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回延安
所屬欄目:初中語文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部編版初中語文八年級下冊第一單元第二課回延安-重慶市珊瑚初級中學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回延安
教材來源:部編版教材八年級語文下冊 內容來源:八年級語文下冊第一單元第2課 主題:回延安
授課對象:八年級學生
設計者:重慶市珊瑚初級中學校 楊艷嬌 目標確定的依據:
1、 教材分析:回延安——憶延安——說延安——看延安——祝延安,五部分內容來傾吐自
己的激情。有很強的感染力。詩歌教學,應側重在指導學生如何讀詩,掌握讀詩的基本方法,引導學生自主深入的欣賞,并在欣賞品析過程中培養能力。
2、 學情分析:學生經過一年多的學習,已積累了一定的語文基礎知識,掌握了常用的閱讀
分析的方法,初步具備了獨立分析問題的能力。但詩歌作品相對來說接觸有限,尤其是“信天游”的形式和比興的手法,學生還比較陌生,和革命歷史之間有距離感,不了解詩人賀敬之和延安之間的淵源,對陜北地域文化比較陌生。 學習目標:
1.朗讀詩歌,把握詩歌內容。
2.探究信天游形式特點,理解其作用。 3.分析延安母親形象,體會詩人深情。 4.了解信天游的發展所承載的文化內涵。
學習重點:探究信天游形式特點,理解其作用。 學習難點:分析延安母親形象,體會詩人深情。 教學過程: 課前:播放視頻 一、激趣引題: 1、導入:
同學們,上課之前我們先來看一看視頻,聽一聽音樂,談一談感受。 信天游視頻音樂《藍花花》(視頻內容,陜北風光)
同學們,這首歌給你們怎樣的感受?這就是信天游,在陜北,信天游游蕩在天空,流走于溝溪,回音于山峁,自由奔放,蕩氣回腸,今天就讓我們一起走進賀敬之筆下的《回延安》,一起去詩歌中感受信天游的魅力。 (多媒體展示)《回延安》 讓我們齊讀學習目標(ppt2) 1.朗讀詩歌,把握詩歌內容。
2.探究信天游形式特點,理解其作用。 3.分析延安母親形象,體會詩人深情。 4.了解信天游的發展所承載的文化內涵。
請同學們翻開語文書第十頁,第一、二組朗讀第一章,第三、四組朗讀第二章,第五、六組朗讀第三章,第七、八組朗讀第四章。九、十組讀第五章。然后用自己的話概括每章節的內容,好,回延安,起!
二、信天游讓內容直白起來 (ppt3) 朗讀課文,概括詩歌每章節的內容
言由心生,情由感發,同學們的朗誦(評價),老師聽出了你們對這首詩初步的理解。誰來匯報一下你概括的詩歌內容呢?
2
板書:回延安——憶延安——說延安——看延安——祝延安(五角星形) 同學們的概括迅速且準確。這首詩的內容難不難?為什么不難?因為它的語簡單明了。是信天游這樣的形式讓詩歌的內容直白起來。
在心為志,發言為詩,同學們,你們從詩中讀出了詩人怎樣的心情呢? 生答
這種情感是淡淡的嗎?哦,是強烈的,是噴涌而出的,是信天游這樣的形式讓情感濃烈起來。三、信天游讓情感濃烈起來(ppt4)
有人說,信天游是自由的精靈,你認為本詩的形式自由嗎?讓我們辯論起來,請你找出相應的句子,說明理由。 生辯論
預設:句子形式的自由與不自由 修辭手法的自由與不自由
韻腳變化的自由與不自由 朗讀節奏的自由與不自由
方言口語的自由與不自由 內容情感的自由與不自由 表達方式的自由與不自由 ......
世上最燦爛的花是你們思維的火花,其實,在同學們的辯論中,信天游的形式特點已經呼之欲出了,老師把它總結成了一首小詩(齊讀):(ppt5) 兩行一節都押韻 上句起興下句實
比喻夸張都不落(là) 口語顯露一方情
而同學們所認為的自由,其實啊,就是屬于我們這首《回延安》的個性,例如: 景、事、人、情 自由轉換 虛實結合
整散變化...... 小結(ppt6)
詩歌創作被稱為戴著腳鐐跳舞,詩歌的寫法既要兼顧詩歌類的特質,又要發揮出詩人獨特的個性。形式的選擇都是為了表情達意服務,賀敬之的《回延安》便是以這樣的形式表達了最濃烈的感情。
就讓我們帶著最濃烈的情感,再讀詩歌。(ppt7) 第一章 老師讀 第二章 女生讀
第三章 男生讀 第四章 男生女生齊讀 第五章 老師學生齊讀 (音樂)
感謝同學們聲情并茂的朗讀,讓老師沉醉其中,通過課前的預習我們知道,這首詩是賀敬之的即興創作,在重回延安的這個三月的夜晚,在闊別十年后的窯洞之中,詩人一邊流淚一邊吟唱,這噴薄而出的深情啊,那是因為作者早已把延安當成了自己的——(齊聲)母親 四、信天游讓形象立體起來(ppt8)
同學們,詩中集中寫延安母親對我的影響的是哪一章? 生答:第二章
好,讓我們仔細研讀第二章,圈點勾畫,仔細分析,延安母親對我的影響體現在哪些方面?
3
樹梢樹枝樹根根,
親山親水有親人。 親情的滋養 羊羔羔吃奶望著媽,
小米飯養活我長大。 身體的養育 東山的糜子西山的谷, 肩膀上的紅旗手中的書。
手把手兒教會了我, 理想的引領 母親打發我們過黃河。 革命的道路千萬里, 天南海北想著你……
(ppt9)小結:賀敬之16歲到延安,從當年的放羊娃成長為了意志堅定的革命者,那是因為啊延安母親給了他身體的養育、親情的滋養、理想的引領,是這方水土養育了賀敬之,而賀敬之又把這份真情懷于內心,流于筆下,寫下了傳唱于中國大地的《白毛女》《南泥灣》以及我們面前的這首《回延安》,這何嘗不是詩人對延安母親的反哺呢?信天游,原本的鄉野民歌打上了文人創作的烙印。
五、信天游讓文化流行起來(ppt10)
《藍花花》 我見到我的情哥哥有說不完的話 咱們兩個死活喲常在一搭 咱們兩死活喲常在一搭 《走西口》 哥哥我走西口 小妹妹呀實在難留 手拉著我哥哥的手 送我送到大門口 《東方紅》 東方紅太陽升 中國出了個毛澤東 他為人民謀幸福 呼兒嗨喲
他是人民大救星
《山丹丹花開紅艷艷》 山丹丹的那個開花喲紅艷艷 毛主席領導咱們打江山 同學們,你們看看這兩種信天游有何不同?左邊是我們課前聽的藍花花和走西口,右邊是大家比較熟悉的東方紅和山丹丹花開紅艷艷,會唱嗎?老師用陜西話給大家哼兩句《東方紅》(唱),我們一起來唱《山丹丹》。 生答:左邊歌唱的是愛情,右邊是革命 (ppt11) 紅色信天游:
隨著時代的發展,信天游也在發生著變化,延安精神所孕育出的,以革命斗爭為內容的信天游顯然已成為信天游的新流派,成為了人民群眾傳唱的經典,紅色信天游已然成為了我們的新民歌。
六、我是信天游小寫手(ppt12)
4
同學們,同是生活在紅色之都——重慶的我們,能否學習賀敬之套用信天游的形式,同時發揮自己的個性,寫兩句屬于我們重慶的信天游? 小提示:
渣滓洞、白公館、紅巖村、周公館、桂園、劉伯承元帥故居、聶榮臻元帥故居、趙世炎故居等。
學生分享自己的創作 (ppt13)
總結:中國民歌源遠流長,民歌的基礎是人民,民歌的土壤是文化,民歌的內核是真情。我們愛唱民歌,那是因為我們深深地愛著我們腳下的這方土地,我們的祖國母親!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