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河北省初中歷史
所屬欄目:初中歷史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河北省初中歷史優質課公開課比賽視頻七年級《漢武帝鞏固大一統王朝》石家莊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河北省初中歷史優質課公開課比賽視頻七年級《漢武帝鞏固大一統王朝》石家莊
一、教學目標
1、了解“推恩令”的實施、“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及鹽鐵專賣、北擊匈奴等漢武帝采取鞏固大一統的具體措施。
2、引導學生通過分析地圖、文字史料以及充分挖掘課本內容,分析漢武帝采取的相關措施的背景以及產生的影響,培養學生的史料分析能力,落實史料實證和歷史解釋的歷史學科核心素養。
3、通過問題設置結合漢武帝采取的具體措施分析“大一統”對中華民族產生的影響,體會“大一統”對中華民族共同體形成所起到的最用,有利于學生樹立正確的民族觀,發展學生唯物史觀和家國情懷的歷史學科核心素養。
二、教材分析
本課位于七年級上冊第三單元《秦漢時期:統一多民族國家的建立與鞏固》的第四課。從本單元內容之間的聯系上來看,秦雖短命而亡,但是秦始皇采取的加強中央集權的措施以及鞏固統一的措施為漢所延用,通過漢武帝采取的四個方面的措施奠定了大一統中央集權國家治理的基本模式,并為歷代王朝所推崇,影響可謂深遠。
具體到本課而言,其核心概念便是“大一統”,漢武帝從政治、經濟、思想文化、軍事等四個方面采取了鞏固大一統王朝的措施。四個子目內容都是按照“危機——措施——影響”的順序安排,邏輯清晰。各子目之間看似沒有聯系是相對獨立的,但是當我們以大概念“大一統”為統領,我們發現任何一項措施都是缺一不可的,放在當時的背景下對于西漢王朝進入鼎盛時期是重要的組成部分。也因此“大一統”為歷代王朝所追求和推崇。我們再來分析,“推恩令”的實行使的“諸侯王只得衣食租稅”,再無力對抗中央,進而使郡縣制得到廣泛推行,對于維護國家統一起了重要重要。而縱觀中國的歷史發展,統一是主流。正如習總書記在二十大報告中指出“維護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實現祖國完全統一,是全體中華兒女共同愿望,是中華民族根本利益所在。”“罷黜百家,尊崇儒術”使得儒家思想得以發展延續,成為我們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為我們留下了寶貴得精神財富,正如習總書記在重要會議中的講話中說到“最核心的內容已經成為中華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逐漸形成的有別于其他民族的獨特標識。”而鹽鐵專賣使得當時漢武帝財政有了很大改善,也為后世所沿襲,起到了增強國力的作用。北擊匈奴在當時對匈奴來講遭受了沉重打擊,對漢朝來講是解除了匈奴對漢的威脅,但是對于中華民族來講,是起到了促進民族交融的作用。
基于以上分析,我將本課的教學立意為“從漢武帝鞏固大一統王朝采取的措施看‘大一統’對中華民族共同體形成的作用”,也與本單元主題“秦漢時期:統一多民族國家的建立和鞏固”十分契合。
三、學情分析
對于七年級的學生來說,歷史是他們新接觸的一門新學科,所以大部分同學求知欲較強,會有較濃的興趣。但七年級學生他們的對問題的理解和語言的表達以及抽象邏輯思維還有待提升。同時,由于七年級學生對歷史的了解大多數來自于影視作品,思維以感性思維為主,缺乏一定的史料解讀能力,本課用豐富的圖片和符合學生認知水平的史料呈現鮮活的歷史,符合學生認知的學習方式,并且在學習過程中,借助導學案的框架結構,有利于學生構建學習歷史的模式。通過小組合作的方式有助于他們積極參與探究學習。
四、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漢武帝鞏固大一統王朝的措施
教學難點:從漢武帝鞏固大一統王朝采取的措施看‘大一統’對中華民族共同體形成的作用
五、教學過程(不能是課堂實錄)
教師活動 | 學生活動 | 設計意圖 |
導入:出示本單元所學的內容并提問,我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多民族封建國家建立是誰,秦亡以后,西漢的建立者誰,文帝和景帝開創的治世局面是什么?之后漢景帝去世,劉徹登基為帝。引入本課內容。 |
(正文仿宋小四)師生互問互答。 |
(正文仿宋小四) 從大單元教學角度出發,梳理與本節課相關內容,一方面有利于學生熟悉所學知識另外一方面為本節課內容做鋪墊。在“文景之治”國力強大的基礎上才有漢武帝采取鞏固大一統的措施。同時有利于學生建立正確的時空觀念。 |
看到本課標題后,問學生基于歷史學習經驗的積累,你希望從本節課學到哪些歷史知識。 總結:這些問題共同指向了“大一統”。出示“大一統”的概念。并進入四個子目的學習。 |
漢武帝鞏固大一統的原因、措施以及影響等。 |
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對學生給與正面鼓勵。 對于“大一統”的解讀,學生有初步了解,為接下來學習奠定基礎。 |
一、政治篇:危機四伏 出示兩則圖文史料,并提問學生,結合課本和史料分析在政治方面社會危機的具體表現。面對這一樣的危機,漢武帝分別采取了哪些措施。 教師重點講述“推恩令”。出示演示圖,并提問學生判斷哪個是“推恩令”實施之前的哪個是“推恩令”實施之后的,說明你的判斷理由。基于以上分析,教師追問,小組合作討論“推恩令”實施的好處。 引導學生自主閱讀課本,了解刺史制度。 |
分析在政治方面的危機主要有表現在兩個方面,一個是“諸侯勢大,威脅中央”一個是“豪強橫行,威脅安定”。 學生能夠運用所學知識,并進一步分析“推恩令”實施的作用: 中央大大加強了對地方的控制;防止地方分裂;維護國家統一,實現了政治一統。 |
落實歷史課程核心素養目標“歷史解釋”和“史料實證”要求。 通過層層遞進的設問,學生能夠了解、認識并運用所學知識分析“推恩令”所產生的作用,有利于學生的深度學習。 |
布置任務:拿出導學案,根據教師引導學生從背景、措施以及影響三個方面來完成“推恩令”的學習。 | 通過自主學習和小組合作的方式完成思想、經濟以及軍事的相關內容。并將學生分成三個大方隊,進行小組間的比拼。 | 通過政治篇的學習教師已經給學生構架了一個基本模式,基于以上學習學生發揮主體地位,來完成其他子目的學習,同時也是一個意義建構的過程,也是對“教——學——評”一體化的探索。 |
小組展示環節: 思想篇:危機四伏 教師強調易混點:罷黜百家,尊崇儒術的含義。 展示材料,結合課本內容和材料分析這一建議產生的影響。 經濟篇: 教師提問,在這些措施中最為關鍵的措施是什么。并引導學生分析鹽鐵收歸國有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軍事篇: 進一步提問,根據課本內容戰爭的影響是什么。引導學生,這是對誰的影響,戰爭的影響是雙方的,還對誰有影響。那么除此之外還可以從哪個角度看這場戰爭。從今天中華民族的角度看。 |
小組展示環節: (1)在思想領域危機的表現是什么,采納的建議,采取的具體措施。 學生獨立思考,并作答。 (2)在經濟領域危機的具體表現是什么,采取的具體措施,以及產生的影響。
對西漢的影響:解除了匈奴對漢的威脅。 對中華民族的影響:促進了民族交融。 |
把課堂還給學生,給學生展示的空間,激發學生學習的內驅力。 培養學生以史為證,論從史出的分析問題的能力。 在學生已經掌握了課本內容后進一步提出疑問,鹽鐵專賣為什么是關鍵措施,將學生引入到更深層其的認知,同時有利于學生進一步認識到國家控制經濟命脈對于增強國力的重要性。 引導學生全面分析問題,有利于學生形成正確的唯物史觀,從而落實歷史學科核心素養的要求。 從中華民族的視角看這場戰爭確實促進了民族交融,有利于學生樹立正確的民族史觀。 |
提問,以上措施產生的共同影響是什么。 引導學生分析“大一統”的作用。并過渡。 |
漢武帝從政治、思想、經濟和軍事等方面鞏固了大一統的局面,使西漢王朝開始進入鼎盛時期。 | |
出示史料,并提問。 閱讀材料,并結合本課漢武帝采取的四個方面的措施,分析“大一統”對中華民族共同體形成產生的影響。 最后進行教師總結。 當堂測試。 |
小組討論分析,并展示小組交流成果。從四個方面逐一分析其產生的深遠影響。 |
這是本節課的難點,基于本節課基礎內容的學習,學生能否靈活運用所學知識,形成知識的遷移和建構。也是實現對教—學—評一體化的嘗試。 同時也有利于學生樹立正確的時空觀念和唯物史觀,落實歷史學科核心素養的要求。 |
等級 | 優秀 | 良好 | 合格 |
指標 | 字跡書寫美觀,能準確用專業術語準確回答每個問題。 | 字跡書寫清楚,能用比較準確的語言歸納回答問題,語言表述較為規范。 | 字跡書寫潦草,回答問題口語化表達較多。 |
評價主體 | 教師 | ||
學生自評 | |||
學生互評 |
等級 | 優秀 | 良好 | 合格 |
指標 | 資料來源權威,資料選取種類較多,材料充實,觀點明確,緊扣所選取的主題,能夠全面客觀的反映漢武帝本人的貢獻與不足。選取視頻、音頻、畫報、模具等形式多種方式呈現,精心設計。展示表述時所述史實與搜集的史料相一致,能夠做到論從史出,語言流暢,富有感染力。 | 資料來源權威性一般,種類、數量較少,觀點比較明確與論證主題略有脫節。選取呈現方式媒介較少,編排缺少創意,展示表述時所述內容與搜集史料基本一致,語言得當。 | 資料來源隨意性強,種類單一,數量過少,觀點立意比較模糊,較偏離論證的主題。選取呈現方式媒介單一,展示形式單板,缺少美感,展示表述時所述內容與呈現內容不一致,表達不流暢。 |
評價主體 | 教師 | ||
學生自評 | |||
學生互評 |
等級 | 優秀 | 良好 | 合格 |
指標 | 資料來源權威,資料選取種類較多,材料充實,立意明確,緊扣所選取的主題,能夠反映其歷史變遷與延續。選取視頻、音頻、畫報、模具等形式多種方式呈現,精心設計。展示表述時所述史實與搜集的史料相一致,能夠做到論從史出,語言流暢,富有感染力。 | 資料來源權威性一般,種類、數量較少,立意比較明確與論證主題略有脫節。選取呈現方式媒介較少,編排缺少創意,展示表述時所述內容與搜集史料基本一致,語言得當。 | 資料來源隨意性強,種類單一,數量過少,觀點立意比較模糊,較偏離論證的主題。選取呈現方式媒介單一,展示形式單板,缺少美感,展示表述時所述內容與呈現內容不一致,表達不流暢。 |
評價主體 | 教師 | ||
學生自評 | |||
學生互評 |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