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河北省初中歷史
所屬欄目:初中歷史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河北省初中歷史優質課公開課比賽視頻七年級《東晉南朝時期江南地區的開發》秦皇島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河北省初中歷史優質課公開課比賽視頻七年級《東晉南朝時期江南地區的開發》秦皇島
《東晉南朝時期江南地區的開發》教學設計
一、教學目標
1.了解東晉、南朝政權更替的歷史,知道東晉、南朝統治對南方經濟發展產生的影響。知道江南地區開發的原因及表現。(歷史理解、歷史解釋、史料實證)
2.利用魏晉南北朝地圖了解朝代更替歷史,提高讀圖、識圖能力。(時空觀念)
3.南北人民共同開發江南,認識到人民在經濟發展中發揮的重要作用;和平安定是經濟發展的重要前提,認識維護和平的重要作用;理解個人命運和國家命運之間的關系,引導學生學習江南發展的精神,拼搏創新,樹立為國家富強而奮斗的志向。(家國情懷、唯物史觀)
二、教材分析
《東晉南朝時期江南地區的開發》為部編版七上歷史第四單元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政權分立與民族交融第18課,本課歷史脈絡復雜,時間線長,共包括“東晉的興亡”“南朝的政治”“江南地區的開發”三個子目,是學生了解中國古代社會經濟的重要內容。學習這三部分,首先要了解三國以來南北政權更替的歷史。北方地區自西晉滅亡之后,相繼建立起許多割據政權,這種政治局面一方面造成了農業經濟的蕭條和衰落,另一方面使大批北方人民南下,為江南地區輸送了大量的勞動力,先進的生產工具和技術,極大地促進了江南地區經濟的開發。南方地區在東晉南朝時期,戰亂較少,社會穩定,統治者大都注重發展農業,積極興修水利,推廣先進生產技術,改變了江南農業“火耕水耨”的原始耕作狀況,轉而進人精耕細作階段。這樣,江南很快形成為新的農業經濟區,同時手工業、商業也得到迅速發展,使南北經濟的發展趨向平衡。2022版義教課標對本課的要求是:通過了解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的政權更迭、人口遷徙和區域開發,認識這一時期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歷史特點及其對中華民族發展的意義。
三、學情分析
本課的授課對象是七年級學生,他們的優勢是:有著學習歷史的強烈興趣和好奇心,具備一定的自主學習合作學習的能力,感性思維強,積極熱情,思維活躍,參與度高,通過教師創設生活化情境能夠引導學生積極發散思維,大膽展示。拉近初中歷史課堂教學內容與他們之間的心理距離,既符合初一學生實際情況,從而有利于教師打造最適合他們的歷史教學課堂,又能在潛移默化中培養學生到對歷史的熱愛,從而有利于培養出熱愛歷史,有大歷史觀的愛好者、研究者。筆者以學生熟悉的校徽和南京市曾用市徽為切入點,以小見大,從已知領域向未知領域探索,從簡單的顯而易見內容向有難度的高屋建瓴內容探究。
他們的不足是:歷史知識不具有系統性、聯系性,歷史的理解能力和思維能力有待提升,對部分教學重難點的歷史材料解讀理解和語言組織能力有待提升。
四、教學重難點
(一)教學重點
東晉的興亡,南朝的政治,江南地區開發的原因與表現
(二)教學難點
江南地區開發的影響;江南地區的開發對我們今天的經濟建設有何啟示。
五、教學立意與設計思路
教學立意:亂局中蘊新局。
設計思路:1、通過本單元的時代特征——政權分立與民族交融,明確單元主題,在單元主題的統領下,結合課標要求與本課內容,對教材進行整合,確立了政權頻更之亂局、扭轉南北不平衡之破局、人興物阜之新局三部分內容,落實大單元教學。
2、以南京市曾用市徽及南京經歷的重大事件為線索,以小見大,通過分析南京市市徽的設計寓意,引導學生了解歷史上的南京、浩劫下的南京和騰飛中的南京,從而更好的了解東晉南朝時期江南地區的開發。
3、學習的過程中,設置5個環環相扣、由淺入深的學習任務,讓學生通過學歷案,隨時給自己的課堂表現進行評價,落實教學評一體化。
4、通過歷史小劇場、希沃分組競賽等課堂活動,活躍課堂氣氛,提高學生的歷史學習興趣,提升學生的核心素養與歷史學習能力;在歷史的反思環節,升華情感,落實家國情懷。
六、教學過程
教學環節 | 教師活動 | 學生活動 | 設計意圖 |
導入新課 | 出示本校學生的校徽,教師引導學生了解校徽是學校的特有標識,隨后出示南京市曾用市徽,解讀其設計寓意,隨后引出“江南”的概念,引領學生跨學科并通過網絡搜索認識江南,并通過解讀南京市徽,讓學生認識到南京是帝王之宅”、“龍蟠虎踞”的 中國著名古都。 | 觀看圖片、地圖、百科網頁。 | 通過學生熟悉的校徽,熟悉的城市,拉進歷史與現實的距離,創設歷史情境,增加學生學習興趣。讓網絡走進課堂,豐富課堂資源,提高學生獲取關鍵信息的能力。 |
第一章:政權頻更之亂局——江南開發的時代背景 |
1、播放視頻,引導學生觀看視頻與閱讀教材,補充東晉政權信息卡,完成任務一。 2、引導學生根據自己得表現,結合學歷案的評價標準,對自己的課堂表現進行評分。 3、展示“聞雞起舞”、“中流擊楫”的圖片,引導學生講述祖逖北伐的故事。 4、教師展示南朝疆域圖提問:公元420-589年,我國的南方地區出現了哪幾個政權?這些朝代在歷史上被統稱為什么? 5、教師展示南朝政權一覽表,并提出問題:這些政權有什么相同點?引導學生完成任務二。 6、教師介紹建康城的浩劫——侯景之亂,并幫助學生了解這次叛亂造成了怎樣嚴重的后果 |
觀看視頻與閱讀教材,補充東晉政權信息卡,在學歷案上給自己打分。 觀看南朝疆域圖與南朝政權一覽表,思考、回答問題,完成學歷案。 |
掌握必備基礎知識 增加學生學習興趣 培養學生識別和運用歷史地圖能力和歸納概括能力。 |
第二章:扭轉南北不平衡之破局 ——江南開發的原因 | 1、引導學生進行“歷史小劇場”的表演并提出問題:據情景劇內容探究江南地區得到開發的原因,引導學生完成任務三。待學生回答后出示答案。 | 表演、觀看表演,閱讀教材,回答問題。 |
培養學生表演能力,增強學習興趣,活躍課堂氣氛。 培養學生提取信息的能力和總結概括能力。 |
第三章:人興物阜之新局——江南開發的表現與影響 |
|
觀察經濟形勢圖、閱讀史料,回答問題。 觀看視頻,補充表格,完成任務四。 參加知識競賽 觀看經濟重心變化示意圖,思考、回答問題;進行合作探究。 |
培養學生提取信息的能力和總結概括能力。 通過分組競賽游戲,增強學習興趣,活躍課堂氣氛。 增強歷史與現實的聯系。以史為鑒。 培養培養學生提取信息的能力和總結概括能力。 |
課堂小結 |
出示政權并立示意圖,引導學生分析魏晉時期的單元特征。 書寫與粘貼板書: 歷史上的南京 見證 亂局 浩劫下的南京 找尋 破局 騰飛中的南京 回響 新局 |
觀看政權并立示意圖,回答問題。 |
落實時空觀念,提高學生的學科核心素養,培養培養學生提取信息的能力和總結概括能力。 明確本課所學,建立本課知識結構與框架,形成知識體系。 |
歷史的沉思 | 通過江南地區的發展歷程,引導學生認識到從古至今,江南人民用智慧、勤勞和創造力書寫了經濟發展的壯美詩篇!作為青少年,應該弘揚江南發展的精神,努力拼搏,敢于創新,為實現民族復興的中國夢而貢獻一份力量! | 觀看圖片,聆聽。 |
引導學生學習江南發展的精神,拼搏創新,樹立為國家富強而奮斗的志向,升華情感,落實家國情懷。 |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