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分數的意義
所屬欄目:小學數學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北京版小學數學五年級下冊第四單元第一課時《分數的意義》河南省 - 駐馬店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分數的意義》教學設計
教材分析:
“分數的意義”是北京2011課標版五年級下冊第四單元第一課時的內容。從整數到分數是數概念的一次擴展。相對于整數而言,分數概念較為抽象而且有多種理解方式。分數并非是可以通過計數活動得到的一個數,而是一個代表了兩個量關系的相對量,并且可以從部分—整體、測量、比、算子和商等多個角度加以理解。學生學習分數的知識具有一定的難度,因此,整套教材將分數的教學分為兩個階段,讓學生在三年級下冊和五年級下冊分別學習。三年級下冊主要是結合生活實例和具體操作,借助操作、直觀的方式,幫助學生從“部分—整體”的角度感受和直觀認識分數的含義,并通過簡單的分數的大小比較和計算,幫助學生初步建立分數的概念。五年級下冊則在此基礎上使學生從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概括出分數的意義,并在“部分—整體”的意義的基礎上,進一步從測量、比和商等角度認識分數的含義;探索分數的性質及四則運算的方法。
本課內容是屬于數的概念的教學,教育價值是讓學生經歷聚類分析的過程,即通過大量的材料感知—尋找不同中的相同—歸納提煉和抽象命名,從而培養學生抽象概括的能力。 教學對象分析:
五年級的學生正處于由具體形象思維向抽象思維過渡的階段,對于他們來說,數學概念還是抽象的。他們形成數學概念,一般都要求有相應的感性經驗為基礎,而且要經歷一番把感性材料在腦子里來回往復,從模糊到逐漸分明,從許多有一定聯系的材料中,通過自己操作、思維活動逐步建立起事物一般的表象,
從而分出事物的主要的本質特征或屬性。 設計理念:
根據教材的特點與學生的發展實際,在設計上,我以“合作探究、動手操作、總結歸納”作為學生重要的學習方式,圍繞著分數意義這個主軸開展豐富的數學操作活動,讓學生在學習中多次地觀察、比較、分析、交流和動手操作,經歷由具體到抽象、由特殊到一般的過程,幫助學生對分數意義的進行具體與抽象的轉化。 教學目標:
1、通過合作探究、動手操作、總結歸納等數學活動,讓學生理解單位“1”含義,經歷由具體到抽象、由特殊到一般的過程,逐步概括出分數意義,進一步理解分數的意義;
2、學生能說出具體情境中分數的意義,并能應用分數理解、分析生活中的實際問題,體會數學與生活的緊密聯系;
3、在理解分數含義的過程中,滲透比較、抽象、數形結合等數學思想方法,提高學生的抽象概括能力,形成積極的情感態度。
4、進一步體會數學與生活的聯系,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探索精神,獲得學習成功的體驗。
教學重點:學生通過合作探究、動手操作、總結歸納等活動,經歷主動探究分數意義的過程,理解分數的意義。
教學難點:學生理解分數意義中“單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這樣的一份或幾份”等關鍵詞語的真實含義。
教具準備:多媒體教學平臺及課件、探究學習單等。
課程資源整合:通過舉生活中的例子和師生的共同探究,讓學生經歷由具體到抽象、由特殊到一般的過程,逐步總結和概括出單位“1”和分數的意義,增強了
學生對知識的理解。 教學過程:
一、深入感知,認識單位“1”
(一)教師拿出一支筆,讓學生用一個數字來表示這支筆,從而引出“1”可以表示一支筆,然后采用問題串的方式,讓學生逐步理解“1”不但可以表示一個單個物品(如:一支筆、一個蘋果等),也可以表示由很多物品組成的整體(如一片森林、一盒月餅等)。豐富“1”的含義,初步感知單位“1”。
(二)出示課件并提問 : 那么
和 分別可以用誰表示?
并追問如果繼續增加,5個、6個 、7個 、6個 、7個
分別用誰表示?在追問中讓學生逐步明白:有幾個
就用幾表示,從而體會“1”不但可以表示一個個體、表示一個整體,也可以作為一個計量單位,深入理解單位“1”的含義。
(三)課堂展示:你還能想出其它能用單位“1”表示的例子嗎?在舉例中加強學生對單位“1”的理解。
【設計意圖:注意新知識的生長點,通過問題串和舉例的方法,讓學生在交流中讓學生單位“1”的認識從用“1”表示單個物體(一個蘋果、一個正方形、一條線段等)到表示由很多物體組成的整體(一盒月餅、一片森林等)再到也可以作為一個計量單位,完成對單位“1”的認識和擴展,使學生對單位“1”的含義有了更全面的理解。】 二、探究分數的意義
(一) 提供直觀材料,豐富感性認識
1、在觀察中體會 (1)教師出示課件讓學生觀察并完成以下填空:
圖一 圖二
(1)學生完成圖一問題后教師引導學生觀察,逐步發現:問題中包含幾個單位“1”時用整數表示,不滿一個單位“1”時用分數表示,擴展學生對單位“1”的理解。
(2)教師引導學生完成圖二后提問:這幾個問題中結果有沒有什么共同之
處?學生觀察后發現雖然每個問題中單位“1”不同,但結果中都有 ,教師繼
續引導學生觀察并思考:為什么都出現了 ,它們有什么共同之處?學生通過思
考發現:能用 表示是因為三個問題中雖然單位“1”不同,但都是把單位“1”
平均分為4份,表示其中的3份。從而深入的理解:能不能用 表示和單位“1”
是什么沒有關系,只要平平均分為4份,表示其中的3份,就都能用 表示。
(3)教師讓學生舉其它生活中能用 表示的例子,學生舉例生活中不同情
境中的例子,教師引導學生概括總結,用單位“1”來代替學生和老師舉例中的
不同物體,從而概括出 的含義:把單位“1”平均分成4份,取其中的3份就
用 表示。
【設計意圖:通過提供直觀材料,引導學生探究,讓學生深入理解 的含義,
為學生理解分數的含義奠定基礎,減小新知識的生成難度。】
(三) 動手實踐操作,深入理解分數
教師讓學生借助探究學習單畫圖表示 、 、 中的一個,學生完成后交
流匯報。
4
3
4
3
4
3
4
3
4
3
4
3
4
3
4
3
43
31418
3
4
3
【設計意圖:通過動手操作,建立直觀的經驗,讓學生在動手操作中增強對分數意義的理解。】
(四)抽象總結,概括分數的含義 教師借助課件,引導學生經歷由抽象到具體,由特殊到一般的過程,逐步概括出分數的意義:把單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的一份或幾份。
【設計意圖:通過教師的引導,讓學生讓學生經歷由抽象到具體,由特殊到一般的過程,幫助學生在這過程中獲得感悟,并通過師生互動、生生互動,進行交流、概括、逐層剖析概念的本質屬性,從而系統地建構分數的意義。】 三、初步應用與內化
1、涂色部分表示怎樣的分數?
學生獨立思考完成后師生共同糾錯。教師引導學生繼續觀察結果的分子和分母,你有什么發現?學生交流后匯報,教師引導學生發現分母就是平均分的份數,分母就是要表示的分數,
【設計意圖:通過練習,加強分數的意義以及分數分母、分數的分子所代表的含義的理解。】
2、在數軸上構建分數、單位“1”以及整數的關系
問題:把0-1的線段作為單位“1”, 在哪里?2在哪里?
教師引導學生先估計并用手比劃一下 的位置,然后讓學生思考:如果想
準確知道 的位置,可以怎么辦?學生借助對分數意義的理解,確定方法:將線
段平均分成4份,取其中的三份即可。
教師進一步擴展,追問學生能不能表示 、 等,讓學生逐步明白:0-1直
接的任意分數都可以在0-1的線段上表示。
教師繼續追問2、3的位置,建構分數、單位“1”以及整數的關系。 【設計意圖:以有趣的問題引入,喚起他們在課堂上主動探索,緊抓“四基”、突出了重點。通過教師的引導,讓學生積極的想象,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2、舉例生活中分數,體會數學與生活的緊密聯系 問題1:你覺得長江干流水污染的情況 嚴重嗎?你是從哪里看出來的? 問題2:你能不能具體說一下長江干流 水污染情況嚴重的程度?
問題3:我希望長江干流約( )/( ) 的水體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
【設計意圖:舉例生活中的實例,讓學生體會數學與生活的緊密聯系,感受數學源于生活、用于生活。通過讓學生感受長江干流水污染的情況,讓學生感受保護環境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增強保護環境的意識。】 四、感悟深化 歸納總結 歸納總結:
七嘴八舌說一句:這節課我認識到了 _____________? 我體會到了___________________ ? 我的困惑是________________……
43
4
3
4
3
537
2
【計意意圖:讓每位學生都盡可能參與課堂,人人談自己的收獲與不足.在此基礎之上,教師進行小結,強化知識、加強理解。】 板書設計:
分 數 的 意 義
單位“1” 分數
表示其中的一份或幾份
平均分的份數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