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分數的意義
所屬欄目:小學數學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西師版數學五年級下冊P19《分數的意義》第一課時-四川省 - 廣安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廣安實驗學校“三三九”人本課堂教學設計
備課年級 四年級 學科 數學
課 題 分數的意義
課時 1課時 上課時間 2019年5月10日
課 型 新授課
上課內容
西師版數學五年級下冊P19《分數的意義》第一課時
上課場景
南充市廣安市戰略合作教育科研成果推廣暨學術研討活動
教學目標
1.通過對實物圖形的觀察、比較、操作、體驗,學生能初步建立起單位“1”的概
念,能理解分數的意義,能感受分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
2.通過對分數的意義的理解,學生能領悟到“比較、數形結合”等數學思想,學生能提升“實踐探究和抽象概括”的能力。
教學重點 理解分數的意義 教學難點 建立單位“1”的概念。 教學方法
談話法、操作法、合作探究法
教學理念
以人為本,關注師生的雙主體地位,關注學生的學習動力,關注學生的實踐學習,
關注學生的全面發展。從生活到數學,從直觀到抽象,由個別到一般,利用合作、操作、討論、交流等形式展開學習,適當展開概念的形成過程,幫助學生在“做”和“說”的過程中獲得感悟并建構起“分數的意義”的概念。
設計思路 通過觀察思考、操作體驗、自主表達等方式,讓學生在動手操作、自我創造、聯系生活等主動探究活動中,循序漸進地理解分數這個抽象概念。 課前準備
教師:制作課件,準備好學生的學習卡。學生:準備好鉛筆、直尺。
教學過程
準備部分
激活動機 1.利用游戲激活學生的學習動機:(1)運用“說一不二”游戲初步認識單位“1”;(2)運用“分糖游戲”,引導學生在具體生活場景中理解分數的意義。
2.利用自主學習任務的參與體驗激活學生的學習動機:(1)引導學生通過“觀察思考、理解表達、動手操作”等方式,讓學生理解“一個月餅、一盒月餅、8個月餅的1/4的意義;(2)引導學生自創分數并表達其分數的意義。 共定內容 教師通過了解小學三年級學生對分數的學力狀況,結合四年級學生的思維特
征,確定本課時的教學內容為兩點:一是理解單位“1”;二是理解分數的意
義。
共定目標 1.課件出示本課時的知識目標;2.學生在閱讀中明確本課的知識目標。
2
教學部分
按“引導自學→引導交流→引導破疑”的環節進行課時設計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
環節一:初步認識單位“1” 1.以講解、對話的方式引導學生初步認識單位“1”;
2.引導學生列舉生活中的例子拓展對單位“1”的認識。
1.學生通過“觀看課件、聽教師描述、和教師對話”等初步認識單位“1”; 2.學生舉例認識單位“1”。
通過“說一不二”游戲的小結和實物圖片的展示,引導學生對單位“1”的的概念有一個直觀印象,幫助學生明確單位 “1”可以是一個物體,也可以是許多物體。這樣,既完成了知識的感知,又激活了學生學習的動力。
環節二:對照實物圖形,理解1/4的意義
1. 理解一個月餅的1/4的意義 (1)引導自學:你能說說這個1/4表示的含義嗎?(課件展示一個月餅的1/4); (2)引導交流:圍繞“單位‘1’” “平均分”等要點進行引導點撥; (3)引導破疑:利用師生對話,引導學生初步破解1/4的意義在表達上的疑難點。
(1)自主型學習:學生通過聽講解、看課件明確學習任務;
(2)自主型學習:學生在原
有分數學習經驗、前一環節單位“1”的概念建構的基礎上自主表達1/4的意義; (3)交流型學習:學生在互動對話中不斷完善1/4意義的理解與表達。
借助原有分數的學習經驗和準備部分對單位“1”概念的鋪墊,引導學生在觀察、理解和表達中實現自主學習,繼續深化對單位“1”的理解,借助實物圖形,幫助學生完善對“一個月餅的1/4的意義”的理解與表達。
2. 理解一盒月餅的1/4的意義 (1)引導自學:你能說說這盒月餅的1/4表示的含義嗎?(課件展示一盒月餅);
(2)引導交流:圍繞“單位‘1’” “平均分”“誰的幾分之幾”等要點進行引導點撥;
(3)引導破疑:利用師生對話,利用前面環節學習的經驗,引導學生破解一盒月餅1/4的意義在表達上的疑難點,進一步引導學生深化對單位“1”的理解。
(1)自主型學習:一是明確本環節的學習任務;二是學生利用原有經驗,通過觀察理解,自主表達一盒月餅1/4
的意義;
(2)交流型學習:通過互動交流,在和教師對話的過程
中理解單位“1”以及一盒月餅1/4的意義。
借助前面環節的經驗鋪墊,拓展單位“1”的認識,繼續引導學生建構一盒月餅1/4的意義,幫助學生克服理解和表達上的疑難點,為后面環節的學習積淀經驗。
3
3. 理解8個月餅的1/4的意義 (1)引導自學:①分一分:用虛線把這8個月餅平均分成4份;②畫一畫:用陰影部分表示出其中的一份;③說一說:說一說這個1/4表示的意義。
(2)引導交流:教師講清要求,引導同桌相互交流:教師講清要求,指名學生匯報交流。 (3)引導破疑:利用前面積累的經驗和操作的體驗,引導學生理解和表達8個月餅的1/4表示的意義。
(1)自主型學習:一是通過聽、讀明確自主學習的要求;二是按照自主學習要求動手操作、嘗試表達; (2)交流型學習:學生結合
前面學習經驗和操作體驗的
經驗,同桌間進行互動交流; (3)交流型學習:指名學生全班匯報交流,其他學生對照理解和發現;
(4)探究性學習:在同伴和教師的合作下,較好地理解和表達8個月餅的1/4表示的意義。
關注教師的主體性,教師要通過有效設計,幫助學
生實現自主學習。關注學生學習的主體性,本環節的設計,是要通過學生的動手操作來內化學生對分數意義的理解;同時,
又通過生生間、師生間的互動交流和表達,進一步內化學生對分數意義的理解。教師的教教在活動的設計與組織,交流的引導與點撥;學生的學學在主動參與和建構。 環節三:抽象升華,理解分數的意義
1.理解任意自創分數的意義 (1)引導自學:一是教師創設生活場景引導學生列舉分數說意義;二是學生自創分數說意義。 (2)引導交流:利用同伴和教師針對學生的表達進行補充、糾正和完善。
2.抽象概括分數的意義 (1)引導自學:我們能不能用單
位“1”來表達“什么叫作分數?” (2)引導交流:抓住“單位‘1’”、“平均分”、“份數”等要點針對學生的表達情況進行點撥。 (3)引導破疑:①利用教師的正向表達示范破疑;②教師講解難理解的關鍵詞的內涵;③引導學生在生活中理解分數的意義。
(1)學生根據教師創設的情境列舉分數說意義; (2)學生自主創造分數說意義;
(3)學生在教師和同伴的幫助下完善對分數意義的理解。
(1)自主型學習:學生自主抽象表達分數的意義;
(2)探究型學習:學生在教師的點撥下完善表達分數的意義;
(3)探究性學習:學生聯系
生活強化對分數意義的理解 通過前面環節借助具體實物圖形理解表達分數的意義的鋪墊,引導學生自創分數理解和表達分數的意義,為后面環節抽象表達分數的意義積累學習經驗。通過挑戰性任務的實踐體驗,繼續保持學生的學習內驅力,激活學生的學習動機,充分體現人本課堂是動力課堂、體驗課堂、雙主課堂等特征。
在前期“做”的基礎上,進一步引導學生通“說”的方式來理解分數的意
義,這既是一次表達上的飛躍,也是一次突破重難點的關鍵,更是一次思維的飛躍。
4
拓展部分
按“引導練習→引導學法→引導拓展”的環節進行課時設計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 引導練習:
1. 說一說,找一找單位“1”,再說說這些分數的具體含義。
(1)頭部的高度約占身高的1/8。(2)一塊菜地的4/7種了茄子。
2.寫一寫:用分數表示下面各圖中的涂色部分。
3.取糖游戲
準備10顆糖,口袋放1顆,展臺放9顆。第一次分:分出這堆糖的1/3(引導學生說1/3的意義);第二次分:分出剩下的糖的1/3(引導學生說是否公平);第三次分:分出剩下的糖的1/2(引導學生說1/2的意義)……
學生自主練習和表達
學生自主練習和表達
指名學生參與游戲,其他同學觀摩游戲;在游戲中深入理解分數的意義
(1)通過梯度的練習設計,檢測學生對分數意義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練習與生活緊密聯系,引導學生關注生活,幫助學生樹立起在生活中學習數學的意識;
(3)通過練習中的互動交流,進一步彌補學生在學習分數的意義上的短板;
(4)關注人的學習動機,通過游戲激活學生的學習動力,在課堂拓展部分繼續保持較高的學習注意力和內驅力。
引導學法:
糖分完了。沒有得到糖的同學有點遺憾。沒關系!不是還有學習上的收獲嘛!誰來說說你知道了什么?
學生總結本課時的學習收獲。
通過師生的總結,進一步明確本課時的學習內容和收獲,這既是在總結中進一步強化分數意義的理解和運用,又是進一步訓練學生的歸納提煉能力。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