,有利于我們打好思維導圖的框架,這是老師送給大家的第二把金鑰匙。
(4)學習“藏戲的形成”部分,快速瀏覽4-7自然段,用概括小標題的方式來梳理故事:許下架橋宏愿望——組建藏戲班子——架橋演戲,成為開山鼻祖。
(5)學習“藏戲的藝術特色”部分,快速瀏覽第8-17自然段,想一想:作者又是從哪些方面來介紹的呢?提醒學生關注與開頭三個自然段的關聯。
學生匯報,教師小結:開頭三個自然段概括地寫藏戲的特點,而這里則是將這幾個特點寫得比較具體,正好與開頭的三個特點相對應。這種寫法叫做前后照應。這三個特點,作者詳寫了哪個特點呢?從篇幅上,我們可以看出來,作者是詳寫了“戴著面具演出”這個特點,介紹了各種面具的象征意義。那么,這個部分我們就可以填“戴面具”“沒舞臺”“時間長”,還可以接著往下填 ......,像這樣一級一級的分支,讓我們對藏戲的特色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細分支”也是老師送給大家的第三把金鑰匙。
7.全課梳理,回應單元語文要素。
通過魚骨圖了解本課“詳略得當”的寫作特色,與《北京的春節》《臘八粥》兩課進行比較,回應單元語文要素。
三、學習思維導圖有關知識:
1.介紹思維導圖的種類。(課件出示其他思維導圖形式,相機介紹花狀圖、氣泡圖、樹狀圖等)
2.課件出示學生制作的《藏戲》思維導圖。
3.學習思維導圖的組成。
(1)觀察思維導圖,說一說:它們有什么共同的地方?
(2)學生匯報自己的發現。
(3)教師小結:思維導圖都有主題圖、小圖標、關鍵詞,還有分支,如一級分支、二級分支,還可以繼續往下分,分支越廣、越細,說明你的思維越廣越靈活。
4.了解思維導圖在語文學習、其他科目學習及生活中的運用。
(1)學生匯報哪些地方可以使用思維導圖。
(2)課件出示思維導圖的運用,相機小結:我們可以運用思維導圖來進行課前預習、做課堂筆記、列作文提綱、好書推薦、單元復習等等。當然,還可以運用到其他科目的學習中,還可以運用到我們生活中的其他方面。
四、全課總結:
這節課,我們借助《藏戲》這篇文章,掌握了思維導圖這種新的學習方法與思維方式,希望大家今后多多使用思維導圖,這樣既可以拓展我們的思維,又能提高學習效率。
五、布置作業:
課后畫一幅思維導圖。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