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中國古代繪畫擷英
所屬欄目:高中美術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高中美術人美版《美術鑒賞》第九課 中國古代繪畫擷英_安徽省優課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高中美術人美版《美術鑒賞》第九課 中國古代繪畫擷英_安徽省優課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了解中國源遠流長的傳統繪畫藝術,使學生對中國古代繪畫的藝術風格和特點有所認識。
2、過程與方法:通過引導、學生的自主參與,實現對中國古代傳統繪畫的創作理念和審美特征的初步認識。運用多媒體演示法、教師講解法、比較法、及通過欣賞作品、學生實踐、參與評價作品等教學活動,實現本節教學任務。
3、情感態度價值觀:在欣賞與實踐中,體會中國傳統繪畫的筆墨美感,培養學生對中國傳統繪畫的興趣。從中國文化與中國傳統繪畫的內在聯系入手,認識中國傳統藝術,加強學生對傳統文化的認同感,力爭達到民族文化傳承之目的。
2學情分析
本課內容為中國古代繪畫欣賞,選擇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作品進行評析,對中國古代繪畫七千年左右的發展歷程作了簡要介紹,了解了中國古代繪畫的歷史及其不同的藝術風格和中國古代繪畫的藝術傳統。本節課文分成以下幾個部分:
第1部分主要介紹我國最古老的獨幅帛畫《龍鳳仕女圖》和《人物御龍圖》,以及新石器時代黑山巖畫《猛虎捕食圖》和石斧紋《彩陶缸繪鸛魚》,又涉及到西漢馬王堆楚墓帛畫。通過選取的中國早期藝術作品,了解中國畫基本形態確立時期的繪畫水平和藝術風貌。
第2部分對敦煌莫高窟壁畫在畫面布局、人物造型、線描勾勒、賦彩設色等方面進行分析。敦煌莫高窟壁畫作為人類珍貴的文化遺產,其內容極其豐富,規模宏大,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會生活,體現了中國古代藝術風格的傳承演變和中西藝術交流融會的歷程。文中選取北魏時期壁畫《鹿王本生圖》和唐代《張議潮統軍出行圖》、西魏《五百強盜成佛壁畫》等作品來了解敦煌壁畫的藝術之精湛。
第3部分分析唐代畫家閻立本的兩幅作品《古帝王圖卷•晉武帝司馬炎》和《步輦圖》,前幅描繪的是晉武帝司馬炎作為封建帝王的威嚴神態和非凡的氣度。《步輦圖》則描繪了唐太宗李世民接見吐蕃使臣祿東贊的情景,忠實地表現了唐代中央政權與邊遠民族的友好交往。分析明代曾鯨《張卿子像》,在傳統肖像畫“墨骨”和“傳神”的基礎上融合西洋畫法,創造了更重墨染和體積感的“凹凸法”。重視人物的神情、體態和性格的表現,體現出畫家非凡的觀察能力。清代黃慎《漁翁漁歸圖》介紹水墨大寫意人物,畫面人物動態生動,富于生活情趣。
(B)教學內容資料
龍鳳仕女圖、人物御龍圖(帛畫,戰國)、鹿王本生圖(壁畫) 敦煌莫高窟257窟(北魏)、唐代《張議潮統軍出行圖》、西魏《五百強盜成佛壁畫》、步輦圖(中國畫,局部) 閻立本(唐)、漁翁漁歸圖(中國畫) 黃慎(清)、張卿子像(中國畫,局部) 曾鯨(明)
3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讓學生了解我國悠久的文化傳統和繪畫藝術作基本的了解和認知。
教學難點:本單元涵蓋涉及中國幾千年繪畫發展歷程,須闡述的范圍廣;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以欣賞不同時期繪畫風格和特點;如何了解中國傳統文化的深厚底蘊。
4教學過程
4.1第一學時
4.1.1教學活動
活動1【講授】 教學過程
(一)本課所選取的中國古代繪畫部分的作品不多,但都是一些經典性的代表性作品。在教學過程中應結合中國歷史、社會、文化來綜合講解,將不同風格和不同的藝術追求的作品作比較,以便更加深入理解中國古代繪畫發展歷程。
(二)對于課本中圖版欣賞的作品,在教學中盡量找到與其不同時期的作品來全面地分析,可以比較系統地了解這些畫家的藝術風格和特色。
(三)很多欣賞的繪畫都有故事情節,另外畫家的生平與其藝術追求息息相關,教學過程中要向學生簡要介紹,以便更好地評析其作品。
活動2【活動】學生活動
中國人物畫重視人的神情、情態和性格的表現,甚至以適度的夸張與變形達到傳神的目的。請同學們也嘗試用簡單得線條來表現你身邊熟悉的人。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