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第三屆全國統編部編版
所屬欄目:小學語文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第三屆全國統編部編版小學語文優質課六年級上冊第17課《盼》山西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第三屆全國統編部編版小學語文優質課六年級上冊第17課《盼》山西
六年級上冊第17課《盼》教學設計
【教材簡析】
作家鐵凝在《盼》這篇文章里,以小女孩的視角敘述了這樣一個可愛的故事:媽媽為“我”買了一件綠色的新雨衣,“我”愛不釋手,從此日日夜夜盼望著天陰下雨,好有機會穿上它。好不容易有一天真的下雨,“我”多次找借口想穿雨衣外出,但都被媽媽拒絕。令人驚喜的是,第二天一早又下起了雨,“我”終于得償所愿。
本單元的語文要素是“體會文章是怎樣圍繞中心意思來寫的”,如果說第16課《夏天里的成長》是為了讓學生理解“如何從不同方面來圍繞中心意思寫”,那么第17課《盼》,就是為了讓學生理解“如何選取不同的事例,突出表現中心意思。
除了落實理解“緊緊圍繞中心意思,選取不同事例”這一語文要素外,本課對于讓學生學習如何“把重要的事例寫具體”也起到了典型范例的作用。文章重點通過對人物動作、語言、心理以及環境的描寫,將“我”對新雨衣的喜愛和“盼”的情感細膩生動地呈現出來。
【設計理念】
在本教學設計中,緊抓單元學習目標“怎樣圍繞中心意思來寫”及“選取不同事例表達中心意思”設計教學模塊,循序漸進地引導學生體會文章是怎樣圍繞“盼”這個中心意思,選取不同事例把它清晰地表達出來,并且通過引導學生揣摩人物的語言、動作和環境描寫來學習作者把重要的事例寫具體的方法。
在教法上,注重有扶有放,啟發學生思辨思維,聚焦文中多處細膩的心理活動描寫,辨析這樣寫的好處,從而總結方法;接著學以致用,變換場景,新法活用,提升學生寫作能力。
【教學目標】
1.體會文章如何圍繞“盼”這個中心意思,選取不同事例把它清晰地表達出來。
2.體會作者是如何通過人物的語言、動作和景物等把“盼”的心情寫具體、寫生動的,說出這樣寫的好處。
3.學習作者描寫心理活動的方法,并在提供的場景中,試著運用多種心理活動的表達方式去寫一寫。
【教學重點】
1.體會文章如何圍繞“盼”這個中心意思,選取不同事例把它清晰地表達出來。
2.體會作者是如何通過人物的語言、動作和景物等把“盼”的心情寫具體、寫生動的,說出這樣寫的好處。
【教學難點】
學習作者描寫心理活動的方法,并在提供的場景中,試著運用多種心理活動的表達方式去寫一寫。
【教學準備】
制作教學課件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思辨選用事例之巧
1. 這節課,我們來共同學習習作策略單元的第二篇課文。請大家齊讀課題:《盼》
2. 上節課同學們都初讀了課文。一定知道主人公蕾蕾盼的是什么呢?(預設:盼穿新雨衣。)
3. 作者圍繞“盼”都寫了哪些事例呢?(相機板書:得雨衣,盼變天;下起雨,盼出門;出不去,盼雨停;又下雨,終如愿。)
4. 思辨選用事例之巧
請同學們仔細看看作者選取的這些事例,思考:既然主人公蕾蕾的心愿是穿上新雨衣,也就是本文的中心,那么只寫第4個事例就行了,為什么還要寫前面三個事例呢?
5. 小結:通過討論,我們不難發現,這三個事例都是圍繞本文“盼”這個事例選擇的。圍繞中心意思,選取不同的事例可以使文章的中心表達得更全面、更充分。(板書:圍繞中心選事例)
6. 初試身手
(1)下面是一位同學圍繞“戲迷爺爺”這個題目選的材料。判斷一下,哪些材料可以用來表達中心意思,在后面的括號里打“√”。
(2)學生交流自己的判斷,并試著說說自己選擇這些事例的理
由。
(3)小結:看來大家對于“圍繞中心選事例”這一寫作策略掌握得不錯,希望大家能將這一方法運用到自己本單元圍繞一個感受最深的漢字寫一篇習作中去。
(設計意圖:本環節,引導學生回顧圍繞“盼”所寫到的事例。引導學生關注四個事例,分析并知曉作者選用的不同事例都能緊緊圍繞“盼”這一中心展開,四個事例的使用能將“盼”這一中心表達得更全面、更生動。緊接著,將語文書“初試身手”的內容前置,當堂檢測了學生的學習效果,進一步鞏固了圍繞中心選擇不同事例的寫作策略。)
三、精讀課文,體會作者如何將重點部分寫具體
1. 借助板書,回顧:在圍繞“盼”所寫的四個事例中,哪個事
例讓你印象最為深刻?(預設:下起雨,盼出門)
2. 作者是如何借助這個事例把“盼”的心理活動寫具體的呢?
請同學們默讀課文4—15自然段,選出寫得生動的兩處,體會這樣寫的好處,把感受批注在書上。
3. 學生交流匯報,教師相機引導
(1)重點引導學生從對話描寫中體會盼之切
預設:
1我從第5自然段一聲“媽媽!”中體會到蕾蕾看到下雨的興奮的心情,因為她終于盼到穿雨衣的天氣了。
2我從第7自然段“嘟囔”一詞體會到蕾蕾對于媽媽不善解人意的不滿。
3我從第9自然段“特別特別不累。”“央求”中體會到蕾蕾想要出門的急切心情。也讓我感受到為了能出門穿上新雨衣,蕾蕾可是煞費苦心,一個天真可愛的形象出現在我眼前。
4我從“一邊說,一邊瞟著窗外”這些動作、神態的描寫中體會到蕾蕾擔心雨停了。
5我從第13自然段蕾蕾的話體會到她有些心虛,有些羞愧。因為她知道自己撒謊了。
……
師小結:在這個事例中,作者善于利用對話描寫把小主人公蕾蕾的心理活動展現出來,在對話描寫得過程中還融入了動作、神態、內獨白等描寫,真實地再現了當時的對話場景,特別具體、生動,讓我們的眼前也出現了小主人公天真可愛的形象。
(2)體會“一波三折”的情感變化
師:這一事例中除了借助語言、動作、神態、心理描寫表現盼,
還有沒有其他的寫作策略隱藏在其中呢?聽同學分角色朗讀課文,說說自己的發現。
小結:一波三折的情感變化更是讓我們的心也隨著小主人公起起伏伏,令人印象深刻。
(3)引導學生從景物描寫中體會盼之切
師:在這個事例中,你還發現作者有哪些方法將“盼”這一心理活動寫具體的嗎?
預設:
我從“有一天,快到家時,路邊的小楊樹忽然莎啦啦地喧鬧
起來,就像在嘻嘻地笑。一會兒,幾朵厚墩墩的云彩飄游過來,把太陽也給遮住了。”這兩句話的景物描寫中,體會到蕾蕾看到快要下雨時的興奮之情。
師小結:一切景語皆情語。作者把自己的情感自然融入到景物中,更具有畫面感。自然界的事物本身并不帶有感情色彩,一旦被寫進作品中,就會烙上作者的感情印記。
(設計意圖:本環節著眼于課后習題,巧設學習任務,聚焦學習重難點。“不憤不啟,不悱不發”,在學生多次思維火花碰撞和交流后,老師破譯并歸納作者的“寫法秘密”,有“曲徑通幽”之感,也有“柳暗花明”之悟。尋到了寫法法寶,學生恍然大悟,躍躍欲試,自然就有了下一個教學環節。)
四、回歸整體,感受作者布局之妙
1. 第二天,蕾蕾終于如愿以償穿上了那件綠雨衣。讓我們一起感受小女孩穿上雨衣的愉快心情吧。(生齊讀課文的結尾)
2. 思考:既然作者圍繞小主人公盼穿上新雨衣寫了四個事例,為什么不把其他三個事例也寫具體呢?
3. 小結:有詳有略,有主有次,才會重點突出。正如本單元交
流平臺中所言:在為圍繞一個意思表達時,要將重要部分寫詳細些、具體些,才能給讀者留下更深刻的印象。
(設計意圖:在本節課的結尾,教師引導學生回歸整體,再次回看四個事例,感受作者布局之巧妙,體會把重點部分寫具體的重要性。)
五、讀寫遷移,情境寫話
學習寫作策略,最重要的是將這些策略運用到自己的表達之中。接下來,請大家完成一個小練筆,嘗試運用今天這節課上學到的方法寫一寫運動會上你參加迎面接力比賽時的心情。完成之后,可以對照評價標準,進行評價。
評價項目 | 評價方式 |
能寫出情感的起伏變化 |
![]() ![]() ![]() |
能借助景物烘托心情 |
![]() ![]() ![]() |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