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第三屆全國統編部編版
所屬欄目:小學語文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第三屆全國統編部編版小學語文優質課六年級下冊第三單元習作《讓真情自然流露》寧夏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第三屆全國統編部編版小學語文優質課六年級下冊第三單元習作《讓真情自然流露》寧夏
統編教材六年級下冊第三單元習作《讓真情自然流露》
【教材分析】
“讓真情自然流露”是六年級下冊第三單元(習作單元)的習作,是本單元習作方法的綜合實踐與運用。教學的內容對應單元教學目標,從內容選擇、寫前要求和修改方向三個方面進行編排。
一是針對習作內容,教材提供了14種情感體驗的詞語,分別是7種積極的心情和7種消極的心情。其實,本單元的教學從課文一直到習作,教師的習作指導就滲透其中,學生也相應的在習作課前就形成了初步的習作意向,這里的編排其實就是對之前學生習作意向的補充,讓學生明確寫作的內容,可以在之前的教學中完成。
二是針對本單元習作內容,教材還提出了具體要求,即把印象深刻的內容寫具體,把情感真實自然地表達出來。如果在事情發展的過程中,情感有所變化,要把情感的變化也寫清楚。這一要求,完全是對本單元語文要素的回應,對于這一點,學生在寫前已經有了基礎和準備。
最后,教材提出了修改要求:寫完后,和同學交換讀一讀,互相說說哪些地方較好地表達了真情實感。“較好的”這個詞,準確地定位了六年級學生要達到的水平,老師一定不要拔高要求,要鼓勵表達,讓學生說真事,表真情。
基于上述分析,對于本課教學一定要建立在單元整體教學基礎之上。所以我確定了“先寫后導”的寫作思路,整體的教學流程如下:
1.明確要求,自主習作;
2.展示交流,方法指導;
3.展示修改,評價提升。
【教學目標】
1.選擇一種深刻的情感體驗,回顧事情經過,回憶當時心情,能有條理地寫下來。
2.能把印象深刻的內容寫具體,真實自然地表達情感,如果情感有所變化,也能把變化寫清楚。
【教學準備】
習作意向稿紙,藍、紅兩色鋼筆。
【教學過程】
課前活動
(一)看圖猜心情
引語:喜歡做游戲嗎?一起來——看圖猜心情。
1.(出示圖片)猜一猜圖片中的人物心情怎樣?(喜悅)
再往深了猜一猜他為什么會產生這樣的心情?
(揭曉答案)小結:其實你們都猜對了,很多事情都可以讓這位小姐姐喜笑顏開,只是老師選擇了其中一個典型的事例。
2.(出示圖片)繼續來猜?(緊張、害怕、憤怒)
(揭曉答案)小結:看來呀,要想了解一個人真正的內心世界,還是要知道他到底經歷了什么?
同學們,一個簡單的猜一猜的游戲,都包含著深刻的寫作道理,你們明白了嗎?明白了這一點,我們開始上課。
【設計意圖】通過游戲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又在交流中滲透通過典型的事例表達人物心情這一方法,為上好課做鋪墊。
一、明確內容,自主習作
(一)明確習作要求
1.(出示學生習作意向圖)明確習作內容。
2.(出示習作要求),學生自讀,明確習作具體要求。
【設計意圖】對于習作單元,學生從單元導讀開始,就明確了“學習表達方法,選擇合適的內容寫真情實感”這一學習任務。所以,課前通過習作意向單的方式讓學生確定習作方向和內容,這一環節旨在通過讓學生再次審題,明確具體的習作要求。
(二)學生自主習作
1.回顧單元學到的表達方法。
2.(出示要求)根據習作意向單確定的心情和事情,寫一寫事情中印象最深刻的部分,嘗試運用本單元學習到的方法把情感或情感變化自然地表達出來。
3.學生習作15分鐘。教師巡視,尋找好的素材并發現學生習作中存在的問題。
【設計意圖】讓學生回顧單元學到的表達方法,以此為基礎讓學生完成“先寫”,形成多姿多彩的習作內容。
二、展示交流,方法指導
(一)片段賞析
交流習作片段。(出示要求)
展示習作的同學說一說你是用什么事例表達了怎樣的心情?
其他同學說一說哪些地方較好地表達了真情實感。
【設計意圖】通過賞析學生習作片段,鼓勵學生運用方法,鞏固方法,并查找共性問題,作為習作指導的方向。
(二)習作指導
引語:看來寫好這篇習作關鍵是在印象深刻的部分里,把情感表達得自然又真實,如果情感是變化的,也要把重點表達的情感充分地、細致地表達出來。
剛才大家交流了很多方法,用好這些方法就能解決這個問題。老師教大家一招。
認識這張圖嗎?其實它是由幾個圖層疊加而成的,一起來看。
(教師出示圖層一)此時圖中只有誰?心情怎樣?(自責、沮喪)
(課件出示)指導讀:但這次怨我,怨我自己,我把午覺睡過頭了。
小結:這是對人的描寫,是對人心理活動的描寫。
情境中還有誰?(媽媽)(教師出示圖層二,插入相框)
(課件出示)指導讀:醒來時我看見母親在洗衣服。
小結:這是對人的描寫,媽媽怎么還在洗衣服。
其實表達心情,就是以人為中心來寫,特別是主人公。
指導讀(課件出示)要是那時就走還不晚。我看看天,還不晚。還去嗎?去。走吧?洗完衣服。我不知道那堆衣服要洗多久,可母親應該知道。我蹲在她身邊,看著她洗。我一聲不吭,盼著。我想我再不離開半步,再不把覺睡過頭。我想衣服一洗完我馬上拉起她就走,決不許她再耽擱。
小結:這里有主人公的心理活動,更有他的行為,這些描寫都在表達人物著急的等待的心情,讓人感同身受。
情景中除了人,還有什么呢?(教師出示圖層三,插入相框)
(課件出示)指導讀:我看著盆里的衣服和盆外的衣服,我看著太陽,看著光線,我一聲不吭。
引導:此時,他為什么要寫盆里的衣服——著急,怎么還這么多?
這就是融情于物的方法,寫太陽也是如此。
除了可以融情于物,還可以融情于景(教師出示圖層四,插入相框)
(課件出示)指導讀:我感受到光線漸漸暗下去,漸漸地涼下去沉郁下去,越來越遠越來越縹緲,我一聲不吭,忽然有點明白了。
引導:在這樣的環境描寫下,他失望的心情就自然地表達了出來。
2.小結:作者在“看著媽媽洗衣服”這一印象深刻的情景中,圍繞當時的心情,抓住對相關人物描寫、重點是心理描寫,和融情于景和物的方法,在一層層描寫的疊加中,具體地、真實地寫出了他著急等待的心情。整篇課文就是將一天中印象最深刻的幾個情景從人、事、物、景多個層面展開來寫的,自然而然地表達作者的情感變化。
【設計意圖】在學生自主習作的基礎上進行“后導”,用“圖層疊加”的方式將學到的表達方法綜合運用,指導學生多層面、多角度地表達情感。
(三)修改片段
1.提出修改要求。
修改自己的片段,嘗試從多個層面運用本單元學習到的方法把情感自然地表達出來。
2.學生修改習作片段,教師巡視。
【設計意圖】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讓學生修改自己的習作片段,就是讓方法內化的過程。
三、展示修改,評價提升
(一)展示修改片段
賞析學生修改后的習作片段。
教師從以下三個指導:
(1)人物的描寫是表達心情的重點和核心,景物與環境是輔助,起到烘托和鋪墊的作用。
(2)環境的描寫要自然,解決“造景抒情”的問題。
(3)語言圖層不是越多越好。
【設計意圖】通過“再評再導”,鞏固方法,以欣賞的眼光評價學生的修改,提高學生習作的信心,為課后完成習作打下基礎。這一環節既檢測學生的學習效果,也檢測了教學效果。
(二)明確作業要求
1.展示整篇例文,搭建整篇習作的框架。
2.布置作業:根據習作要求將習作寫完整。
【設計意圖】這節指導課重在解決本次習作的核心問題,但習作最終要成篇,這一環節就是幫助學生建立整體的習作框架,指導學生完成本次習作。
板書設計:
讓真情自然流露
事 人 物 景
【上課教師簡介】
海玉峰,男,1982年11月生人,寧夏吳忠市盛元小學語文教師,中共黨員,高級教師,大學本科學歷,吳忠市骨干教師,教育部領航名師仇千記工作室成員,先后被評為吳忠市“教壇新秀”、自治區“優秀教師”、“自治區信息技術應用名師”。教學課例、論文先后獲國家級一、二等獎,主持并參與課題研究獲自治區教學科研成果一、二等獎7次。擅長習作教學,形成了“交互式”語文教學風格。2021年5月在寧夏習作單元優質課競賽中獲一等獎。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