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河北省初中歷史
所屬欄目:初中歷史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河北省初中歷史優質課公開課比賽視頻八年級《教育文化事業的發展》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八年級《教育文化事業的發展》
《教育文化事業的發展》教學設計
一、教學目標
1、史料實證:結合課本及材料,了解近代新式教育的變革、新聞出版事業的發展、近代文學藝術成就等基本史實,提高學生分析和理解歷史問題的能力。
2、歷史解釋:結合課本及材料,以京師大學堂等新式學堂的開辦和科舉制度的廢除為例,認識近代新式教育的發展,以《申報》《商務印書館》等為例,了解近代新聞出版事業的發展。
3、時空觀念:繪制歷史時間軸,列舉教育文化事業發展的歷史史實,提高學生對于縱向歷史的認識,加強時空觀念的培養。
4、唯物史觀:結合材料,正確認識近代教育文化事業發展的因素,明確社會意識對社會存在具有能動的反作用。
5、家國情懷:使學生認識到文字是革命斗爭的有力武器,大眾傳媒深刻影響著人們的日常生活,一定的思想文化是一定時期的社會政治經濟的反映。
二、教材分析
本課是八年級上冊近代史內容的最后一課,本課主要有兩個子目,包含三方面內容,即中國近代教育、新聞出版業的發展和文學藝術的成就。各個內容之間是互相推動、互相促進、相輔相成的。五四運動以來中國的文學藝術取得很大成就。學習這部分內容,需要了解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中國人民艱苦卓絕的斗爭歷程。
三、學情分析
初二學生想象力豐富,有表現自己的熱情,他們朝氣蓬勃、思維敏捷、敢為人先、最少陳舊觀念、最具創造
活力、思維積極性很容易被激發出來。近代教育文化事業的發展是中國近代史上的重要歷史事件。是需要學生體會近代發展過程中教育文化事業發展,感悟中國教育文化事業的進步。其距離學生的實際生活較近,學習過程中可以以史料實證素養培養學生論從史出的歷史觀,也可運用多類史料和地圖加深學生對近代教育文化事業發展因素的理解。
四、教學重難點
本課的課標要求是:以京師大學堂的開辦和科舉制度的廢除為例,了解近代新式教育發展的主要史實;知道魯迅、茅盾、齊白石、徐悲鴻、聶耳、冼星海等人的主要成就。根據課標要求,確定本課重難點:
新式學堂的出現和科舉制的廢除,是本課的重點。
近代歷史對文學藝術的影響,是本課的難點。
五、教學過程
教師活動 | 學生活動 | 設計意圖 |
一、導入新課 2023年的國慶節剛剛過去,今年國慶節的延喬路依然是鮮花簇擁,那同學們,你們知道這條路的由來嗎? 這條路位于安徽省合肥市,是為了紀念革命烈士陳延年和陳喬年。2021年以他們的生平為原型的《覺醒年代》上映,讓無數中國人知道了這對年輕的兄弟。 畫面最后定格在兩位兄弟的父親身上,他眼含熱淚,神情憔悴,你們知道他們的父親是誰嗎?
首先觀察陳獨秀早年的學習經歷,歸納他求學的幾個階段。然后自主閱讀課本,填寫表格,歸納近代教育發展的幾個階段及其影響。 隨著新式教育的發展,科舉考試不再是讀書人“鯉魚躍龍門”的唯一出路。那么他們讀書的出路又在何方? 魯迅成為了我國著名的文學家,當然他最初的職業規劃不是從文,而是當一名醫生。茅以升也是先讀私塾后上新式學校再接著出國留學,他是一位橋梁專家,設計了我國第一座現代化的大橋:錢塘江大橋。我們的周總理,在讀書的時候就立志為中華崛起而讀書,他最后成為了一位出色的政治家外交家。歸納影響:新式教育培養了新式人才。 二、邸報飛傳啟民智 1、重點介紹1872年創辦的《申報》。報刊的出現,豐富了人民生活;活躍社會經濟;啟發民智,促進了民族意識覺醒;推動文化藝術的繁榮…… 2、出版社:重點介紹商務印書館,這是中國近代第一家也是規模最大的一家出版社。 三、不拘一格降人才 1、文學成就 重點介紹魯迅的《狂人日記》 2、繪畫成就 徐悲鴻的《愚公移山》,與創作的歷史背景相結合,理解這幅藝術作品 3、曲藝作品 重點介紹這段時間國歌、《黃河大合唱》《畢業歌》誕生的歷史背景 4、影視作品 隨著西方入侵,西方文化也傳入中國,照相和影視開始在中國流行起來,這一時期的代表作 無聲電影《定軍山》有聲電影《漁光曲》 |
多:數學生看過《覺醒年代》,能夠比較順利的回答出來。 歸納:隨祖父求學(私塾)、中西求是書院(新式學堂)、赴日本留學(留學)。 自主學習,完成表格(1分鐘) 小組活動,我給報刊投投稿 集體合唱《義勇軍進行曲》 |
本課主要設計以“陳氏父子”貫穿本課。導入新課,吸引學生興趣。 培養學生歸納總結能力 與語文結合,體現大學科教改新方向 勿忘國恥,培養愛國情操 |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