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中國古代人物畫
所屬欄目:高中美術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高中美術人美版《美術鑒賞》第九課 中國古代繪畫擷英《中國古代人物畫》陜西省優課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高中美術人美版《美術鑒賞》第九課 中國古代繪畫擷英《中國古代人物畫》陜西省優課
教 案
《中國古代繪畫擷英》
———形神兼備 遷想妙得
教材分析:
中國繪畫歷史悠久,源遠流長。如果上溯到原始社會的彩陶時期,中國繪畫已經過了七千年左右的發展歷程。在如此漫長的歷史時期中,中華民族的祖先為我們留下了豐富多彩、輝煌燦爛的繪畫藝術瑰寶。高中學生知識面廣求知欲強,雖具備一定中國繪畫的基礎知識但缺乏對中國古代繪畫系統的了解。本課僅從巖畫、陶畫、帛畫、壁畫、人物畫、花鳥畫、山水畫中擷取部分作品,供學生領略中國古代繪畫的風采。
教學思路設計:
本課涵蓋面非常廣,由于時間有限,很難在一節課中對中國畫不同時期不同風格的作品進行詳細的介紹。因此,我把課文分成兩節課來完成,本節課只完成第一部分。
第一課時:對中國古代繪畫的類別,挑選個別具有代表性的人物與作品進行詳細分析,旨在引導學生學會如何欣賞繪畫作品的方法。
第二課時:以小組為單位分別收集中國古代人物畫、山水畫、花鳥畫的相關作品與畫家生平資料,并在老師的引導下作專題的交流與探討。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通過本課教學,使學生對中國古代繪畫中的獨幅畫、壁畫、以及山水畫有所認知,了解中國源遠流長的傳統文化藝術。
能力目標:努力提高學生基本的藝術素養和欣賞繪畫的能力。 情感目標:力爭達到使學生開闊視野,陶冶情操的目的。 教學方法
1、比較分析法:通過中國作品《歷代帝王圖》與外國作品《教皇英諾森十世》的比較,學生能夠形象地分析并得出結論:中國古代人物畫主要的造型手段是“線條”。
2、引導探究法:美術作品欣賞是個體的審美活動。繪畫作品是靜態的物質形態,如果讓學生獨自找出審美的切入點,并展開欣賞,最后得到健康審美感受,是比較困難的。這一過程需要教師的逐步引導,所以我采用“引導探究法”。 3、運用投影儀輔助教學。
教學重點:
本課的教學重點是讓學生對我國悠久的文化傳統和繪畫藝術作基本的了解和認識。介紹中國古代繪畫的基本發展脈絡和演變以及多種風貌的藝術風格。
教學難點:
1.涵蓋面比較廣,中國古代繪畫經歷幾千年的發展過程,而課文由于篇幅上課時間所限制,無法詳細地進行介紹。
2.提高藝術審美欣賞能力,以欣賞不同時期的繪畫風格和特點,引導學生認知能力的提高。
3.對教師課堂駕馭能力和知識文化底蘊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教學過程:
導入課題:(通過游戲《大家來找茬》《瞬間圖形記憶》引出中國繪畫從題材上面分為三種形式:山水、人物、花鳥)
環節一:教師提問中國還有哪些別稱?(絲綢之國,瓷器之都) 眾所周知中國是最早掌握養蠶的國家,絲織業的發展成就了中國最早獨幅繪畫的產生。這就是中國繪畫的雛形———帛畫。(圖3)
學生活動:學生看圖對學討論
教師總結點評:以課文中《龍鳳仕女圖》為例引導學生分析帛畫的藝術特色(線條勾勒、平涂著色、構圖完整、造型生動)和產生的時代背景(古代葬儀中使用的旗幟,具有一定的宗教迷信色彩),了解帛畫對今天中國繪畫所產生的重大意義(奠定了中國畫以線條為主的表現形式)。
環節二:小組討論并講出壁畫背后的故事
1.《鹿王本生圖》向我們敘述了怎樣的佛教故事?反映了 什么樣的佛學道理? 2. 點評學生討論結果。 環節三:中國古代人物畫
設問:在中國古代封建社會時期,等級森嚴,你能從畫中找出體現這一特點的地方來嗎?人物身高差異很明顯,君王魁梧高大,侍者瘦弱矮小。
環節四:學生集體參與畫一畫
讓我們稍作休息,伴隨著古老的樂曲用你們的眼睛去感受繪畫的魅力,用心靈去體會中華藝術的文明。用我們手中的筆去描繪我們心中的景。
播放古詩配樂《題破山寺后禪院》 教師點評繪畫結果展示。
環節五:設置下節課專題探討的內容。
教師總結欣賞美術作品的方法:
只有了解并積累了一定的藝術知識才能真正懂得去欣賞一幅繪畫作品,一幅繪畫不能單純看它的表象,更應較全面地了解畫家的身平與歷史背景。只有這樣才能真正完成從了解美到欣賞美并最終創造美的過程。)
課后反思: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