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深圳市小學數學優質課
所屬欄目:小學數學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深圳市小學數學優質課北師大版數學二年級上冊6.1體驗場有多長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深圳市小學數學優質課北師大版數學二年級上冊6.1體驗場有多長
北師大版數學二年級上冊 6.1體驗場有多長 同步練習
1. 測量教室的長可以用不同的 。
2. 用書測量教室的長度,要注意兩點:一是要做好 , 二是要擺放 。
3. 一張單人床的長度相當于 個成人的身高。
4.一本數學書的寬度大約是 手掌寬。
5.一間教室的長大約能擺 張課桌。
體驗場有多教學設計
課前思考 :
北師大版二年級下,第六單元測量的第一課時“教室有多長”改編
長度單位對于學生來說比較難以理解,所以一定要在學生的親身經歷后印象才會最深, 所以我決定一定要讓孩子們充分的動手、操作、合作、研究、體驗才能掌握,才不會到最后 換算單位、填寫合適的單位都會出現問題。
教學目標:
1、經歷用不同工具測量教室長度的過程
2、為學習厘米和米積累數學活動經驗,初步培養學生的度量意識。
3、初步學會合作學習,在測量活動中體驗成功的樂趣
教學重點:
經歷用不同工具測量教室長度的過程。
教學難點:
為學習厘米和米積累數學活動經驗,初步培養學生的度量意識。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引入課題
師:快過元旦節了,學校想買一些拉花布置體驗場,可是不知道體驗場有多長,你們愿意幫忙嗎?愿意,要怎么辦才能知道長度?測量一下,那我們這節課就來研究體驗場有多長(板書:體驗場有多長)
設計意圖:從測量熟悉的體驗場引入,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原來這節課是教室有多長,但我們每個班的學生都在56左右,在教室里實在是沒有地方讓學生操作,所以我們商量來體驗場,學生有空間有時間合作、操作,也有空間能看到其他學生的操作演示。
二、實踐活動,積累經驗
老師想從這里到這里掛拉花,師邊說邊指出要測量的體驗場的長度
(活動一):測量體驗場的長度
1剛才說要知道它的長度要進行測量,那請你想一想用什么工具來度量?生說:課本,尺子,文具盒、腳印等等。表揚愛動腦子的同學想出這么多辦法。
2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實際測量
活動前提出要求:師邊說邊貼黑板上符號。(1).先想好你們小組選擇什么測量工具;(2).組長分好工(誰測量,誰數數,誰記錄,誰匯報);(3).都商量好后,用你們準備好的測量工具來測量教室的長;(4).最后把測量的結果記在組長手上表格并填進黑板中的表格里。
圖一圖二學生小組商議用什么工具測量、怎么測量、具體分工
師:請結合黑板上的圖式想一想一會我們的活動是按什么樣的順序進行?先干什么后做什么?誰來說一說,怎么樣來進行小組活動?(生復述)表揚認真傾聽的同學,F在小組內商量你們組打算用什么工具,要怎么進行測量。商量好的小組用坐姿告訴老師。
設計意圖:讓嚳暢所欲言,給學生自主思考探索的空間和時間,表達自己的想法;記住接下來要操作測量的方法、步驟、所需要的工具。
3.學生分組實際測量,師巡視幫助有困難的小組。(表揚各小組剛才有秩序的進行了測量)
圖三學生用直尺測量 圖四學生用數學課本測量
圖五學生用腳測量 圖六學生用練習本測量
設計意圖:數學活動經驗就是在“做”中積累起來的,學生的年齡和認知特點決定了很多時候學生的數學學習需要借助一定的外部活動來幫助理解。“動手實踐、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是學生學數學的主要方式,有效的數學學習方式不能單純地依靠模仿與記憶。”發展學生思維、培養學生數學能力最有效的途徑。新編小學數學教材的特點之一,是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要適當、充分地讓學生動手操作,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使他們體驗到學習數學的快樂。同時在掌握知識的過程中,使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潛能得到有效的發展。
4.分小組匯報:在匯報前先聽清匯報要求,師邊說邊貼,(1)向大家說清楚你們測量體驗場的長度選擇了什么測量工具;(2)是怎么樣測量的,生邊說邊操作;(3)最后說出你們小組的測量結果。
圖七圖八學生匯報各自小組的測量結果并演示
書本橫著放可不可以?那他們為什么會豎著放?生說
腳印大小等做的快的是什么原因來共同探討。
5.組織學生討論:(1)在測量中遇到哪些問題?如何解決的,生根據自己的遇見回答。
(2)在測量中應該注意什么?生說:要直直的。數清數量。做好標記。一個挨一個的放測量工具。
設計意圖:教學中尊重每一個學生的個性特征,不同的學生的測量策略有所不同,組織學生交流各自的測量結果,讓學生在做中學習知識,培養表達流暢總結完整的能力。
教師歸納:我們都是測量體驗場有多長,但是大家測量的結果不一樣,是怎么回事?
生總結:測量的工具的長短不同,測量的結果也不相同。
6.那現在老師根據你們的測量結果去買拉花了,找個同學當老板。老板我要買21本課本長或32個腳印長的拉花,你后天給我送貨吧。很為難吧。
為了溝通和應用的方便,我們測量時一定要建立統一的長度單位才可以。統一的長度單位有厘米、米等等是我們接下來要研究的內容。
設計意圖:經歷用不同方式測量同一物體長度的過程,體會建立統一度量(長度)單位的重要性。
(活動二):統一的測量工具尺子
1、師介紹有直尺、米尺、卷尺等
2、每組拿一把米尺去測量一下有幾個米尺長?注意剛才大家所說的,記好錄
生分組活動,師指導。
3、匯報結果:7米40厘米。
圖九圖十每個組都用統一的測量工具米尺測量
三、回顧小結
今天我們開展了什么數學活動,通過今天的活動,你有什么收獲。
板書設計:
體驗場有多長
工具 結果
31本數學書長 7條半米尺長
學生 13步長 老師:11步長
教學反思:
這節課我選用了讓學生自己去測量教室的長度,首先是先引導用什么樣的工具來測量,有的說,直尺、數學書、文具盒、橡皮、美術書、練習本,學生思維很活躍,但說完后,我讓學生比較了一下,這些工具,哪些測量起來會更方便一些,學生馬上說出了:數學書、練習本、美術書……
隨后,讓學生思考一:有了工具,如何測量?我請了不同的學生做了示范,學生的語言表達方面雖然有些欠缺,敘述了很久,但是把意思說清楚了,思考二:測量時要注意什么:要做好標記;一個挨著一個擺;記錄一共量了幾次;這時我讓孩子們低下頭,看看我們教室的地面,你發現了什么?,這能讓我們的測量變得更簡單,于是讓學生明確要求后,讓學生自行分組,小組合作完成任務,并將結果記錄下來。這是一堂有意義的活動課。
在李萍老師上課的基礎上,有所改進,因為她上課時小組學生匯報其他學生很難看到,學生坐的太遠了,所以今天我把全全體學生放在體驗場里從,這樣小組學生匯報時大家就能看得很清楚。會學到自己沒有用到的方法。并學習其他人的測量經驗來豐富自己的內心。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