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第三屆全國統編部編版
所屬欄目:小學語文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第三屆全國統編部編版小學語文優質課三年級下冊《一幅名揚中外的畫 01》吉林省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第三屆全國統編部編版小學語文優質課三年級下冊《一幅名揚中外的畫》吉林省
三年級下冊第12課《一幅名揚中外的畫》
【教學目標】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了解古畫《清明上河圖》的歷史價值和藝術價值,激發熱愛祖國傳統文化的感情。
3、學會圍繞一個意思把一段話寫清楚的方法
【教學重點難點】通過閱讀、分析課文,讓學生掌握文章圍繞一個意思把一段話寫清楚的方法。并培養學生熱愛祖國傳統文化的感情。
【課前準備】準備“自主學習單”。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激發興趣
孩子們,中華文化博大精深,它就像一座巨大的寶庫,總能帶給我們無盡的驚喜。今天老師給大家帶來了一幅畫,它是中國古代十大傳世名畫之一,它被宋徽宗稱為神品,它也被稱為宋代小百科全書,它是王權貴族爭奪的對象,它曾五次進入宮廷,四次被盜出宮,歷經劫難演繹出了許多傳奇故事,你們知道這幅畫的名字嗎?就是北宋著名畫家所畫的《清明上河圖》,《清明上河圖》全圖可分為三個段落,展開圖,首先看到的是汴京郊外的景物;中段主要描繪的是上土橋及大汴河兩岸的繁忙景象;后段則描繪了汴京市區的街景。人物大者不足3厘米,小者如豆粒。
今天我們就共同走進這幅名揚中外的畫,請大家齊讀課題。
二、回顧舊知,掌握方法
1.上節課我們領略了一千四百年前那雄偉壯麗的趙州橋,也初步了解到一篇課文是如何圍繞一個意思,把一段話寫清楚的,這是本單元語文要素。例如《趙州橋》這篇課文中的第三自然段,請看大屏幕,你知道這段話的中心句是什么嗎?請試著讀一下。
過渡:你讀出了趙州橋的雄偉壯觀,作者為了寫明白這句話,他詳細地介紹了橋上龍的圖案,并把龍寫得活靈活現、栩栩如生。你看作者就是圍繞著這個中心句,把這段話寫清楚的。
2.既然提到了中心句,孩子們老師想問問你們,按照你們以往的學習經驗,中心句一般會出現在文章哪兒呢?
預設:段首:①一般在段的開頭的中心句起概括和總述作用。
段中:②一般在段的中間的中心句起承上啟下作用。
段尾:③一般在段的末尾的中心句起歸納和總結作用。
3.小結:語文的學習就是知識不斷遷移的過程,咱們今天繼續通過圍繞一個意思把一段話寫清楚這種方法,來探一探八九百年前的精彩一瞬。
三、走進畫卷,自主學習
1.回顧一下清明上河圖名揚中外的原因都有哪些呢?(1)歷史悠久(2)人物眾多(3)街市熱鬧
2.我們已經知道清明上河圖,距今有八九百年的歷史了,它具有一定的歷史價值,你們知道《清明上河圖》一共花了多少個人么?1643!牲畜208頭可見張擇端在繪畫時真的是下了很大的功夫。我們聚焦課文的第二自然段,請你自由讀課文思考本段是圍繞哪句話寫的,并用橫線畫出這個中心句。
3.那么課文從哪幾個方面圍繞這個中心句來寫的呢?請同學問再來認真地讀課文。
預設:人物多、行業多。追問還可能會有哪些行業。
4.三教九流包羅萬象所以文中用一個省略號來代替眾多得行業。你看這段文字通過抓住人物多、行業多這兩方面,將張擇端在畫這幅畫的時候,可是下了很大的功夫就表達清楚了,接下來我們就把人多、行業多的畫面展示出來,師生配合讀文
小結:孩子們,咱們一起來回顧一下,剛才我們在學人物眾多這一原因的時候,我們是怎么學的?第一步要先找到這個段落的中心句,第二步再看他從哪幾個方面來寫的。接下來這一段請你用剛剛我們學的方法自己來小試牛刀一下,結合文章對照表格填一下。
5.當我們漫步在汴京熱鬧的街道時,老師可能會不自覺地吟詠出“暖風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那畫上的街市到底有多熱鬧呢?我們先來找出第三自然段的中心句。你看著通過這樣簡潔明了的形式,通過店鋪多、形態各異的人就將畫上的街市真熱鬧描寫清楚了。這個方法呀特別有利于我們了解本段的中心意思,以及課文的主要內容。
6.孩子們,這一段展示人物多的時候用到了一個很特別的句式,你知道嗎?師生接讀。熱鬧繁華的街市上除了這些人還有哪些人呢?你再試著用這樣的句式說一說。
7.讀完這段話想對張擇端說什么?那就請你帶著這種敬佩的感覺讀一遍吧!
小結;清明上河圖,使我們看到了鱗次櫛比的店鋪,又見到了形態各異的人們。見識到了張擇端那高超的繪畫技術。那怪說這是一幅,手指題目—名揚中外的畫。
8.孩子們這熱鬧的畫面可不僅僅在這呢,看同學們讀得這么有興致,老師帶你們去橋北頭轉一轉吧!來看這,誰能把這熱鬧的畫面繼續的給我們展示一下?生讀。這段的描寫也比較有特點,老師想問問你們整段話什么描寫最多?幾個動作描寫,把靜態的清明上河圖寫活了,你們信嗎?我們來看一看吧。(播放動畫)
小結:這幅畫讓我們通過人物多、行業多這兩方面看到了人物眾多的汴京城。又通過店鋪多形態各異的人這兩方面看到了熱鬧的街市。我們之所以領略到張擇端畫得如此生動傳神,是作者寫得傳神。作者選擇圍繞一個意思,把一段話表達清楚這樣的寫作手法,把靜止的畫面寫活了,寫熱鬧了,這不僅僅是一幅畫,更是中華民族文化的積淀,這是中國繪畫史上一顆璀璨的明珠。
四、拓展延伸、方法遷移
1.在悠久的文化長河中,有多少顆如同清明上河圖這樣的明珠熠熠生輝,我們今天再來擷取兩顆,感受傳統文化的魅力。請大家快速閱讀語文主題叢書37頁的《客家土樓》與39頁的《四大刺繡與他們的發源地》,并按照自學提示完成表格,之后小組交流討論。用橫線畫出中心句用波浪線畫出他具體描寫了哪些方面。
2.的確如此作者圍繞著客家土樓的形式多樣。分別向我們介紹了圓形方形的土樓,我們來看一組圖片。孩子們客家土樓帶給我們的不光是視覺上的震撼,更是中國古代人民的智慧與面對困難時團結一心的堅強意志。客家土樓是集體的力量,真不愧是中國古代建筑的一顆明珠。
3.領略到中國古代人民的智慧之后,相信幾百年前那巧奪天工栩栩如生的刺繡技術一定深深印在你的腦海中難以忘懷,下面請同學來匯報你的學習收獲。
4.傳統刺繡作為一種歷史悠久的手工藝,其中凝聚著深厚的民族文化底蘊,展現著濃厚的中華文化與民族特色,也在歷史舞臺上廣受歡迎和推崇,吸引了無數國外友人的目光。
5.總結:孩子們這節課我們通過幾篇文章明白了,如何圍繞一個意思把一段話說清楚,同時,中國傳統文化帶給我們的文化自信,讓我們能夠驕傲的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經久不衰。中華文明延續千年有其獨特的價值體系,我們生而為中國人應致力于傳統文化的傳承與發展。都說我泱泱華夏一撇一捺都是脊梁,我浩浩九州一文一墨均是驕陽。今天我們跟隨著歷史的足跡,見證了傳統文化長河中幾顆璀璨的明珠,身為驕陽的你們定會創造出更多的明珠與奇跡,孩子們展翅翱翔吧!
五、板書設計
12.一副名揚中外的畫
圍繞一個意思把一句話寫清楚
歷史悠久
人物眾多 璀璨明珠
街市熱鬧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