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語文園地七
所屬欄目:小學語文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部編版小學語文二年級下冊語文園地七《識字加油站》西寧市育才學校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語文園地七》教學設計(第一課時)
《語文園地七》選自部編版小學語文二年級下冊第七單元,共由“識字加油站”、“字詞句運用”、“寫話”、“書寫提示”、“日積月累”以及“我愛閱讀”六個板塊組成,主要考查學生對綜合知識的掌握及運用。本節課主要學習“識字加油站”和“字詞句運用”兩個板塊。“識字加油站”呈現了兩組詞語,與日常清潔衛生活動有關:一組表示清潔工具,一組表示清潔活動。引導學生在詞語語境中認識10個生字,讀準1個多音字,將識字、學詞和認識事物有機地結合起來,引導學生認識清潔工具和清潔活動。“字詞句運用”安排了兩項內容:一是猜“摸、讀、揭”3個字的讀音和意思,再查字典驗證,引導學生利用漢字的結構特點——聲旁相同,讀音相近,采用先猜字音后查字典驗證的方法識字。二是學習含有“好像”“像……似的”“像……一樣”的比喻句,能聯系生活,觀察事物的特點,引導學生用這三個詞語進行仿說。
二年級學生經過近兩年的學習生活,已經認識了一部分生字,并能通過認讀生字詞,組詞、詞語造句、猜字謎和游戲鞏固等方法識記生字。“識字加油站”教學時,為了減少語文園地內容帶給學生的枯燥感,我設計了聯系生活,觀察圖片認讀詞語,啟發學生發現詞語的特點,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將詞語分類。通過小老師領讀,偏旁歸類識字等方法,啟發學生學習生字時,靈活運用所學識字方法,激發學生主動識字、識詞的興趣;“字詞句運用”中猜一猜加點字的讀音和意思,對學生來說有些難度,俗話說“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所以在字詞句運用板塊,我引導學生結合語境、生活經驗和形聲字的構字規律,師生交流猜一猜加點字“摸”的讀音和意思,并通過查字典驗證,讓學生邊思考,邊動手來學習語文知識。再通過小組合作探究學習的方式,引導學生合作交流、探究,驗證,猜出“讀”和“揭”的讀音和意思,讓學生享受自主合作學習的快樂。學生在日常學習中,已經接觸了很多的比喻句,結合本課出現的比喻句,引導學生仿說比喻句,通過課外閱讀拓展,引導學生感受比喻句的作用。
【知識與能力目標】
1、引導學生聯系生活,在看圖認讀詞語的過程中,了解清潔工具的用途,發現詞語的
◆ 教材分析
◆ 教學目標
◆ 學情分析
特點,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將詞語分為清潔工具和清潔活動兩類,并能正確識記“掃、帚、抹、拖、桶、簸、箕、玻、璃、垃、圾”等11個生字,讀準多音字“掃”。
2、運用多種方法猜一猜加點字“摸”“讀”“揭示”的讀音和意思,并查字典驗證,復習鞏固查字典的方法。
3、學習含有“好像”“像……似的”“像……一樣”的比喻句,并能引導學生觀察圖片,聯系生活,用這三個詞語仿說比喻句。 【過程與方法目標】
1、結合多媒體讓學生聯系生活,會認,會讀詞語,并運用詞語造句,說一說清潔工具的用途,發現詞語的特點,并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將詞語分類,拓展自己生活中知道的清潔工具和清潔活動,啟發學生運用偏旁歸類的識字方法識記生字。
2、啟發引導學生結合語境、生活經驗和形聲字的構字規律,通過自主合作交流來推測每句中加點字的讀音和意思,并查字典驗證,復習鞏固查字典的方法。
3、結合本課出現的比喻句,聯系生活,借助豐富多彩的圖片,引導學生用“好像”“像……似的”“像……一樣”這三個詞語仿說比喻句,引導學生感受比喻句的生動形象。 【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
1、激發學生主動識字、識詞的興趣,了解中華文字的博大精深。
2、養成在日常閱讀中,運用多種方法猜讀字音和字義,并通過查字典進行驗證的好習慣。
3、學習比喻句,仿說比喻句,感受比喻句的生動形象。 【教學重點】
1.引導學生聯系生活,在看圖認讀詞語的過程中,了解清潔工具的用途,發現詞語的特點,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將詞語分為清潔工具和清潔活動兩類,并能正確識記“掃、帚、抹、拖、桶、簸、箕、玻、璃、垃、圾”等11個生字,讀準多音字“掃”。 【教學難點】
1、啟發引導學生運用多種識字方法猜一猜加點字“摸”“讀”“揭”的讀音和意思,并查字典驗證,復習鞏固查字典的方法,培養學生良好的日常閱讀習慣。
2、學習含有“好像”“像……似的”“像……一樣”的比喻句,并能引導學生通過觀察圖片、聯系生活的方式,試著用這三個詞語仿說比喻句,感受比喻句的生動形象。
◆ 教學方法 ◆
朗讀法、談話法、創設情境法、講授法、練習法、啟發引導法。
創設情境法、自主合作探究法、觀察法、朗讀法、練習鞏固法、猜測法。
1.多媒體課件、生字卡片、詞語卡片、圖片。(教師) 2.預習生字詞。(學生)
第一課時
一、聯系生活,導入課題。
1、同學們,平時你們值日的時候,都會做些什么呢?會用到哪些清掃工具呢?
2、告訴大家一個秘密,愛勞動的詞語寶寶就藏在我們的語文園地七里呢,請同學們將書翻到99頁,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語文園地七,齊讀課題。
【設計意圖】讓同學們聯系自己的日常生活,說一說自己在學校值日的時候都會用到哪些清潔工具,都會做些什么,從而拉近學生與文本的距離,激發學生對本課產生強烈的求知欲。 二、識字加油站
過渡:首先讓我們走進識字加油站,你們瞧,愛勞動的詞語寶寶也來到了我們的課堂上,誰先來跟它們打個招呼呢? (一)觀察圖片,認讀詞語。
1、觀察圖片,認讀詞語“掃帚”和“掃地”,讀準多音字“掃”。
師:誰來讀一讀這個詞語?同學們一起讀“掃帚”。強調“掃帚”的“帚”(zhǒu)在書中標注的是本音,在“掃帚”這個詞語中要變調讀輕聲。 生預設:認讀詞語“掃帚”。
師:誰來讀一讀第二個詞語?同學們一起讀“掃地”。觀察一下藍色的生字,你們發現了什么?誰能用“掃帚”和“掃地”來說一句話呢?
◆ 課前準備 ◆
◆ 教學過程
◆ 課時 ◆
◆ 學習方法 ◆
生預設:認讀詞語“掃地”,發現“掃”是多音字,在“掃帚”中讀sào,“掃地”中讀sǎo,再試著用“掃帚”和“掃地”練習說話。 2、觀察圖片,認讀詞語“抹布”和“拖把”。
師:誰來讀一讀這個詞語?同學們一起讀。那大家知道,“抹布”可以用來干什么呀? 生預設:認讀詞語“抹布”,說一說“抹布”的用途。
師:誰來讀一讀這個詞語?同學們一起讀。大家知道,“拖把”可以用來干什么呀? 生預設:認讀詞語“拖把”,說一說“拖把”的用途。 3、觀察圖片,認讀詞語“水桶”和“簸箕”。
師:誰來讀一讀這個詞語?同學們一起讀。那“水桶”的“桶”為什么是木字旁呢?水桶是用來干什么的?
生預設:認讀詞語“水桶”,根據圖片猜測最早以前的水桶都是用木頭做的,所以“桶”是木字旁。說一說水桶的作用。
師:誰來讀一讀這個詞語?同學們一起讀。強調“簸箕”的“箕”在書中標注的是本音jī,在“簸箕”這個詞語中要變調讀輕聲。那誰知道“簸箕”兩個字怎么都是竹字頭呢?“簸箕”是用來干什么的呢?
生預設:認讀詞語“簸箕”,聯系生活,以前的簸箕是用竹子編織的,所以“簸箕”的偏旁是竹字頭。說一說“簸箕”的作用。
4、觀察圖片,認讀詞語“擦玻璃”、“倒垃圾”、“擺桌椅”。
師:誰來讀一讀這幾個詞語?強調“擦玻璃”的“璃” 在書中標注的是本音lí,在“擦玻璃”這個詞語中要變調讀輕聲。誰能試著用這幾個詞語來說一句話呢?
生預設:個別生認讀詞語“擦玻璃”、“倒垃圾”、“擺桌椅”,全班齊讀這三個詞語,聯系生活,試著用“擦玻璃”、“倒垃圾”、“擺桌椅”說一句話。
【設計意圖】語文課程標準階段目標中對第一學段(1~2年級)的識字與寫字提出:“喜歡學習漢字,有主動識字的愿望。”所以我引導學生聯系生活,觀察圖片認讀詞語,激發識字興趣,借助詞語造句說話,訓練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由扶到放,發展語言,培養創造性思維。通過讀詞語、造句、偏旁表意等方法識記生字詞,注重對學生進行詞匯的積累、說話的訓練,培養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啟發引導學生運用多種識字方法識記生字。 (二)觀察詞語,進行詞語分類。
師:瞧,詞語寶寶相聚到一起了,同學們認真觀察這些詞語,你們發現了什么?
生預設:這些詞語都與日常的清潔衛生活動有關,第一組詞語都是清潔工具,第二組詞語都是清潔活動。
師:你還知道生活中還有哪些清潔工具呢?它們是用來做什么的呢? 生預設:聯系生活,說說類似的詞語。
過渡:同學們個個都是生活的有心人,知道的知識可真多啊。
【設計意圖】通過引導學生觀察詞語的特點,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將詞語分類,并能聯系自己的生活,說說類似的詞語,實現由課本知識向生活知識的遷移,既豐富了學生的詞匯量,又拓寬了學生的知識面,同時也培養了學生理解、運用知識的能力。 (三)細致扎實地學習生字
1、讀準“掃、帚、抹、拖、桶、簸、箕、玻、璃、垃、圾”等11個生字的讀音。 (1)同桌互讀。
師:瞧,調皮的生字寶寶從詞語中跳出來了。課件出示生字掃sào、帚zhǒu、抹mā 、拖tuō 、桶tǒng 、簸bò 、箕jī 、玻bō、璃 lí、垃lā、圾jī,同桌兩個人互相讀一讀這些生字,如果同桌讀的好,就給他翹個大拇指,如果讀的不好,幫他糾正過來。好,開始讀吧。 生預設:同桌互相指一指 , 讀一讀,兩人合作一起認讀生字。
過渡:同學們讀書的樣子可真認真,老師非常喜歡你們的這種學習狀態。 (2)小老師領讀。
師:誰愿意當小老師,領著大家讀一讀呢?
生預設:基本能夠讀準生字,對個別讀錯的生字進行強調。 2、偏旁歸類識字。
師:同學們觀察這些生字,你們發現了什么?
生預設:“掃、抹、拖”都是提手旁,“簸箕”都竹字頭,“玻璃”都是王字旁,“垃圾”都是提土旁。
過渡:真是個細心、會學習,會思考的好孩子。同學們今天我們用偏旁歸類識字的方法記住了這么多生字,希望同學們以后在學習生字的過程中,也要記得用上這種方法啊。 3、 猜字謎識字。
師:今天學的生字,同學們都記住了嗎?那老師就要考考大家,敢接受老師的挑戰嗎?說字謎。
生:猜一猜字謎。
過渡:同學們個個都是善于思考的好孩子,下面呀,老師要增加難度了,誰能運用今天學過的詞語,來補充一下這個片段呢? 4、聯系生活,進行短文填空。
簸箕 抹布 垃圾 打掃 拖地 掃帚 水桶
星期天,我和媽媽在家里( )衛生,我先用( )把地掃了一遍,用( )把( )弄干凈。媽媽先把拖把在( )里洗了一下,然后在她( )的時候,我用( )把桌子擦了一遍。很快,我們就打掃完了,哇,真干凈。
過渡:同學們們不僅認識了這些清潔活動的詞語,還能準確地運用它們填空呢,真厲害。 【設計意圖】語文課程標準中對語文教學的建議提出:“重視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語文教學要注重語言的積累、感悟和運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訓練,給學生打下扎實的語文基礎。同時要注重開發學生的創造潛能,培養綜合實踐能力,促進學生持續發展。”所以我通過個別讀、同桌互相讀、小老師領讀、偏旁歸類識字、猜字謎、短文填空等鞏固生字詞,既注重知識的掌握,又注重知識的運用,既提高了識字效率,又尊重了學生自主發展的需要,更讓學生體驗到了自主合作學習的快樂和成就感。 三、字詞句運用
過渡:學完了這些生字和詞語,接下來就讓我們走進第二個板塊“字詞句運用”。 (一)猜一猜加點字的讀音和意思,再查查字典,看看猜得對不對。 1、讀一讀這三個句子,并找出每一句的加點字。 這床被子摸上去很柔軟。 他挑了一本書,認真地讀了起來。 他揭開米缸的蓋子,發現里面沒有糧食了。
師:同學們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一讀這三個句子,找一找加點字有哪些? 生預設:自由讀句子,找出每一句的加點字。
2、出示第一個句子,引導學生運用多種方法猜讀“摸”的拼音和意思。 (1)同桌兩人讀一讀第一句,猜一猜加點字“摸”的讀音和意思。
(2)教師引導學生,結合語境、生活經驗和形聲字的構字規律,師生交流猜一猜加點字“摸”的讀音和意思,并通過部首查字法查字典驗證。
3、小組合作學習猜出第二句和第三句加點字的讀音和意思。
(1)出示書中的其他兩個句子,小組合作學習,猜出加點詞的讀音和意思。 他挑了一本書,認真地讀了起來。
他揭開米缸的蓋子,發現里面沒有糧食了。
(2)小組匯報分享是怎么猜測出“讀”的字音和意思的。 (3)小組匯報分享是怎么猜測出“揭”的字音和意思的。
過渡:同學們通過動腦,積極思考,用自己的方法猜測出了加點字的讀音和意思,并用查字典進行了驗證,希望同學們今后在讀書的過程中如果遇到不認識的生字,也能試著用今天學過的方法進行解決。
【設計意圖】“字詞句運用”中猜一猜加點字的讀音和意思,對學生來說有些難度,俗話說“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所以在字詞句運用板塊,我啟發引導學生合語境、生活經驗和形聲字的構字規律,師生交流猜一猜加點字“摸”的讀音和意思,并通過查字典驗證,讓學生邊思考,邊動手來學習語文知識。再通過小組合作探究學習的方式,引導學生合作交流、探究,驗證,猜出“讀”和“揭”的讀音和意思,讓學生享受自主合作學習的快樂。 (二)讀句子,說一說你的發現。
過渡:請同學們讀一讀這三個句子,觀察一下這三個句子,你發現了什么? 1、出示三個句子,啟發學生發現它們都是比喻句。 (1)那棵大楓樹好像一把又高又大的綠色太陽傘。 (2)大象有一對大耳朵,像扇子似的耷拉著。 (3)綠油油的小柏樹就像戰士一樣筆直地站在那里。 師:讓學生依次讀這三個比喻句,并進行恰當的點評。 生:依次讀這三個比喻句。
師:請同學們自由讀這三個句子,觀察一下這三個句子,你們發現了什么? 生預設:自由讀句子,這三個句子是比喻句。 師:你們是從哪看出它們是比喻句的呀?
生預設:從“好像”“像……似的”“像……一樣”這些詞語中看出的。
2、依次出示三個比喻句,引導學生觀察三組圖片,說一說每一組事物相似的特點,啟發學生思考這3個比喻句,各是把什么比作什么。 3、觀察圖片,試著補充比喻句,練習仿說比喻句。 (1)第一組圖片:樹上的蘋果和樹上的燈籠。
a、蘋果樹上( 掛滿了蘋果 ),遠遠看上去像( 一個個紅燈籠 )似的,好看極了! b、想一想樹上的蘋果還像什么呢? (2)第二組圖片:樹上的雪花和棉花。
a、(雪)掛在樹上,好像一朵朵(雪白的棉花 ),漂亮極了! b、想一想樹上的雪還像什么呢? (3)第三組圖片:樹上的楓葉和火焰。
a、火紅的( 楓葉 ),遠遠看上去好像一團(燃燒的火焰 )。 b、想一想火紅的楓葉還像什么呢? (4)第四組圖片:樹葉上的露珠和眼淚。
a、樹葉上的(露珠 )好像一滴( 晶瑩的眼淚 )。
b、想一想樹葉上的露珠還像什么呢? 4、引導學生聯系生活仿寫,選用“好像”“像……似的”“像……一樣”中的一個詞語寫一個比喻句。
5、學生分享自己寫的比喻句,其他學生邊聽邊感受比喻句的作用。
過渡:同學們的比喻句說的可真好啊,瞧,這就是比喻句的奇妙之處,讓我們仿佛能夠身臨其境般的感受到一幅幅生動形象的畫面,希望同學們今后在習作的過程中,也能用上一些比喻句,相信你的習作會更加生動形象的。
【設計意圖】語文課程標準階段目標中對第一學段(1~2年級)的綜合性學習提出:“結合語文學習,觀察大自然,用口頭或圖文等方式表達自己的觀察所得。”引導學生學習比喻句,仿說、仿寫比喻句。首先我讓學生在讀中發現書上的三個句子是比喻句,然后借助圖片,觀察每組事物的特點,學習書上的三個比喻句各是把什么比作了什么,其次聯系生活,借助四組圖片,引導學生觀察圖片,借助句式,補充比喻句。啟發引導學生想象拓展,想一想樹上的蘋果還像什么呢?想一想樹上的雪還像什么呢?想一想火紅的楓葉還像什么呢?想一想樹葉上的露珠還像什么呢?練習用自己的話說一說比喻句,訓練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和想象能力。最后引導學生用“好像”“像……似的”“像……一樣”這三個詞語仿寫比喻句,全班進行分享,由扶到放,將課內知識與課外知識相結合,拓展知識范圍,發展語言,培養創造性思維,引導學生感受比喻句的形象生動。 四、總結
通過這節課的學習,相信同學們一定有不少的收獲呢,老師真替同學們感到高興。 【設計意圖】學生通過這節課的扎實學習,相信學生已經掌握了本課的學習內容,所以我言簡意賅的對本課學習做了總結。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