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宋代經濟的發展
所屬欄目:初中歷史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部編人教版《中國歷史》第二冊七年級下冊第9課《宋代經濟的發展》四川省 - 成都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部編本初中歷史教材 七年級上冊
課題
第9課 宋代經濟的發展
內容標準
知道宋代南方經濟的發展,理解中國古代經濟重心的南移。
教
學
目
標
能 力
目 標
了解宋代農業、手工業發展和商業繁榮的表現,分析代南方經濟發
展的原因;掌握經濟重心南移完成的史實,思考宋代經濟發展與經
濟重心南移之間的關系。
過 程
方 法
通過提煉自然環境開發、新品種的引進和推廣、技術提高與區域
擴展、商業與市場等關鍵詞,理解這些因素在宋代經濟發展中的作
用。 情 感 價 值 感知經濟重心南移的歷史與現實價值,體會合理開發和利用資源是人類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根本途徑。
教 學
設 計 重 點 難 點 重點
經濟發展的表現;經濟重心南移 難點 如何理解經濟重心南移
教 學 準 備 1、課前學生預習教材和歷史地圖冊內容。
2、布置學生完成《歷史探究叢書》導學知識結構填充。 3、根據學情,用問答法和情景教學法重新整合教學過程。
4、PPT、視頻截取、圖片編輯、歷史道具。
教 學 過 程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教學意圖
導入
在上課之前,引導學生觀看上海世博會用現代技術制作的動態《清明上河圖》視頻。其讓《清明上河圖》中的人事物走到了我們面前,今天我們便以走進《清明上河圖》的方式,去領略宋朝汴梁城的繁華。
視頻引入,從歷史到現實,再從現實到歷史,歷史與現實相結合
激發興趣 古今聯系
教 學 新 課
一、你問我答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我們想要對《清明上河圖》所描繪的社會風貌有所了解,就必須先掌握一定的基礎知識。下面我們進入到第一個環節:你問我答。
PPT展示題庫: 問題
1、北宋時期,推廣到東南地區的占城稻來自什么地方? 答案:越南
2、兩宋時期,躍居糧食產量首位的作物是什么?
3、兩宋時期手工業中新出現的紡織部門是?
4、五大名窯和瓷都的名稱是什么?
5、兩宋造船業發達的表現是什么?
6、北宋和南宋最大的商業城市是? 7、宋代商業貿易輻射到鄉鎮,形成新的商業區,叫做什么? 8、宋代海外貿易發達,聞名世界的大港口是?
9、宋朝政府鼓勵海外貿易,在主要港口設置什么機構加以管理? 10、北宋時期,四川地區最早出現,后來變成官方推行的,世界上最早的紙幣是什么?
二、情境再現 具備了基礎知識,下面我們就開始游覽汴梁城吧!我們跟著兩位引導者去汴梁城的街頭走一走!
學生分小組選題,并向其他小組發問,被抽問同學根據課前預習回答
答案:水稻
答案:棉紡織業
答案:汝窯、哥窯、定窯、鈞窯、官窯和景德鎮
答案:船塢、指南針
答案:開封、杭州
答案:草市
答案:廣州、泉州
答案:市舶司
答案:交子
角色14人:
劇情引導者1、2,農民兄、弟,外商,平民1、2,斗茶裁判、斗茶者1、2,酒樓老板、瓷器商人1、2、3。
落實預習 夯實基礎 拓寬視野 活躍氣氛 鍛煉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
情境再現,深入感知歷史,鍛煉學生表演和觀察力,活躍課堂氣氛,應用課堂知識。
PPT展示《清明上河圖》開篇農村場景:房屋、谷場、農田。
展示牛轉翻車、鐵制農具、秧馬等器具,引進的占城稻,生產力發展的基礎上,開墾的圩田和梯田。
PPT展示《清明上河圖》商船和貨船情形,并且拓展指南針等與造船業相關的圖片;展示海上絲綢之路路線圖。 引導者1、2:同學們大家好!今天我們引導大家一起來游覽一下清明上河圖所描繪的汴梁城,帶領大家去汴梁的街頭走一走!
1:話不多說,我們現在開始出發吧! 2:咦!這不是鄉間嗎?怎么去汴梁城更合適呢?
2:你看,有兩個農民在聊天,去問問路吧!:
場景1 哥哥:賢弟!我在京城周圍有大片的農田,生活還算富足,要不然你就留下來吧! 弟:兄長!我在南方生活了十余年,南方的耕作條件更好,家中五口人就有70畝土地,日子過得特別富裕,要不兄長舉家和我一起南下?
哥哥:怎么可能有這么多土地?
弟弟:我們在南方用牛轉翻車將湖泊、沼澤抽干,變成大量圍田;用先進的鐵質工具將丘陵變成百畝梯田,我們擁有的土地面積是北方的好幾倍!
哥哥:這么多土地,那你們怎么耕種呢? 弟弟:南方自然條件特別好,可以一年兩到三熟,還有大量的水利工程、有先進的拔秧器具——秧馬、各類鐵質農具等,加上引進了“占城稻”,糧食產量特別高。除此之外,我們還種植了大量的經濟作物——茶樹和棉花。今日我們兄弟在此別過,但是我還是非常希望兄長一家也能到南方來!
哥哥:讓我考慮考慮吧!等我考慮好在給賢弟寄書信。賢弟一路保重!
2:不好意思,打擾一下,請問汴梁城如何走? 哥哥:往南走兩里路,到河邊有各類船只,坐船往西行進,半日不到就可到達。 1,2:謝謝兄臺!
場景2
1,:看,那個船上有許多人,我們去問問吧! 2:好的!
1:你好!請問你們的船是開往汴梁城的嗎?
外商:是的!中國的船非常不錯!我們外國人來中國做生意和回我們國家向來都
初步感知生產工具促進農業經濟的發展和經濟重心南移。
加強對宋代造船業及海上絲綢之路的認識。造船業發
展示虹橋熱鬧的場面。
展示綢緞鋪,附錄蜀錦、云錦、宋錦圖片。
展示茶館,附錄斗茶情的場景圖和相關圖片。 是坐中國南方的世界大港口泉州的商船,中國的船不僅大,而且質量好,有先進的動力系統和排水系統,還有測風儀和指南針等先進的設備,我們的貨物就靠這艘船運到汴梁去! 1:那我們能坐搭乘你們的貨船前往汴梁嗎? 外商:可以!但是你們可以嘗試去坐坐前面那艘客船,它更適合外出旅行! 1、2:好的,尊敬的外國友人,謝謝啦! 1:快看,我們已經進入汴梁城啦!好熱鬧的街道啊! 2:就是,到處都是呈現出一種欣欣向榮的局面。 場景3: 平民1:這塊布料簡直太好啦!用來做衣服應該很不錯,能夠彰顯文雅與富貴! 平民2:的確是非常好的布料,做工精美,請問你是在什么地方買到的呢? 平民1:這是新進的一批蜀錦,要買就趁早哦!就在前面左拐那條街的綢緞鋪,我帶你去看看吧! 場景4: 裁判:請二位選手做好準備!斗茶規則如下:一看動作、二看顏色、三看茶痕,吟詩作賦可以加分哦! 斗茶者1:我是1號選手,我的茶是來自大理國的普洱茶,加上我的點茶技術,完全是勝券在握! 斗茶者2:我的是蒙頂茶,來自益州路蒙頂山,誰勝誰負請拭目以待吧! 裁判:斗茶開始!……動作規范,都加1分,一比一;1號選手的茶顏色鮮白加、2號選手的茶顏色偏灰,1號加一分二比一;2號選手的茶盞后出現茶痕,加一分,二比二。 斗茶者1:看來部分伯仲嘛,我來賦詩:商人重利輕別離,前月浮梁買茶去! (三比二) 斗茶者2:琴里知聞唯淥水,茶中…呃…故舊是蒙山。 (三比三) 斗茶者1:飲茶勝飲酒,聊以送將歸。 (四比三) 斗茶者2:…呃…實在想不起來!。 斗茶者1:東西南北中央佛,共飲乾坤一達的地區和世界性大港口已經以南方為主了。
絲織業發達,而且南方超越了北方。 深入感知宋代社會生活,了解“市民”階層的情況,融入了農業部門中經濟作物——茶葉。
展示酒樓,附錄五大名窯瓷器和景德鎮的瓷器圖片。
展示交子圖片。發展史:①北宋初年,四川用鐵錢,流通不便;②成都的民間富商主持發行“交子”,作為貨幣憑證③宋仁宗年間,成為官方正式發行的紙質貨幣。(世界上最早的紙幣) 展示《清明上河圖》中的商業情形,市坊不分,突破了時空界限。 碗茶。
裁判:五比三,1號選手獲勝!
場景5:
酒樓老板:我們酒樓30周年店慶,準備更新一部分陶瓷器具,不知道什么瓷器好一些呢?
瓷器商人1:我這里有“入窯一色,出窯萬彩”的鈞窯瓷器和“類雪似銀”的定窯白瓷!
瓷器商人2:我這里有青中帶紫的鈞窯瓷器和哥窯的冰裂紋青瓷,買我的吧! 瓷器商人3:我們景德鎮的瓷器“白如玉,明如鏡,薄如紙,聲如磬”,融合南北、暢銷東西,他們的品種、樣式我這里都有,質量還很好,還沒有倒賣官家的瓷器呢,我們是合法經營哦!買我的準沒錯! 酒樓老板:好吧!我就買景德鎮的瓷器! 瓷器商人3:謝謝老板!請問你的支付方式是什么呢?
酒樓老板:能不能支付 “交子”呢? 瓷器商人3:開什么玩笑,我們汴梁城不流行這個,最好是銅錢、白銀或黃金! 酒樓老板:好吧!我就用白銀支付吧! 1:“交子”是什么啊?
2:交子就是世界上最早的紙幣。北宋初年,四川用的是鐵錢,價值比銅錢都還小,買一匹布就要4000枚鐵錢,重一百多斤,特別地不方便。隨著經濟發展,鐵錢越來越阻礙人們的交易,因此,成都的幾家大商戶聯合自來發行了一種紙質的交易憑證,就叫做“交子”。后來,政府承認并通過官方來發行,“交子”就成為了最早的紙幣。
1:我懂啦!那接下來我們到東市和西市看看吧!
2:汴梁已經沒有東市和西市啦!隨著城市人口地增加,城市已經打破了唐朝以來的“市坊”分離的局面,居住區和商業區已經融合入在一起啦!
1:難怪到處都這么繁華,臨街和臨河到處都是商鋪,真是太熱鬧啦!
2:快看,前面那座高達的建筑就是鼓樓,以前都是上午敲鼓三百下大家才到集市里面做生意,傍晚敲擊五百下就散去,商
利用相關道具直觀感知宋代發達的制瓷業。
認識經濟發展,促進金屬貨幣向紙幣轉變的過程。
感知商業活躍的表現和城市布局的變化。
課堂活動:猜猜這是啥? 展示《清明上河圖》放大后的圖片片段,附錄相關文獻資料來印證。
三、學有所悟
插入視頻:描述生產力發展,促進南方農業的發展。描述技術的更新,促進手工業的進步。 業活動有嚴格的時間限制,據說現在鼓樓上的鼓都上百年沒有使用過啦,經商時間不再受限制,還有了早市和夜市!
1:哇!快看,還有駝隊載著貨物進入城中,熙熙攘攘的街道有乘轎的、騎馬的、坐騾子的!
2:這邊還有吆喝叫賣的、看相算命的,以及售賣清明節祭祀用品的紙馬店!還有醫館、飯館、羊肉店、檀木店,真是各行各業應有盡有啊!
1:嗯!還有好多新奇事物,不知道同學們能不能猜出是什么呢?
學生猜想,回答:刮臉、旅店(短暫歇腳)、旅店(長住)、打包、外賣、涼茶(飲料)、領簽(簽到)、運鈔車
活躍課堂,古今聯系,培養文物與史料相印證的素養。
落實唯物史觀
作
業
完成本課相應練習冊課時作業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