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我是什么
所屬欄目:小學語文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第三屆全國統編小學語文優質課二年級上冊第2課《我是什么》山西晉城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第三屆全國統編小學語文優質課二年級上冊第2課《我是什么》山西晉城
二年級上冊第2課《我是什么》第一課時
【正文】
一、教材分析
《我是什么》是統編語文教材二年級上冊第一單元的第二篇課文。本課所在單元圍繞“大自然的秘密”這一主題編排。本單元的學習重點之一是:積累并運用表示動作的詞語。學習重點之二是:借助圖片,了解課文的內容。
《我是什么》是一篇寓水的知識于趣味故事中的科學童話。采用擬人手法,以第一人稱“我”的敘述方式,生動形象地介紹了自然界中水的變化及其利與害。文中始終不點明 “我”就是水,而是通過描述水的種種變化、狀態和與人類的關系,讓讀者去猜,更增強了文章的趣味性。
二、學情分析
二年級學生已經有了一定的字詞積累,能夠閱讀基本的內容,讀懂文章大意,對感興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樂于與人交流。但他們閱讀量不足,知識面較窄。他們的創新能力,思維能力有待提升。對于這篇科普知識性的課文,需要教師在理解課文方面多方位激發學生興趣,促進學生思維發展。
三、教學目標
1.運用形聲字、追溯字源等多種方法認識“曬、極、傍”等15個生字和多音字“沒”,會寫“片”“變”“帶”。
2.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簡單說出水的變化過程。體會動詞 “落、打、飄”的用詞準確,并能用它們說句子。
3.知道水在一定條件下會變成汽、云、雨、冰雹和雪,激發學生探索大自然中科學奧秘的興趣。
教學重點:
體會動詞 “落、打、飄”用詞的準確,并能用它們說句子。
教學難點:
在整體了解課文內容的基礎上,能用自己的話說說水的變化過程。
四、教學準備
教師:制作多媒體課件
學生:根據預習提示預習課文
五、教學過程
(一)魔術導入,激趣入文
(課前表演水變雪,水變冰的小魔術)
孩子們,今天老師還請來一位魔術師,你們想知道它是誰嗎?他呀就藏在我們今天要學習的課文中,讓我們一起去把它找出來吧?板書課題、齊讀——我是什么。(指導讀出好奇、疑問)
(二)初讀課文,歸類識字
1.朗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溫馨提示:不認識的字借助拼音讀一讀,難讀的句子多讀幾遍。
現在你猜出“我”是什么了嗎?(板書:水)
水娃娃給我們帶來幾個詞語,你會讀嗎?
2.分類識字。
(1)出示“水滴、小溪、海洋”的圖片。觀察“滴”“溪”“海洋”這四個字有什么共同點?(生歸納:與水有關。)
師:這些字的偏旁都是三點水,帶有“三點水”的字大多和水有關,而右邊部分表示這個字的讀音。這樣的字叫——形聲字。生字中還有哪些帶有“三點水”的字呢?
(2)講解“淹沒”和多音字“沒”。
出示句子:“我也做過許多壞事,淹沒莊稼,沖毀房屋,給人們帶來災難。”
“沒”還有一個讀音是“méi”,表示“沒有”的意思。那“淹沒”的“沒”是什么意思呢?(出示“沒”的字源圖片,請學生結合原先學過的古文字猜測字意。)手伸到水中去打撈沉在水中的東西。“沒”字表示沉入水中,或者水漫過、高過。水高過莊稼,我們可以說是淹沒莊稼;水高過房屋、橋梁呢?洶涌的洪水一旦高過房屋就會把房屋——“沖毀”(出示沖毀房屋圖片)沖毀什么?(房屋)再讀詞語“沖毀房屋”。難怪說,“我也做過許多壞事……帶來災難。”
再讀句子。
(三)了解變化,讀中品悟形態。
1.同桌合作讀第1.2自然段,討論:我會變成什么?同桌之間說一說。
出示句子:我會變成 、 、 、 和 。(指導學生用完整、簡練的話表達:水會變成汽、云、雨、冰雹和雪。)師板書。
2.研讀第一自然段
(1)學習變成“汽”的過程。
①“我”是怎樣變成“汽”的?
導讀第2句:“太陽一曬,我就變成汽。”
認識“曬”字:左邊的日字旁表示太陽,是形旁,這是形聲字。你曬在太陽下有什么感覺?看來小水珠變成汽需要(熱),在生活中你見過水變成汽的過程嗎?(煮飯時鍋上面的一層白霧、濕衣服變干……)
②這些“汽”去哪兒了?又有什么變化?
導讀第三句:“升到天空,我又變成無數極小極小的點兒,連成一片,在空中飄浮。”
我現在變成了怎樣的點兒呢?(極小極小的點兒)
師范讀:“極小極小的點兒”。再齊讀第三句。
(2)學習變成“云”的部分
那你知道連成一片在空中飄浮著的是誰嗎?(云)
我們一起來看看云的模樣。觀察“云”的圖片,在引讀中體會“云”在不同時間里的變化。
師引讀:“有時候我穿著白衣服,有時候我穿著黑衣服,早晨和傍晚我又把紅袍披在身上。人們把早晨披著紅袍的云叫——朝霞,把晚上披著紅袍的云叫——晚霞。”
小結:水變成汽,又變成云,真是個神奇的魔術師啊,現在讓我們一起把它這奇妙的變化過程來讀一讀吧!(出示:第一自然段。)
3.研讀第二自然段
過渡:水又是怎樣變成了雨、冰雹和雪的呢?我們一起來見證奇跡。
合作讀第二自然段。(男生讀“雨”的句子,男女生一起讀“冰雹”的句子,女生讀“雪”的句子。)
水娃娃們變成了雨、冰雹、雪,是怎么到地面上去的呢?這一段出現了幾個用得很形象的動詞,你能找出來嗎? (落、打、飄)
(1)小雨滴是怎樣回到地面的?(落)為什么用“落”字?看看雨的特點。
(2)出示:“雨”的甲骨文字形。你們猜猜每一部分的意思?這個字的上半部分就是天空,下半部分的點就像雨滴。雨滴從天而降的樣子,可以用“落”來形容。
大家再用剛才的辦法猜一猜這是什么字?
出示:雹的甲骨文字形。這個字的下半部分比剛剛的水滴要大一些、重一些就像冰粒,課文中叫——小硬球。課文中用的動詞是——打。結合生活想一想,“打”字給我們什么感覺?感覺會很痛,冰粒從天上掉在人們頭上,確實會感覺很痛。這個“打”字用得好嗎?好在哪里?(引導學生理解“打”字形象地體現出冰雹和雨滴在重量上的不同。)
(3)雪花是怎么下來的?(飄)
觀察“雪”的甲骨文字形,說說它的樣子(下半部分像羽毛樣)。
從雪的樣子,我們知道它降落的時候很輕,和“風”有關,所以用“飄”把雪飄落下來的樣子寫得很形象。
(4)朗讀文中三句話,加上手勢,讀出不同的感覺。
(5)活學:用“落”“打”“飄”各說一句話。
(6)將“落”“打”“飄”送回文中,再讀文中的三句話。
4.借助老師自編的兒歌,回想、鞏固水娃娃的變化過程。
(四)練習書寫
1.出示生字“片、變、帶”。
2.學生觀察、交流,書空筆順。
3.教師范寫,并提示三個字的書寫要點:
“片”字指導要點:豎和橫折一條線,全在豎中線偏右側。(紅筆重點標注豎和橫折)
“變”字指導要點:右豎緊靠豎中線,兩點收筆與橫齊,橫中線下“又”起筆(寫橫撇),一捺舒展要有力。(紅筆重點標注兩點)
“帶”字指導要點:中間寬,上下窄,上下兩豎齊中線,最后一筆豎稍長。(紅筆重點標注禿寶蓋)
4.學生在書上將三個生字描紅一個,寫一個。
5.評價,指導。
6.學生將三個字再各書寫一個。
(五)結合板書小結。
小小水珠真奇妙,千變萬化本領高,它的脾氣怎們樣?我們下節課來揭曉。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