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中國古代山水畫
所屬欄目:高中美術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高中美術人美版《美術鑒賞》第九課 中國古代繪畫擷英《中國古代山水畫 一畫一世界》江蘇省優課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高中美術人美版《美術鑒賞》第九課 中國古代繪畫擷英《中國古代山水畫 一畫一世界》江蘇省優課
教學目標
總:
學生通過對中西畫比較賞析了解中國古代山水畫的相關知識,感悟山水畫家營造的一個個“山水(世界)境界”,激發學生學習鑒賞山水畫的愿望,并培養熱愛祖國大好河山的情感。并通過創意山水的欣賞,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并愿意主動以山水元素融入生活,點綴生活。
分:三維目標:
知識與技能:學生通過美學思想、創作理念、表現方法、空間觀念、題材內容五方面理解中國山水畫與西方風景畫的區別,理解“三遠”、“外師造化、中得心源”等理論,鑒賞《早春圖》。
過程與方法:以視頻、圖片、比較、猜名牌等豐富形式,通過師生、生生合作,學生能逐步走入中國古代山水畫家營造的那個“山水境界”。通過選擇形式,學生趣味理解“難度系數頗高”的專業知識。以自主選擇形式決定本課的尾聲走向,將創意山水融入課堂,拓寬學生視野,并嘗試借助傳統與現代的結合,鼓勵學生將鑒賞與創意表達延展于課后。
情感、態度、價值觀:理解并尊重國內外的優秀藝術,能師生合作、生生合作并逐步嘗試獨立鑒賞,培養學生熱愛祖國大好山河的情感,激發學生在旅游時真切感悟自然的主動性,鼓勵學生運用想象、聯想、智慧、創意去表達內心的感受。
2學情分析
縱觀整課,內容涵蓋人物、山水、花鳥,本課只是作為版塊中的山水鑒賞部分。學生的學習熱情應該不夠高漲,學生接觸中國古代山水畫的機會較少,顯然難有對于了解畢加索、梵高等大師和鑒賞《格爾尼卡》、《自畫像》等作品時的積極性,教師需要預設形式頗為活潑有度,內容合理專業的教學的情境,激發學生的興趣,吸引學生的有意注意。在班級甚至整個年級中,具備國畫基礎的學生屈指可數,而習山水者更是鮮有人在,所以教學中需要充分考慮引導學生尊重理解鑒賞傳統山水,在學會鑒賞山水前先在認識上達到一定的高度,此外,提供學生們領略創意山水的機會,讓他們了解山水并不是高深莫測的,它也許與我們只有一步之遙,只需要我們學會觀察、學會想象、學會大膽嘗試。
3重點難點
理解獨具特色的中國古代山水畫,感悟畫中那一個個“可行、可望、可游、可居”的山水境界。
中國古代山水的鑒賞較為專業, 深入主動地理解并領悟其中精髓是一個長期的學習積累練習過程,本課的學習畢竟只是鳳毛菱角的“組合與設計”,內容較多,旨在讓學生通過中西比較更全面更系統地理解中國古代山水畫,為接下來的山水鑒賞與表現夯實基礎。
4課前準備
1、分四大組以備討論,下發每一組任務卡一份,內含兩個合作任務。
2、指導語文課代表完成開堂的朗誦任務。
5教學過程
5.1第一學時
5.1.1教學活動
活動1【導入】視頻-配樂詩朗誦
一、視頻導入:
視頻:水墨山水動畫
配樂詩朗誦:語文課代表上臺有感情地進行詩朗誦。【視頻意境優雅,音樂古典,但停留在觀賞稍顯蒼白,故適當融入對于意境的解讀——有感情的詩朗誦,一來實現試聽的進一步感知,二來學生用心靈去感受聆聽,能更好理解,逐步步入畫面的意境,再者,為本課的展開做好鋪墊。】
(學生活動:學生觀摩視頻) 【試聽結合增加學生興趣,引起有意注意。】
課題展示:一畫一世界——體驗一段美妙的山水奇緣【課題需新穎以激發學生主動學習的積極性。本課即是奇緣,主要側重山水與西方風景邂逅,以及山水與創意邂逅的兩段奇緣。】
活動2【活動】奇緣一:當中國山水畫邂逅西方風景畫
一道“偽數學題”引發的比較
【激發學生認知欲望,以數學題的形式可以使學生對接下去的內容有所期待,尤其是“偽數學題”更是容易吸引學生的關注。】
呈現圖片:雷斯達爾《風車》與巨然《層巖叢樹圖》 (學生活動:學生欣賞)
數學課代表提出“偽數學題”:風景畫=山水畫? (學生活動:學生進行有效判斷)
任務卡一:小組合作討論,嘗試比較西方風景畫與中國山水畫,記錄并理解各自特點。請代表回答。
引出西方“風景畫”與中國“山水畫”的鑒賞比較 (學生活動:學生參與比較)【在比較中理解中西的差異,尊重國外的優秀藝術,更好理解詩情畫意、借景抒情的中國古代山水畫。】
(一)美學思想
西方風景畫:西方藝術受基督教影響,“忠實”與“接近”自然。
中國山水畫:道家思想重“心”略“物”。
(二)創作理念
西方風景畫:直抒心意,對景寫生。
中國山水畫:外師造化,中得心源。(學生活動:解讀張璪的“外師造化,中得心源。”)
引例——不同理念下的獨特創造——雷斯達爾《風車》與巨然《層巖叢樹圖》比較 (學生活動:學生比較感知)
(三)表現方法
西方風景畫:以面造型;色彩、明暗、光感、質感等造型因素;油畫材料與技法。
中國山水畫:以線造型;妙在似與不似之間;詩情畫意;國畫材料與方法。
(四)空間觀念
引:觀察方式比較:西方風景畫——“透過窗戶看世界”;學生為中國山水畫觀察方式定義。
引出透視:
出示圖片:霍貝瑪《米德哈爾斯林蔭道》與髡(kun)殘《春山知音圖》 (學生活動:學生比較感知)【關于透視的比較并不作過于深入的解析,點到為止,讓學生理解山水畫家是以步移景異的游移視點觀察表現。】
西方風景畫:焦點透視,近大遠小
中國山水畫:散點透視,以小見大
理解:郭熙《林泉高致》中提出的“三遠”
高遠——“自山下而仰山巔”
平遠——“自近山而望遠山”
深遠——“自山前而窺山后”
選擇:三道選擇的形式深入理解三遠。
【郭熙的“三遠”理論較為重要,需要學生當堂識記,而識記最好的方法即是理解,故設計三道選擇,通過觀賞角度、動詞選擇、位置分析等,盡量以圖示等直白的形式予以呈現,以期學生能較為輕松地理解并識記。】
(五)題材角度
題材:
視聽欣賞:音樂聲中瀏覽作品 (學生活動:試聽欣賞感知題材) 【視聽舒緩緊張的情緒。】
西方風景畫:房屋建筑為主 (學生活動:學生根據一組圖片歸納西方風景畫的題材)【學
生在觀察中可以說出西方風景畫寬泛的題材,做到有話可講。】
中國山水畫:山水為主
任務卡二:嘗試分析中國山水畫家以山水為題材內容,鐘情于山水的原因。可將答案或關鍵詞記錄下來,推薦代表回答。
友情提示:
提示1:中國畫家的胸襟與觀察方法。
提示2: 注意《青卞隱居圖》《溪山隱居圖》的“隱居”二字
提示3: 中國山水畫家重在寫景?抒情?表達怎樣的一種情懷?
【根據學生的需要,靈活選擇是否降低難度,通過討論與友情提示,學生明確一定的討論方向,不至于茫然無措。】
教師行為:教師播放錄音解析中國古代山水畫家鐘情山水的原因。【對于學生的交流發言有所小結,通過朗讀加深印象,便于學生進一步理解。】
學生見解秀:引例高一(8)班倪欣怡同學的見解。【呈現學生自己的見解與認知,一來是給他們展示交流共享的機會,再者為學生提供了思考討論表達的范本,潛移默化為學生提出了一定的要求,即要做到有話可說、有情可表、語言流暢、表達清晰。】
角度
呈現圖片:透納《沉船》與吳偉《寒山積雪》 (學生活動:學生比較感知)
風景畫:微觀,重科學
山水畫:宏觀,重精神
【通過角度的比較,學生較為直觀地感知了中國古代山水的和諧之美、生命之美,并滲透德育教育:構建人與自然之和諧。】
活動3【活動】鑒賞《早春圖》
(學生活動:學生觀察了解) 【從中西比較轉到山水鑒賞。】
《早春圖》郭熙(作者介紹、作品內容、細節賞析、小結)
“最強大腦”活動:學生合作討論——形成文本:完成不少于300字的鑒賞。
活動4【練習】奇緣二:當山水邂逅創意
【以創意山水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所有學生都能產生愿意用自己的形式方法表現山水,美化生活,提高生活格調的愿望。使學生對于山水不只是觀望,而是在理解了山水的特點后,能大膽將山水元素融入自己的生活。】
1、創意式收尾:圖片欣賞:當山水遇上創意……【在輕快與幽靜的兩種風格音樂中,學生欣賞創意山水圖片,開拓視野,感受無限創意,遂逐漸能意識到:山水并非高不可攀,它其實不只是傳統山水的概念,它可以以任何你能想到的獨特形式呈現,關鍵在于你如何將對傳統山水的理解運用與表達。】
2、回歸傳統式收尾:請大家閉目靜靜地趴在桌上,聆聽著幽雅的音樂,在腦海中勾勒一幅你內心世界的樂山智水。【由于本課的教學旨在讓學生理解感知那一片山水世界,重在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所以需要一些較為愉悅的形式參與,充分調動學生積極性,又可以培養合作精神,提高班級凝聚力。任務獎勵形式也是重精神而輕物質,呼應開堂的引入環節,請學生閉目靜趴,在心中勾勒山水世界,其實也是對整堂課的回顧,同時放松修養了身心。】
特別鳴謝:梁若冰《塵心,悠然而渡》、羅淑敏《一畫一世界》友情支持【推薦的兩本書是我較為喜歡的,一本是本課設計的靈感來源,另一本則是希望學生能在繁雜的社會學會保持內心的寧靜,做到在浮躁的世界從容于心。】
活動5【測試】結尾
大好山河提供了我們豐富的創作素材。中國古代山水帶我們走進了一個“可行”“可望”“可游”“可居”的詩情畫意般的境界。我愿在這樣的境界里徜徉,并嘗試不斷創新,用山水元素裝點生活,你們可愿與我同行?
(學生活動:學生聆聽)【強調課后的延展,和學生產生互動,愉悅收尾。】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