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我是什么
所屬欄目:小學語文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人教部編版小學語文二年級上冊第2課《我是什么》浙江省 - 杭州
教學設計、課堂實錄及教案:人教部編版小學語文二年級上冊第2課《我是什么》浙江省 - 杭州
【統編本小學語文二年級上冊】
2. 《我是什么》教學設計(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通過聯系生活、字源字理、兒歌復現等方法,認識“曬、極、傍、滴、洋、淹、沒”等生字,借助微課了解“冰雹”,能正確書寫“變、極、傍”3個生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了解水的變化。 3.在動態比較與表演體驗中,感受水變化的奇妙。
【教學重難點】認識7個生字,正確書寫3個生字;正確朗讀課文,了解水的變化,積累語言。在動態比較與表演體驗中,感受水變化的奇妙。 【教學過程】
(課前:猜謎游戲,激趣預熱)
板塊一:鏈接預習,檢測字詞
(一)談話導入,趣味讀題 1.談話導入,出示課題。
師:孩子們,課前咱們猜的是小謎語,今天我們一起學習的課文,其實是一則有趣的大謎語。題目就很有趣。板貼課題。
2.加上標點,讀好課題。
【設計意圖】在猜謎語的活動中設疑激趣。借助標點,引導讀出課題情趣,玩味神秘感、俏皮感、得意感等不同的意趣,引發閱讀期待。 (二)鏈接預習,整體感知 1.自讀課文,整體感知。
我到底是什么呢?請大家打開課本第5頁,放出聲音自己讀一讀課文,到文中去找一找答案,注意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2.鏈接預習單,檢測字詞。
(1)預習單反饋:朗讀課文、圈畫生字、標自然段序號情況。
(2)鏈接預習單,解決難點。(出示孩子們圈的最難讀與難理解的詞語。預設:“灌溉田地”、“淹沒莊稼”)
(3)尋找規律,猜猜詞意。(找找紅色的字有什么共同點?——都是三點水)
2 / 5
(4)出示文中帶有三點水的詞語——水滴、小溪、池子、海洋(正音) 【設計意圖】二上年級的孩子,已經初步具備自己預習課文的能力,利用“課前預習單”及時了解預習情況,基于學習起點進行字詞教學,精抓難點,提高效率。
3.感知全文,分享經驗。
(1)師:小朋友們,“我”到底是誰?你是從課文的哪些地方猜出來的? (2)交流反饋:學生結合課文詞句分享理由,教師利用“白板”功能,及時在PPT課文上劃出相應詞句。
(3)小結:你們真會學習,一段一段慢慢地讀,耐心地思考,謎底就猜出來啦。(在黑板上簡筆畫“水”)。
【設計意圖】該環節既感知全文,檢測了課文句子的朗讀情況,又還原了孩子們猜出謎底的思考過程,分享經驗,培養孩子們邊讀書邊耐心思考的習慣。
板塊二:朗讀體驗 感悟奇妙
(一)第一場魔術:感受水變化之豐富 1.學習第1自然,了解水的變化。
水娃娃首先帶來第一場魔術,它變成了什么呢?請你讀一讀第1自然段,讀完后把變化后的名字圈出來。
(1)生朗讀并圈畫。
(2)交流反饋。(師在黑板上簡筆畫“汽” “云”) 2.結合板書,了解水變成“汽”、“云”的過程。
(1)師隨機教學生字“曬”(師出示“太陽”生字卡,正音——組詞——想辦法記住;師板貼字卡“曬”)
(2)生結合板書,說說水變成“云”的過程。
(3)師隨機出示詞卡:極小極小,教學生字“極”。(讀準字音——結合生活經驗理解詞意——讀出小的感覺——代入句子中讀)
3.結合生活經驗,積累詞語。
(1)讀句子,提取信息。(了解水變成云的豐富)
(2)隨機教學生字“傍”(讀準字音——播放“傍”字的微課,結合字理識字——理解“傍晚”詞意)
3 / 5
(3)聯系生活,積累詞語。(穿上白衣服的我——叫“白云”,穿上黑衣服的我——叫“烏云”,早晨披紅袍的我——叫“朝霞”,傍晚披紅袍的我——叫“晚霞”。)
4.指導朗讀,感受水變化之豐富。
【設計意圖】《語文課程標準》指出,應特別關注漢語言文字的特點對學生識字、寫字等方面的影響。這一板塊設計了隨文識字,“曬”結合太陽圖片識字;“極”結合生活經驗識字;“傍”結合字理識字,字理采用微課形式呈現,多種方法識字,有趣且有效。
(二)第二場魔術:感受“水”變化之奇妙 1.學習第2自然段,圈畫關鍵詞,提取信息。
(1)創設情境,出示動畫:我越升越高,體溫越來越低。你聽,風伯伯來了,我越來越冷,我又要變啦!
(師隨機出示“變”字——師范寫——生書空) (2)淘氣可愛的水娃娃又變成了什么呢?(讀并圈畫) (3)交流反饋(師板貼“雨、冰雹、雪”) 2.師生趣味對接,感受水娃娃變化的樣子。
(小結:這里用“小水滴、小硬球、小花朵”把雨、雹、雪落下來的樣子寫得多么有意思。。
3.播放微課,了解“冰雹”。
4.引導發現,表演體驗,感受水娃娃變化的動態。
(1)創設情境,感受動態。(小雨點寶寶、冰雹大哥、雪花妹妹是怎樣落下來的呢?請把“落、打、飄”對號入座。) 大屏幕出示:趣味填一填 (2)口頭填空,說說理由。(3)多種形式讀,體驗水變化之奇妙(指名讀——加動作表演讀——配圖朗讀) 【設計意圖】借助情境體驗、趣味填空、表演朗讀等環節,引導學生重點感受水變化中的不同動態,在交流、游戲中,體味動作詞,積累語言。
板塊三:小結鞏固,趣味延伸
(一)動作體驗,玩轉律動操
其實,我還有很多本領呢!我還會變成什么呢?我們跟著水娃娃一起變一變,你就明白了。
(音樂律動起)師生在律動操的趣味問答中,體會水變化之奇妙。
(二)引導發現,再探水娃娃
水娃娃每天這樣循環往復地變化著,真有趣,真神奇啊!
【設計意圖】輕松有趣的律動操,與課外內容拓展巧妙結合,既調適了學習狀態,又延伸了課內所學,一舉多得。
板塊四:書寫指導,兒歌復現
(一)比較結構,辨析發現
1.生自主觀察“極”“傍”,說說這兩字的相同點(歸納:左右結構,左窄右寬) 2.師出示書寫不規范的兩個“極”字,學生當小老師評價。
3.歸納要點:一看寬窄;二看高低;三看穿插。(跟著電腦老師書空) 4.在書上練習寫字,師巡回指導。 (二)展示評價,二次修改
1.師選取典型作業進行展示。出示“寫字評價卡”,生對照進行評價。
小水滴,落下來,人們叫我雨; 小硬球,打下來,人們叫我冰雹; 小花朵,飄下來,人們叫我雪; 小薄紗,罩下來,人們叫我霧; 小鹽花,灑下來,人們叫我霜; 小彩橋,架起來,人們叫我彩虹。
5 / 5
2.生生互評,二次修改。 (三)呈現兒歌,生字復現
1.將“變”“極”“傍”書寫在兒歌《水娃娃》的精美卡片上。 2.讀兒歌,復現、鞏固生字詞語。
【設計意圖】二上年級的寫字更應關注字的間架結構。讓學生自主觀察、學會比較,歸納左右結構字的書寫“三要點”。注重二次修改,關注書寫態度。兒歌《水娃娃》的書寫卡片,既復現了本課的生字新詞,又是學生寫字的展示平臺。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