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登勃朗峰
所屬欄目:初中語文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部編版教材八年級語文下冊第五單元第19課《登勃朗峰》重慶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部編版教材八年級語文下冊第五單元第19課《登勃朗峰》重慶市珊瑚初級中學
登勃朗峰
教材來源:部編版教材八年級語文下冊 內容來源:八年級語文下冊第五單元第19課 主題:《登勃朗峰》 課時:1課時
授課對象:八年級學生
設計者:重慶市珊瑚初級中學校 楊東 目標確定的依據:
1.教材分析:本文選自《遠處的青山》。勃朗峰,法語意為“銀白色山峰”,歐洲阿爾卑斯山的主峰,山勢陡峭,為歐洲名勝之一。課文主要描寫作者登勃朗峰時所見的奇絕景色,記敘下山投訴中的奇人奇事。并借助典型的描寫,贊美了勃朗峰美麗的景色,表現作者積極樂觀率真灑脫的生活態度。
2.學情分析:此前學生較少閱讀歐美作家的游記,因此,教學重點放在幫助學生選擇閱讀重點。本課的提問式旁批較多,學生可結合這些問題自讀自思,深化對課文的理解。 學習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整體感知文章內容,在朗讀中感受景色的壯美,提升學生的審美與鑒賞能力。
2.體會這篇游記寫景與小說筆法相結合的寫法,從對比閱讀中,理解美式幽默詼諧趣味性。
3. 通過對奇遇、奇景、奇人的分析,了解作者的個性及生活理想,培養學生對自然、生活的熱愛。 學習重點:
1. 仔細品味作者對景物的描寫,并概括其特點。
2. 通過對奇遇奇景奇人的分析,了解作者獨特的個性及生活理想。 學習難點:
結合所學文章掌握游記常用技法,在對比中概括這篇游記中的描寫技法。 評價任務:了解勃朗峰景色的奇異特點,體會作者的情感。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同學們,你們知道這篇文章的體裁是什么?(板書) 師追問:什么是游記呢?(PPT1)
游記,顧名思義,就是記游,記述旅行見聞的一種文章。
可以描繪名山大川的秀麗瑰奇,記錄風土人情的阜盛,借此表達作者的思想感情。
二、教學新課
(一)讀初課文說奇遇
自讀課文,從文中找出作者描寫了哪些所見的景物,并概括其特點。
奇景:
腳下峽谷、清流瀑布——奇美 勃朗峰白雪皚皚——奇偉 周圍山峰奇形怪狀——奇特 遙望峰巔變幻無窮——奇幻 (二)再讀課文賞奇景
快速瀏覽文章,請用一句話概括作者的經歷。 (提示:學生獨立思考1分鐘,自由發言)
教師明確:“我”與同行者徒步上山賞景,下山乘車的冒險經歷。
(三)細讀課文品奇人
1.文中寫了哪些人?“車夫之王”“奇”在何處?
(提示:學生獨立思考1分鐘,小組交流1分鐘,推薦中心發言人)
駕車前“縱飲” 自封為“車夫之王” 路況危險,不改王者之風
語言描寫:“不必為此煩惱——靜下心來——不要浮躁——他們雖已揚塵遠去,可不久就會消失在我們身后的。你就放下心坐好吧,一切包在我身上——我是車夫之王啊。你看著吧!”
“哈,看到了嗎?如我所說吧——我可是名副其實的車夫之王啊。”
“只當是種樂趣吧,先生們,這種情況不常見,但很不尋常——能坐上車王的車的人,可是少之又少啊——看到了吧,真如我說的,我就是車王。” 神態描寫:出發前,“把握十足”;途中飛速行車時“神情威嚴”;險遭不測時,“面不改色,和顏悅色”。
——氣定神閑、全神貫注、本領高超,自信自得,熱情豪爽。
2. 除了車夫之王,你認為文中還有誰是奇人? 作者也是一位奇人。
(提示:(結合文章內容,獨立思考2分鐘,小組交流探討2分鐘) 明確:不坐馬車不騎騾,徒步前行; 為飽覽風景,干脆就地而坐 ; 坐等車夫縱飲;
不懼路況,不懼醉駕,不懼超速,享受刺激。 一反常態的歸因:
“通情達理、富有活力、刻意進取、愛好幽默以及講究實利這些最基本的美國人素質幾乎都能從他的書頁中呼之欲出。他充分暴露了我們的不足,充分地暴露了我們對某些美好的事物所缺乏的欣賞。” “這種幽默并非僅是文字上的,而是他全部生活與性格的反映和結晶,不僅是他的整個文風之所寄,也是他的藝術中最為人喜愛的寶貴品質。”
作者的獨特個性?生活理想? 幽默隨性、真誠坦率的獨特個性;
積極樂觀、灑脫自由、富有活力、簡單愜意的生活理想。
這篇游記與本單元其他游記在寫作技法上有什么區別?
我立即投身進去,讓這個澆花的婦人,把我帶進了納西人三坊一照壁的院子。院子里,蘭花在盛開。澆花時,我落在了一朵香氣隱約的蘭花上。我看到了,樓下正屋,主人一家在閑話。樓上回廊,寄居的游客端著相機在眺望遠山。樓上的客人和樓下的主人大聲交談。客人問主人當地的掌故。主人問客人遠方的情形。 ——《一滴水經過麗江》 師總結:景與人麗江的生命,有生命的麗江,贊美淳樸自然的生活理念。
這些如鋼似鐵的頑物竟被水鑿得窟窟竅竅,如蜂窩雜陳,更有一些地方被旋出一個個光溜溜的大坑,而整個龍槽就是這樣被水齊齊地切下去,切出一道深溝。人常以柔情比水,但至柔至和的水一旦被壓迫竟會這樣怒不可遏。原來這柔和之中只有寬厚絕無軟弱,當她忍耐到一定程度時就會以力相較,奮力抗爭…… 黃河博大寬厚,柔中有剛;挾而不服,壓而不彎;不平則呼,遇強則抗,死地必生,勇往直前。正像一個人,經了許多磨難便有了自己的個性;黃河被兩岸
的山,地下的石逼得忽上忽下,忽左忽右時,也就鑄成了自己偉大的性格。 ——梁衡《壺口瀑布》
師總結:以水勢喻人情,細節描寫,情景交融贊頌中華民族的頑強與堅韌。
游記常見的描寫技法,歸納總結: 移步換景,記敘描寫 虛實結合,引人入勝 發揮想象,借景抒情 修辭手法齊運用
——散文筆法描“自然相”
知識鏈接: 【馬克.吐溫】
他的足跡美國東西海岸,多次游歷歐洲各國,遍游美洲、非洲、亞洲、大洋洲諸多國家。從1891年起,他甚至有將近10年時間旅居國外。他的一生共創作了三部游記《傻子出國記》、《國外旅行記》、《赤道旅行記》。
——這些游記除了描寫旅途的風景,主要表現他對異國文化的詳盡觀察、敏銳感受。
《登勃朗峰》游記描寫技法: 第三人稱從旁敘述 懸念設置跌宕起伏 戲劇漫畫式寫人記事 細節中彰顯人物個性
——散文兼小說筆法
既描“自然相”又繪“社會相”
推薦閱讀,課外拓展 《馬克.吐溫自傳》 《馬克.吐溫散文》 《馬克.吐溫幽默小說》
作業布置:
請運用游記中常用技法,寫一段不少于300字的旅行日記片段。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