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在長江源頭,各拉丹冬
所屬欄目:初中語文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部編人教版初中語文八年級下冊第18課《在長江源頭各拉丹冬》天津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在長江源頭各拉丹冬》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了解游記特點,在朗讀中感受長江源頭各拉丹冬景物的特點。 2.品味文章語言,學習作者融情于景、運用聯想和想象的寫作手法,理解作者對自然的感悟與思考。
3.引導學生領悟人生的哲思,激發學生對長江的敬畏、對中華民族的敬仰之情。
【教學重難點】
品味文章語言,賞析寫作手法。在朗讀和賞析中達成情感目標:由一座山、一條江領悟一段人生、一個民族。
【教學過程】
一、旅行之美——導學交流,理清“所至”
師:“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讓我們聽到的是長江邊望穿歷史,一聲激昂的慨嘆;“日日思君不見君,共飲長江水”讓我們看到的是一抔江水遙寄情思的哀愁;“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又讓我們動情于那江水陪君行舟和一對深情的雙眸。長江水啊,你從世界最高處的唐古拉山脈各拉丹冬雪山奔涌而來,你承載了太多歷史興衰,鐫刻了太多永恒靈魂。今天,就讓我們共同走近《在長江源頭各拉丹冬》,一起感受雪域高原的壯麗美景。(板書)
師:在學習《壺口瀑布》時老師曾說過一句話,“旅行是我們認識世界的一種方式,是一種閱讀,而閱讀又何嘗不是一種旅行呢?”我們將從這篇課文尋到一座山,也希望你們能從這座山中認識一個民族,悟得一個人生,好,讓我們來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
1.觀看《再說長江》第2集《再說長江之重上江源》
師:各拉丹冬并不遙遠,就在我們的課文中,讓我們一探究竟。
2.默讀課文,理清“所至”(整理、交流導學案)
明確:采用移步換景法,詳略安排也很得當,最初安營在各拉丹冬雪山腳下寫得較詳,到駛過冰河寫得較略,最后進入冰塔林寫得最詳。
二、原始之美——朗讀課文,關注“所見”
師:這一路走來,作者目睹了太多美景,讓我們一起來大飽眼福。 1.找出景物描寫的語段,分析景物特點,在朗讀中感受、交流。 (學生圈點勾畫,總結景物特點)
師:我們發現這些句子寫得太妙了!正如大家所說,修辭手法的運用和動詞的使用,讓文章大放異彩。而我們在朗讀的時候,要想讀出味道,更要讓自己沉浸其中,邊讀邊想象畫面。
2.聯想和想象
師:美景讓人沉醉,讓人眩暈,也會讓人浮想聯翩。讓我們一起找尋作者內心感受的語段,看看獨屬于她的長江和冰川。(交流)
師:讓我們也置身這千山之巔、萬水之源,隨作者去感受、去思考、去想象。(齊讀)我們發現,在景物的描繪中,作者對各拉丹東的理解和感受也就越來越深刻,越來越動人心魄。
師:正是穿插了這些聯想和想象,讓美景變得立體,讓情感更加細膩,也讓表達更加豐富。還用了什么寫作手法?讓描寫和表達如此水乳相融?(明確:情景交融、融情于景)
三、苦痛之美——跳讀課文,體會“所感”
師:這美景真是讓人如處仙境。我們在關注景的同時,更要關注人,人才是游記的靈魂。作家曾對友人說過:“我始終認為,缺乏苦難,人生將剝落全部光彩,幸福更無從談起,要是有一百次機會讓我
選擇,第一百零一次我仍然選擇苦難。”在各拉丹冬的旅程中,她一樣經歷著巨大的苦痛和生死的考驗。讓我們一起來見證。(學生交流)
師:的確,作者在這幾天的旅程中,高原反應,缺氧,凍瘡,高燒乃至骨折這樣的厄運接踵而來。如果是我們,恐怕早就落荒而逃了。這也讓老師疑惑,各拉丹冬帶給了她巨大的痛苦,她卻兩次進入冰塔林,且發出這樣的感慨:“而我似乎已經衰竭,心想碰巧哪一口氣上不來,就長眠于此吧!”這一嘆,是她的絕望嗎?
明確:不,是她對于各拉丹冬最崇高的敬仰,最真切的相融。 師:在作者的筆下:造物者究竟是無情抑或有情呢?我們一起來看文章的最后一段:“不見自然生物痕跡,但今天的確有人活在各拉丹冬的近旁。”說說你們的想法。
預設:無情——給人類帶來了巨大的痛苦和生死的考驗;
有情——近旁的“活”,大自然與人類相融相生。 四、永恒之美——探究課文,走向深刻
師:在學習《壺口瀑布》時,老師曾與你們分享伏爾泰的一句話“外表的美只能取悅于人的眼睛,而內在的美卻能感染人的靈魂。”各拉丹冬的美是否激蕩了你們的靈魂。(組內完成研討單)
師:飽含著對生命的感悟,讓我們再讀:“不見自然生物痕跡,但今天的確有人活在各拉丹冬的近旁。”這弦外之音讓我們不得不想起蘇東坡的名句“寄蜉蝣于天地,渺滄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須臾,羨長江之無窮。”我們每一個人面對長江,都宛如滄海一粟般渺小。飽含著對長江、對民族的敬仰,讓我們再讀:“那是堅冰之下的流水之聲,它一刻不停,從這千山之巔、萬水之源的藏北高原流出,開始演繹長江的故事。”
師:詩人汪國真曾說:“人生是跋涉,也是旅行;是等待,也是
重逢;是探險,也是尋寶;是眼淚,也是歌聲。”這節課我們隨作者的腳步進行了一次心靈的旅行,在這場精神之旅中見自我、見天地、見眾生。天地大美,人在其中,讓我們為自己是炎黃子孫而自豪,為勇敢的探險者而感動。
五、課后作業——拓展延伸,成果升華
1.師:在讀完壺口瀑布后,老師寫了一首小詩獻丑。期待課下你們盡情揮灑,超越老師!詩作發到咱們的班刊進行展示。
《致各拉丹冬》
走近冰川,我感受著生命的源泉; 擁抱冰川,我凝望著無言的雪山; 融入冰川,我深感著時空的轉換。 這千年不溶的古老冰川, 是你孕育了中華民族, 是你給予了我們生命之源!
流云婉轉,與雪峰擦肩; 流水輕盈,與風聲相伴。 你巨人般白色披肩的浪漫,
或升騰、或穿越、或飄逸、或旋轉…… 我的五臟六腑隨你在銀色的天邊 用盡全身力氣望著民族的血脈高喊!
2.課外閱讀《藏北游歷》全書,增進對藏北、西藏的認識。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