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中國古代,繪畫擷英
所屬欄目:高中美術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高一美術鑒賞人美版第9課《中國古代繪畫擷英》吉林省優課(繪畫)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中國古代繪畫擷英》教案
一、教材分析
中國古代繪畫擷英的教學內容主要包括:中國早期繪畫;中國古代人物畫;中國古代山水畫;中國古代花鳥畫。本節課教學內容在模塊內容體系中的地位和作用是對中國古代繪畫獨特的藝術傳統有一個初步的了解,從而達到開闊眼界、增長知識、陶冶情操、培養健康的審美趣味、提高藝術鑒賞能力、樹立正確的審美觀點的目的。
二、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了解中國源遠流長的傳統繪畫藝術,使學生對中國古代繪畫的藝術風格和特點有所認識。
2.過程與方法
通過老師的引導、學生的自主參與,實現對中國古代傳統繪畫的創作理念和審美特征的初步認識。運用多媒體演示法、教師講解法、比較法、范例演示法及通過欣賞作品、學生實踐、參與評價作品等教學活動,實現本單元的教學任務。
3.情感態度價值觀
在欣賞與實踐中,體會中國傳統繪畫的筆墨美感,培養學生對中國傳統繪畫的興趣。從中國文化與中國傳統繪畫的內在聯系入手,認識中國傳統藝術,加強學生對傳統文化的認同感,力爭達到中國傳統繪畫藝術傳承之目的。
三、教學重點
讓學生了解我國優秀的傳統繪畫,對我國古代繪畫藝術作品有基本的了解和認知。
四、教學難點
本單元涵蓋涉及中國幾千年繪畫發展歷程,須闡述的范圍廣;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欣賞不同時期繪畫風格和特點;了解中國傳統的深厚底蘊。
五、教學過程 (一)導入
中國繪畫歷史悠久,源遠流長。如果上溯到原始社會的彩陶時期,中國繪畫已經過7000年左右的發展歷程。在如此漫長的歷史時期中,中華民族的祖先為我們留下了豐富多彩、燦爛的繪畫藝術瑰寶。本節課我們僅從帛畫、壁畫、人物畫、花鳥畫、山水畫中擷取部分作品,供同學們領略中國古代繪畫的風采。
(二)新授
1.我國早期的獨幅繪畫作品——帛畫
重點介紹我國古老的帛畫《龍鳳仕女圖》,了解中國畫基本形態確立時期的繪畫水平和藝術風貌。請同學們迅速瀏覽課本1—2段,請第一組的一位同學回答,同組的同學補充,教師總結講述。—— 《龍鳳仕女圖》這幅古畫是古代葬儀中使用的旌幡,反映了當時楚國 上層社會流行的死后升天的意識。在畫面中,描繪了龍鳳在引導墓主人的靈魂升天的情景:畫面右下方有一位側身行進的婦女,發髻高盤,闊袖長袍,雙手合十,其上方有一龍一鳳,正騰空飛舞,引導仕女前行。此畫以毛筆繪成,畫法為線條勾勒兼平涂著色,構圖主次分明,造型生動。
2.敦煌莫高窟壁畫
了解《鹿王本生圖》繪畫故事情節。對學生進行道德教育。
思考:為什么敦煌壁畫的色彩依然光彩如新?欣賞中國早期藝術對我國早期壁畫的內容與形式有所了解。
討論:敦煌壁畫的色彩特點?
3.通過課前預習學生分成三組,帶領同學一起領略中國古代人物畫、山水畫、花鳥畫的獨有魅力。
(1)中國古代人物畫
《步輦圖》閻立本 這幅作品忠實地表現了唐代中央政權與邊遠民族的友好交往,具有重要的歷史價值。人物動態較為拘謹而重面部特征的刻畫。 《文苑圖》韓晃 描繪了文人雅集的場景。構圖疏密得當,設色淡雅,設色淡雅,筆法細勁流利,衣紋略作顫筆,人物刻畫細致入微、動態各異、形神兼備。
《采薇圖》畫中人物刻畫生動傳神,森森然正氣溢與筆端。衣紋簡勁爽利,以襯托人物剛直不阿的性格。樹石畫法粗簡,墨色濕潤。 《張卿子像》:明代肖像畫的代表作,畫家對人物面部的刻畫細膩,富有體積感,衣紋用筆簡潔,人物比例適度,體態自然,栩栩如生,體現出畫家非凡的觀察與表現能力。
《漁翁漁歸圖》清代畫家黃愼的作品,畫面人物動態生動,富有生活情趣。此圖為水墨大寫意,水墨交融,畫家以狂草入畫,畫風粗豪奔放,氣勢貫通,別具一格。
思考:中國畫的兩種主要形式是什么?
中國古代人物畫的藝術特點 人物畫的主要風格 人物畫的表現手法
討論:工筆畫與寫意畫在表現手法上有什么不同? (2)中國古代山水畫
重點欣賞北宋、南宋、元代的山水畫作品。 思考:如何理解山水畫不求神似的藝術特點?
中國山水畫的精髓所在“外師造化,中得心源”。 繪畫所滲透出的中國傳統文人的世界觀。 通過對山水畫的審美情趣的了解進一步。 討論:宋元山水畫風格上的差異?
北宋 范寬 《溪山行旅圖》
南宋 佚名 《深堂琴趣圖》 元代 倪瓚 《六君子》
(3)中國古代花鳥畫
幻燈片出示明清花鳥畫,讓學生了解明清花鳥畫的藝術成就,理解中國古代花鳥畫的藝術特點和風格,領會中國傳統花鳥畫下的中國傳統文人的樸素人文主義思想。
思考:中國古代花鳥畫的特征?
中國古代花鳥畫的藝術特點。 中國古代花鳥畫的主要發展脈絡。 中國古代花鳥畫的風格形式。 討論:如何理解中國古代花鳥畫的藝術魅力? 六、課堂小結
同學們說的很精彩,觀察的也很仔細,能夠說出一些內涵的東西,都對作品有了更深刻的意義。只有了解并積累了一定的藝術知識才能真正懂得去欣賞一幅繪畫作品。一幅繪畫不能單純看它的表象,更應較全面地了解畫家的身平與歷史背景。只有這樣才能真正完成從了解美到欣賞美并最終創造美的過程。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