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白描技法
所屬欄目:高中美術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高中美術人美版第3課《白描技法》北京市優課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高中美術人美版第3課《白描技法》北京市優課
教學基本信息
課題 《白描技法》 學科 美術
學段: 高中
年級:高一
教材
人民美術出版社 普通高中課程標準實踐教科書——繪畫
指導思想與理論依據
• 繪畫技法學習是美術學習的重中之重,繪畫技法的學習對學生審美水平的提高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因此,在欣賞與感受中國花鳥畫的同時,必須穿插技法的實踐。
• 白描是工筆花鳥畫的基礎,它最能突出中國畫以線造型的傳統,有助于學生進一步感受中國畫獨特的藝術特點與藝術魅力。
教學背景分析
教材分析:
《白描技法》選自普通高中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繪畫》第三課“借物抒情 托物言志——中國花鳥畫”工筆花鳥畫技法學習部分。第一課時《中國花鳥畫》的學習是學生對中國花鳥畫的發展、分類及藝術特點有了明確的認識。本課進入工筆花鳥畫技法學習,教材涵蓋技法比較全面,包括白描與渲染的基本方法,一課時無法完成,所以我選擇工筆畫的基礎,白描技法進行深入的講解。
學生情況:
通過《中國花鳥畫》的學習,學生對白描有一定的認知,但沒有任何的接觸,且對其工具—勾線筆、墨汁和熟宣紙也接觸很少。雖然興趣較濃,但是白描技法中中鋒行筆的學習需要很大的耐心與定力,這對于部分學生是一種考驗,因此教學有一定的難度。但同時對他們能力的提高有非常大的幫助。
教學方式及手段:
本課的教學采用教師講授、示范與學生練習相結合的教學方式,使學生掌握白描花卉的技法。示范與指導是本課的主要教學手段,以直觀的教學方式,讓學生快速掌握技巧,并通過指導糾正學生實踐中存在的問題,以完成教學目標,突破本課難點。
教學準備:
PPT課件、多媒體設備、白描圖稿、筆墨紙等。
2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了解白描的概念、歷史地位、功能以及對線條的要求,白描花卉的基本技法 過程與方法:
通過傾聽教師講授、觀看教師示范、以及白描技法練習掌握白描花卉的基本技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通過學習白描技法,使學生深入體會中國畫以線造型的藝術傳統,感受中國繪畫的獨特魅力、陶冶學生的心境,培養其熱愛祖國傳統文化藝術的情感,鍛煉學生的耐心、堅定的意志力。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 白描的筆法、墨法 教學難點:
運用白描線條表現物象的造型、結構、質感等
教學過程
教學 階段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
導入 出示:《素描作品》《白描作品》 問題:這兩幅作品有什么不同?
素描:通過明暗表現物象 白描:通過線條表現物象
我國三大國粹之一中國畫講求的是線造型,線是立形之本。所以白描是中國繪畫之基礎,在中國已經有一千多年的歷史了,白描經過渲染就成了工筆畫,在工筆畫中如果白描不過關,色彩渲染的再好,這幅畫也是一幅失敗的作品。所以說,要想學習中國畫,首先要學習白描,那么什么樣的白描算是好的呢,這節課我們就來學習一下,并且通過實踐親身感受一下中國畫中線條的獨特魅力,其實白描并不難,只要大家認真學,認真實踐,都能畫好。
板書:白描技法
觀察 思考 發言 傾聽
導入課題 同時使學生初步了解白描在中國繪畫中的重要性
3
知識講解
剛剛我們欣賞了半天白描作品,也簡單分析了白描的特點,如果給白描下一個定義,我們應該怎么定義呢? 一、 白描的概念
中國畫中只用線條而不施顏色的畫法 出示圖片:《白描人物》 古代名家作品欣賞
下面我們就欣賞幾幅中國古代畫家的白描作品,深入的探究一下古人用線的高超技巧,以及它豐富的表現力。
出示:顧愷之 東晉《天王送子圖》局部
問:同學們數一下,將士的耳朵一共用了幾根線條?
僅僅三根線條就畫出了一個生動形象的耳朵,可見白描線條高度的概括力與表現力,也更體現了畫家深厚的功底。 線條表現造型、結構
出示:吳道子 唐《托塔天王》局部
問:這個托塔天王在形象上給你的感覺是怎么樣的?
為什么我們會有這樣的感覺呢?因為畫家表現的這個天王是有體積的,同時它還有一定的空間。我們來看這條飄帶。 線條表現體積、空間
問:同學們再觀察一下,天王臉部的線條與他的盔甲的線條有什么區別?為什么會有這樣的區別?
這是另外一個技巧,通過線條的粗細表現質感,這幅更加明顯。
出示圖片:李公麟 北宋《維摩詰圖》局部 (胡須的半透明) 教師講解:毛根出肉
有這些還不夠,還有兩點都做到了,那你就是大師了,我們來看這幅畫
出示:李公麟 北宋《五馬圖》局部
問:我們看這匹馬,你覺得它的性情是怎么樣的?那我們剛剛看過的這個將士呢? 線條表現情緒、生命力
總結:我們剛剛總結的這幾點就是白描中線條的幾個功能。 二、 功能:
出示:圖片《五馬圖》李公麟 北宋
用線條表現物象的造型、結構、體積、空間、質感、情緒以及生命力。
記錄 欣賞 感受 欣賞
回答問題 傾聽
理解 體會 觀察 回答問題
思考 回答
理解 體會 思考 回答
傾聽理解 欣賞 欣賞
思考 回答 欣賞 記錄
讓學生認識白描
通過講解與古畫欣賞讓學生進一步了解白描的藝術特點 以及白描的功能 及在中國畫中的作用
4
三、 線條的要求
線為造型基礎、立形之本。運用毛筆勾線,對線條有很嚴格的要求。線條要講究“線感”、“線型”、“線質”等等。因而白描勾勒不是用細線沿著花葉輪廓去“描”個外輪廓線,而是用書法中講究的用筆法“寫”出形象,在線的運用上也有很多傳統程式。 1、中鋒行筆
教師示范講解握筆方法及中鋒行筆方法:
筆鋒垂直于畫面,每勾一筆都要做到入筆要頓、行筆要穩、有力度、收筆送到位,不要草率,線條圓潤均勻。
注:○
1、運指、運腕 ○2、起筆:起筆先停一下再運筆,使線條更穩重。
○
3、行筆要穩,速度要慢,對紙面壓力要均勻、轉彎提筆
(毛筆雖然是圓錐形的,但是當拉開線條以后,筆鋒即成為一刀鋒,轉彎時必須提筆,并輕轉筆管扭轉方向,象寫篆書一樣,使筆鋒平行圓轉過來,才能保持中鋒)
○4、收筆:停筆之后直接提起來,不要頓筆或者掃筆 線條特點:
中鋒:線條圓潤渾厚,飽滿而富于彈性,結實而有力感;
側鋒:勾劃出來的線條是扁平的易出飛白。(這種線條出現在畫中則為敗筆,要扣分) (轉畫稿,只畫向下的筆法)
(教師講解同時分別示范,請學生嘗試)
2、粗細 (1)空間:
近粗遠細/近實遠虛 出示圖片:《白描》 (2)質地:
輕、薄、柔——細線/淡墨 重、粗、硬——粗線/濃墨
注:畫花時把墨里加點水,將墨調淡,但水要適量。另外,遠處的葉子也需要同樣的處理方法,達到近實遠虛的藝術效果。
圖《白描牡丹》
四、白描花卉畫法
傾聽
傾聽并觀察教師示范 觀察 傾聽 體會 傾聽 體會 練習 記錄 記錄
思考 發言 欣賞
通過教師講解示范讓學生了解中鋒行筆的方法及要點
通過對比讓學生了解中鋒與側峰的區別
使學生了解線條粗細與空間的關系 線條粗細對物象質感表達的方法
5
(一)將宣紙與圖稿固定 (二)勾勒畫稿
1、勾線起筆順序
先畫前,再畫后,從前往后推。 花和葉先畫花(無前后關系下) 2、如何表現結構之前后關系
兩片葉子疊加在一起,前片葉子要比后片的葉子要略粗。
3、長線可分幾次,但要隱藏銜接點 4、白描花頭的用筆及注意事項
(1)月季的花瓣從基部起筆。百合花瓣可從尖端起筆。勾線應挺拔有力;
注:畫之前先讀稿,嚴格按照畫稿來描繪,但要注意線條流暢
(2)花頭外輪廓要有參差、圓缺之變化。 (3)花蕊是勾點:花蕊一般放到最后,并精心點好。花絲要勾的細而有力;花藥一點成型。
6、白描勾葉的各種變化及注意事項
勾葉:線條比花瓣要粗,勾葉從葉柄起筆,由粗而細向尖端勾去。葉脈要勾細,且為弧線。
7、莖枝與樹本的勾勒與皴擦
(1)嫩枝的勾勒:出枝的節間略為膨大,中間注意兩條線平行。
(2)木本枝干的勾勒:一般木本枝干干裂粗糙,起伏不規則,除勾勒外主要是皴和擦,“皴”是有形象的筆觸,可以必須樹皮的紋裂和起伏;“擦”是用干筆側鋒擦抹沒有形象,可與皴擦結合。
固定宣紙圖稿
傾聽 觀察 感受 學習 學習 傾聽
了解白描花頭的要點 傾聽
了解葉子的勾勒要點 傾聽
具體講解白描花卉的繪畫步驟
使學生更直觀的學習技法,提高學習效率
通過對花頭、葉片及花莖的用筆及繪畫要點分析,使學生更順利的進行實踐
繪畫實踐 學生練習、教師巡回指導
1、學生作業要求:要與畫稿畫的一樣(線條的粗細、物象的結構等)
2、指導重點:坐姿以及握筆姿勢
中鋒行筆
線條是否按結構行筆 行筆的氣勢(點一下)
線條粗細濃淡變化 線條轉折處的畫法 練習
通過練習與教師指導使學生進一步掌握白描花卉的技法
評價 展示學生作品,進行評價 評價要求:
(1)中鋒行筆
(2)線條是否按結構行筆
(3)行筆的力度、氣勢(點一下)
(4)線條的粗細變化
對照要求給自己的作品打分
激發學生
學習熱情
鞏固欣賞
白描的方法
6
(5)線條的濃淡變化
總結
這節課,同學們很認真,提出表揚,這就要歸功于我們中國畫的獨特魅力,同學們在無形中被深深的吸引住,且不能自拔,相信大家這節課收獲非常大,不光是對中國畫有了更深一層次的認識,更重要的,大家通過實踐白描花卉,樂在其中,同時更鍛煉了自己的耐性與定力,陶冶自己的情操。希望同學們在課下多嘗試通過繪畫的形式陶冶自己的性情,做一個高雅的人。
下節課,我們要在這節課的基礎上,獨立完成一幅白描花卉作品,作為白描這一內容的作業。希望大家利用課下時間多多練習,爭取畫出更優秀的作品
傾聽 將學生的學習進行升華
使其感受到藝術對人性情的深遠影響技法學生的愛國情操
本課教學設計與以往或其他教學設計相比的特點
改變了以往繪畫實踐課程干講技法并關注繪畫實踐完成度的狀況,以引導學生分析作品的形式推動課堂教學,分引導學生在分析作品過程中理解、掌握理論知識以及白描的技法,再通過繪畫練習最終掌握白描的技法。而在實踐中,不要求學生完成作品,讓其注重技法本身,靜心練習。
本課教學效果評價
教學過程中,教師始終以白描技法為中心,引導學生從分析作品開始理解白描線條功能同時聯系功能初步講解技法,之后再進行細致的講解鞏固。教學過程中,作品欣賞、提問、辨析交替進行,學生始終興趣盎然,能夠積極主動地投入到教學中。從學生最后完成的作業效果來看,盡管學生作業中仍然存在各種問題,但是在實踐過程中都能靜心投入,這已經是學習白描的一個很好的開端。
本課教學反思
1、美術教學最需要的是了解學情抓住學生的學習興趣,本課教學設計中教師沒有按照畫白描的傳統方法,先寫生畫出鉛筆稿再畫白描稿,給學生的實踐大大降低了難度,提升興趣,之后再講解寫生的問題,學生自然能投入。
2、在最后的評價環節中,教師的要求不夠明確,應該留出更充裕的時間,讓學生逐條打分,并明確分數不影響作業最終的成績,只是檢測他們對于白描本身的理解程度。可以讓他們圈出自己畫的最好的幾根線條。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