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簡介:

視頻標簽:宋代經濟的發展
所屬欄目:初中歷史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初中歷史部編版七年級下冊第9課《宋代經濟的發展》福建省優課學案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第9課 宋代經濟的發展(導學案)
一、課前導學
(一)學習目標:學習重點——知道宋代經濟的發展;
學習難點——理解中國古代經濟重心的南移。
(二)學習建議:閱讀法、圖表法、材料法。
(三)自主學習:閱讀課本,完成下列問題。
1.農業
的發展
2.手工業
的興盛
3.商業貿易
的繁榮
4.經濟重心的南移: 從______________開始的經濟重心南移,到_______時最終完成(“國家根本,仰給東南”)。那里的中央的財政收入,主要來自南方,特別是東南地區。
二、課堂探究: 根據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朝代 |
南方 |
北方 |
人口(戶) |
占全國戶口數比例 |
人口(戶) |
占全國戶口數比例 |
西漢 |
2470685 |
19.8% |
9985785 |
80.2% |
唐代 |
3920415 |
43.2% |
5148529 |
56.8% |
北宋 |
11224760 |
62.9% |
6624296 |
37.1% |
材料二 宋史記載:“國家根本,仰給東南。” 諺語曰“蘇湖熟,天下足”。
(1)從兩則材料上看,分別能反映什么問題? (2)從材料上看,我國古代經濟發展出現了怎樣的變化? (3)南方經濟發展原因是什么?
第9課宋代經濟的發展
❶教學分析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1.掌握五代、遼、宋時期農業、手工業、商業發展的具體情況。
2.掌握自唐朝中晚期至五代、宋朝南方經濟發展和中國古代經濟重心南移的情況。 3.掌握我國古代經濟重心的南移最終完成于南宋之時。 過程與方法
1.通過思考和概括唐朝中晚期至宋朝南方經濟發展的主要成就,培養學生綜合歸納的能力。 2.通過思考和總結這一時期南方經濟發展的原因,提高學生理解分析問題的能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通過本課的學習,使學生認識我國的農業、手工業生產取得較大的發展,商業和對外貿易達到空前的水平,居當時世界的領先地位。
2.通過本課的學習,認識對外貿易的發展為傳播中國古代文明、促進世界文明的發展作出了貢獻,增強學生的民族自豪感。
【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兩宋商業繁榮的表現 教學難點:南方經濟發展的原因
❷教學過程
一、 導入新課
同學們,我們知道,在經濟發展水平上,東南沿海地區最發達,內地次之。總體說來,南方好于北方,東部優于西部,正因為如此,國家才提出了西部大開發的號召。這是現在的情況。其實,在中國古代,北方的經濟在相當長一段時間是北方的發展水平高。那么,后來南方是怎樣發展起來的?經濟重心為什么會出現南移?這種南移從什么時候開始,又到什么時候完成?這都是我們這一節課要學習的內容。
二、新課講授
【自主學習】
任務一、閱讀教材第一、二子目,完成導學案的問題:
1.概括宋代南方農業發展的表現有哪些?(分類歸納,提取關鍵詞)(多媒體展示《耕獲圖》)
學生完成后教師概括: (1)農業作物:①引入越南的優良品種占城稻。②宋朝時,水稻產量躍居糧食作物首位。③長江下游和太湖流域一帶成為豐饒的糧倉,出現了“蘇湖熟,天下足”。 (2)經濟作物:南方各地普遍種植茶樹。南宋后期,棉花種植向北推進。
2. 概括宋代南方手工業發展的突出成就有哪些?(分行業部門歸納,提取關鍵詞)(多媒體展示宋代《紡織圖》、宋代海船圖) 學生完成后教師概括:
(1)絲織業:北宋時,南方的絲織業勝過北方。四川、江浙地區的絲織生產發達。
(2)棉紡織業:南宋后期,棉紡織業興起,海南島已有比較先進的棉紡織工具,棉紡織品種較多。
(3)制瓷業:北宋興起的江西景德鎮,后來發展成著名的瓷都。
(4)造船業:①廣州、泉州、明州的造船業,在當時世界上居于領先地位。②北宋東京郊外建有世界上最早的船塢。③南宋沿海地區制造的海船,不僅規模宏大,設計了先進的指南針。
任務二、閱讀教材第三子目了解宋代商業發展的概況。
(過渡)自唐朝晚期開始,南方的農業、手工業生產取得重大發展,為商業的繁榮奠定了基礎;自北宋開始,南方無戰亂,相對安定,為商業的發展提供了有利的社會環境;南宋時期,南宋政權重視商業特別是對外貿易的發展以增加財政收入,促進了商業的繁榮。
角色扮演:假如你是宋代的一位經營絲綢生意的大商人
(提示問題:)
1、你要把店鋪開在當時最繁華的商業都市,你會選在哪個城市?為什么?
2、你在蜀地采購了一大批絲織品,需要大量的資金,攜帶金銀不安全,銅錢又太重,你會怎么辦?
3、你要把這批絲綢運銷海外,可以銷往哪些國家和地區?這批貨物應從哪些港口起運?需得到哪個機構的批準?
學生角色扮演后教師總結:1、城市繁榮:(1)地位:宋代商業繁榮超過了前代。(2)表現:兩宋時期最大的城市是開封和臨安,人口多達百萬。城市可以沿街開鋪;出現了早市和夜市。鄉鎮形成了新的商業區草市;城市與鄉村之間的市鎮也發展成為重要的商業貿易區。 2、海外貿易:(1)地位:宋朝成為當時世界上從事海外貿易的重要國家。(2)表現:廣州、泉州是聞名世界的大商港。朝廷在主要港口設立市舶司管理海外貿易。(3)作用:南宋的外貿所得,在財政收入中占有重要地位。
3、紙幣出現:(1)原因:商貿的繁榮也促進了貨幣交易量的增長,但長期以來市場上流通的是金屬貨幣,攜帶很不方便。(2)時期、地點:北宋前期,四川地區。(3)地位:是世界上最早的紙幣。(4)南宋貨幣:南宋時,紙幣發展成與銅錢并行的貨幣。
【合作探究】
任務一:請同學們仔細觀看一段微課,了解中國古代經濟重心南移的過程,回答以下問
題:(多媒體展播微課) 1.經濟重心開始南移是在何時? 2.經濟重心南移最后完成的時間是何時? 3.經濟重心南移的影響是什么? 學生回答后教師總結: 唐代中期經濟重心開始南移; 南宋時期經濟重心南移最后完成;
經濟重心南移的影響國家根本,仰給東南。——《宋史》
任務二:探討南方農業發展原因(多媒體展示下列材料:史料解讀)
材料一:唐后期,安史之亂與藩鎮割據混戰使關中地區經濟受到嚴重破壞。其后,北方歷經靖康之難、宋金對峙、蒙古滅金,戰亂不休。
材料二:
材料三:宋代時南北氣溫普遍變冷,南方相對適宜農作物生長。北方環境遭到嚴重破壞,而南方受到的破壞較小,南方農業發展較快。
材料四:南宋政府幫助解決耕牛、種子、農具等,將生產發展作為考核官吏的重要依據。 教師點撥后學生歸納答案要點:
1.政治因素:北方戰亂頻繁,南方相對安定
2. 經濟因素:北人南遷,帶來先進技術和勞動力 3. 然因素:南方自然條件優越,自然環境保護好 4. 政府政策:宋代統治者政策的推進
【學以致用】
你認為古代經濟重心南移的過程對我們今天的經濟建設有何啟示? 學生發言:
①經濟發展要有安定的社會環境; ②經濟發展要重視人才引進; ③經濟發展要重視引進先進科技;
④堅持可持續發展戰略,合理利用資源。
【知識梳理】
請同學們根據本節課所學內容,大膽想像,制作思維導圖,構建本課知識體系。 (提示:注意結合南方經濟發展的表現和經濟重心南移的過程) 學生上臺展示思維導圖作品并解說。
三、 課堂小結
通過引導學生討論分析古代經濟重心南移的過程對我們今天的經濟建設的啟示,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通過史實得出歷史結論和歸納出歷史發展的規律,堅持“史為今用”的原則,達到歷史學習的最終目的。
❸板書設計
❹教學反思
我們學習歷史不僅僅是為了這些知識,更主要的是我們可以從歷史中借鑒很多經驗和教訓,更好為現實服務,通過這節課我們學習的古代經濟發展的原因,你認為古代經濟重心南移的過程對我們今天的經濟建設有何啟示?需要從史料中啟發學生得出自己正確的認識,七年級學生在這方面還有待提高。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
-----更多視頻請在本頁面頂部搜索欄輸入“宋代經濟的發展”其中的單個詞或詞組,搜索以字數為3-6之間的關鍵詞為宜,切記!注意不要輸入“科目或年級等文字”。本視頻標題為“初中歷史部編版七年級下冊第9課《宋代經濟的發展》福建省優課學案”,所屬分類為“初中歷史優質課視頻”,如果喜歡或者認為本視頻“初中歷史部編版七年級下冊第9課《宋代經濟的發展》福建省優課學案”很給力,您可以一鍵點擊視頻下方的百度分享按鈕,以分享給更多的人觀看。優質課網 的成長和發展,離不開您的支持,感謝您的關注和支持!有問題請【點此聯系客服QQ:983228566】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