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第三屆全國統編部編
所屬欄目:小學語文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第三屆全國統編部編版小學語文優質課二年級下冊第21課《青蛙賣泥塘》廣西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第三屆全國統編部編版小學語文優質課二年級下冊第21課《青蛙賣泥塘》廣西
二年級下冊第21課《青蛙賣泥塘》
【教材分析】
《青蛙賣泥塘》是統編版小學語文二年級下冊第七單元的一篇童話故事,講述了青蛙在動物朋友的幫助下,一步一步地改造泥塘,創造了美好的環境,最后決定不再賣泥塘的故事。
本文篇幅較長,但故事的內容具有反復性,對于二年級的孩子來說簡單而富有趣味,故事蘊含哲理,在閱讀故事的同時帶來啟發,根植“勞動才能創造美好生活”的信念。
教材提供了多幅插圖,有助于學生進行閱讀、理解。課后習題分別指向分角色演故事,并體會青蛙不再賣泥塘的原因。
【學情分析】
現階段的二年級學生活潑可愛,喜歡閱讀富有趣味的童話故事,經過近兩年的小學語文學習,具備初步的自主識字、閱讀能力,同時已經學會分角色“讀故事”,但要達到分角色“演好故事”這一要求還有一定距離。
【教學目標】
1.運用“加一加”、“換一換”等方法認識“賣”、“爛”等15個生字,認識“喝”這個多音字,會寫“蛙”、“賣”等8個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學習根據角色特點讀好對話,學會分角色演故事。
3.理解青蛙最后不再賣泥塘的原因,明白“青蛙善于聽取他人建議,用努力創造了美好生活”的道理。
【教學重難點】
重點: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學習根據角色特點讀好對話。
難點:分角色演故事。
第一課時(簡案)
【課時目標】
1.運用“加一加”、“換一換”等方法認識“賣”、“爛”等15個生字,認識“喝”這個多音字,理解“采集”、“播撒”,會寫“蛙”、“賣”等6個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學習根據角色特點讀好青蛙與老牛的對話,發現提建議的藝術性。
【教學過程】
一、游戲導入,揭示課題。
二、初讀課文,識字學詞。
三、學習吆喝,讀好青蛙與老牛的對話。
四、學習生字。
第二課時(參賽課時)
【課時目標】
1.朗讀課文,分角色演故事。指導書寫“搬”、“倒”。
2.能說出青蛙為賣泥塘做了哪些事,最后為什么又不賣泥塘了,感悟“勞動創造美好生活的道理”。
3.能結合課文內容,展開想象,說一說小鳥、蝴蝶、小兔等小動物說了什么話。
【教學重難點】
朗讀課文,分角色演故事。
【教學準備】
教師準備:人教智慧平臺教學課件、頭飾、竹子、牌子等教具。
學生準備:復習第一課時舊知。
【教學過程】
一、復習舊知,導入新課
1.出示課題,齊讀。
2.復習詞語。
吆喝、舒服、采集、播撒、愣住、游泳、灌水、賣泥塘、綠茵茵
3.復習主要內容,借助電子課本,引讀3-5自然段。
【設計意圖】回顧上節課第一次賣泥塘的內容,因第一、二次賣泥塘的寫法、內容相似,為導入新課做好鋪墊。
二、學習6-8自然段
1.學習第6段。
過渡: 到了春天,泥塘周圍長出了綠茵茵的小草(PPT:有草出現的動畫),青蛙又來賣泥塘,這一次是誰來了?他是怎么說的?
(1)指名讀。
(2)發現提建議的藝術。
他們都是先說優點、再說缺點,中間用上“就是”表示轉折。這樣提建議,更容易讓人接受。
③指名讀,齊讀。
(3)分角色,配音朗讀。
2.學習第8自然段。
過渡:青蛙聽了野鴨的話,做了什么事情?
(1)默讀思考,提取信息。
學習提示:
默讀第8自然段,思考:
1.青蛙是怎么想的,劃上橫線;
2.青蛙怎么做的,劃上波浪線。
(2)指名匯報。教師相機板貼:引水
(3)關注動詞,學習“引水”過程。
①圈畫動詞。
預設:跑、找、砍、破、接、引
②教師引讀,感受引水過程:
為了引水,青蛙先——,然后——再——,最后——
③口頭填空,積累動詞,復述引水過程。
④播放視頻,關注動作,指導有感情朗讀。
⑤創設情境,演一演。
(4)帶上動作,齊讀第8自然段。
3.對比前兩次賣泥塘,發現文章敘事特點。
(1)出示3-8自然段(青蛙第一、二次賣泥塘的片段)。
|
|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