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古代詩歌五首,己亥雜詩
所屬欄目:初中語文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人教部編版初中語文七年級下冊20古代詩歌五首己亥雜詩(其五)四川省 - 綿陽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讀一首詩 ---己亥雜詩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教學生學會在誦讀古詩中體會詩中情感,通過課內詩歌學習,讓學生
能學會詩歌鑒賞的基本方法,能自主解讀課外詩歌,培養詩歌閱讀興趣。弘揚傳統文化,學習古人精神素養,陶冶學生性情。
教學重點:古詩品讀方法與解讀技巧 教學安排:1課時 教學過程: 一、新課引入 1、以龔自珍名言引入課題,多媒體圖片展示《己亥雜詩》的第二百二十首, 出
示相關幻燈片,引出作家作品及寫作背景。 2、回顧快速解讀詩歌的方法(由學生總結學習詩歌地方法)
讀文題知寫作內容,讀作者知人論世,讀詩文知詩大意,讀主題悟詩情感(出示多媒體,讓學生整體感知解讀詩歌的基本方法)
二、新課學習
1、聽讀詩歌,整體感知。(教師范讀或聽朗誦資料)
2、初讀詩歌,讀準節奏。(出示幻燈片,講解詩歌朗誦要點,讀詩節奏停頓) 3、再讀詩歌,知詩歌大意。(由學生解讀詩歌大意,說詩文意思) 4、品讀詩歌,奇詩妙文共欣賞。(由生反復誦讀詩歌,進行詩文鑒賞品讀) 師指導點撥(介紹詩文鑒賞的具體方法,)
(1)讀一首詩,首先要弄明白詩人寫了什么內容(寫景、敘事、詠物、送別、詠史等,抓詩中的意象,解讀詩中詩文意境,了解詩中營造了一種怎樣的意境),
課堂問題探討:請你在本詩文中找到具體的意象,并說說這首詩營造了一種怎樣的意境?
(品析導向:結合詩句中的意象“白日斜”“天涯”分析)
(2)讀一首詩,其次要分析詩歌中的寫法(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借古諷
今等)賞析語言,反觀全詩,(從修辭角度、詞語錘煉、語言表達進行品讀)
課堂問題探討:請你誦讀詩歌,結合全詩從寫法方面談談你這首詩的理解。 (品析導向:結合詩句中的”“落紅”從修辭角度分析)
(3)讀一首詩,還要理解詩歌中內容與情感的關系,分析詩中主題,分析詩中情感(品析關鍵詞句,從畫面形象,抓詩眼,品悟詩中情感) 課堂問題探討:請你結合全詩,說說這首詩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情感? (品析導向:品悟詩中情要學會找詩中的關鍵詞句、主旨句,): 讀詩分析詩中情感:
浩蕩離愁白日斜,吟鞭東指即天涯。
品關鍵詞“離愁”:詩人以天涯、日暮、落花寫出一片浩蕩的離愁,寫出此時離開京城的復雜情緒。在中國古典詩歌中,詩人們常常喜歡用落日作為自然現象和象征韶光易逝的雙重手法來顯示相思之烈或別離之苦。如“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李白《送友人》)景中寓情,情中有景,情景交融。 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 品關鍵詞“落紅”“春泥”“護花”
“落紅”指落花。在古人眼里,凋謝飄零的落紅,總是引起嘆息和傷感的“無情物”;如:陸游的詞“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作者在此反用其意。作者看到”落紅”有情的、積極有為的,即使化做春泥,也甘愿培育美麗的春花成長。表現詩人雖然脫離官場,但依然關心著國家的前途和命運,不忘報國之志,充分表現詩人的壯懷,成為傳世名句。
本詩以托物言志的手法,詩人以落花為喻,表明自己的心志。這首詩將政治抱負和個人志向融為一體,將抒情和議論有機結合,形象地表達了詩人復雜的情感。
借“落紅”的自白表達自己雖然辭官,但仍會關心國家的前途和命運,為了國家和黎民百姓,不惜獻身化為春泥奉獻全部力量。
5、誦讀詩歌,品悟詩歌主旨(解讀詩歌要整體把握詩歌,明詩歌主旨) 詩歌主旨:這首小詩將政治抱負和個人志向融為一體,將抒情和議論有機結合,形象地表達了詩人復雜的情感。表現了詩人不畏挫折,不甘心沉淪,甘愿奉獻,雖然辭官,但仍決心為國家效力的堅強品格和獻身精神。
師點撥:品讀古詩情感時可以根據詩中的意象或寫作題材來品悟詩中情感。 古代詩歌常見情感分類有:
1、憂國傷時(如揭露統治者昏庸腐朽,反映離亂的痛苦,同情人民的疾苦,對國家前途命運的擔憂 )
2、建功報國(如建功立業的渴望,保家衛國的決心,報國無門的悲傷,山河淪喪的痛苦,年華消逝、壯志難酬的悲嘆,揭露統治者窮兵,理想不為人知的愁苦 )
3、思鄉懷人(如羈旅愁思,思親念友,邊關思鄉,閨中懷人 ) 4、生活雜感(寄情山水、田園的悠閑,昔盛今衰的感慨,借古諷今的情懷,青春易逝的傷感,仕途失意的苦悶,告慰平生的喜悅等) 三、課堂小結: 四、課堂延伸:
根據你學到的解讀詩歌方法,請你解讀龔自珍《己亥雜詩》其三,并體會詩人詩歌中傳達的情感。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