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偉大的歷史轉折
所屬欄目:初中歷史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人教部編版初中歷史八年級下冊第7課《偉大的歷史轉折》青海省優課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第三單元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
第7課 偉大的歷史轉折
1 教學分析 【教學目標】 知識與 能力 知道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時間;了解它的背景,理解其重大意義;了解撥亂反正加強了民主與法制建設,推動了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學會在歷史發展的進程中認識歷史人物、歷史事件的地位和作用 過程與 方法 學會運用原因與結果、聯系與綜合等概念,理解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的召開背景與歷史意義 情感態度 與價值觀 認同中國共產黨完全有能力領導中國人民取得社會主義建設事業的成功;認識改革開放是我國的強國之路 【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
教學難點: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在政治上、思想上、組織上的轉變以及歷史意義 2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文化大革命”時期,我國教育遭到了很大破壞,高考中斷了十年。第一個站出來糾正這種錯誤的是鄧小平,“文化大革命”結束還不到一年,他就提出要“尊重知識,尊重人才”。在他的支持下,1977年10月,中國恢復了“文化大革命”后第一次高考,大學重新開始培養高等人才。而徹底糾正“文化大革命”的錯誤,是1978年底召開的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這節課,我們就一起來探究歷史上的這一偉大轉折。 二、新課講授
目標導學一: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 (一)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的背景
1.教師提問:指導學生閱讀教材,概括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的歷史背景。
提示:(1)人們要求對“文化大革命”中的冤假錯案進行平反,要求糾正“文化大革命”的錯誤。(2)“兩個凡是”的方針引起了人們的不滿。(3)理論界展開的關于真理標準問題的討論,使人們認識到,只有實踐才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 2.教師小結:糾正“文化大革命”錯誤→人心所向
3.教師講述:1978年3月1日,是個星期天。第二天,是“文化大革命”后恢復高考的第一屆新生入學的日子。披著三月的春風,全國各地有27萬新生步入了大學校園。由于“文化大革命”,他們當中許多人邁入大學的腳步被阻隔了整整十年。在他們中間,有十幾年前就告別學校的老三屆,也有剛剛畢業的高中生;年齡小的只有十六七歲,年齡大的已是人到中年;有的夫妻同進校門,有的師生一起上學。人們說這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史上的一個特殊現象。幾天前,他們還在農村的田野、工廠的車間、部隊的軍營。一夜之間,他們的命運發生了根本的改變。同學們,你們知道給這些學子們帶來人生春天的人是誰嗎? 提示:1977年7月,鄧小平第三次復出,這一年他73歲。 4.材料展示:
凡是毛主席作出的決策,我們都堅決擁護,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們都始終不渝地遵循。這是1977年2月7日,《人民日報》發表“兩報一刊”社論《學好文件抓住綱》里提出的。
5.教師提問:那么,“兩個凡是”的提法對不對呢? 提示:我們可以來聽一聽鄧小平是怎樣說的:“‘兩個凡是’,馬克思、恩格斯、列寧、斯大林沒有‘兩個凡是’啊,毛主席也沒有‘兩個凡是’啊,毛主席在這個時間,在這個地點,在這個問題上講的事,在另外一個時間,另外一個地點就不能同樣照搬了嘛,一切以時間、地點、條件為決定嘛。”
6.教師小結:針對“兩個凡是”的方針,思想理論界展開了一場真理標準問題的討論,目的就是要反對“兩個凡是”的方針。
7.教師過渡:真理標準問題的討論,否定了“兩個凡是”的錯誤方針,解放了人們的思想,為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的召開奠定了思想基礎。 (二)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的召開
1.視頻鏈接:播放紀錄片《偉大轉折》的片段
2.教師引導:指導學生閱讀教材,概括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的基本情況。 3.引導學生思考:請從思想上、政治上、組織上三個方面找出會議的主要內容。
提示:(1)思想上:確立了解放思想、開動腦筋、實事求是、團結一致向前看的指導方針。(2)政治上:結束“以階級斗爭為綱”,重新確立馬克思主義的思想路線、政治路線、組織路線,作出了把黨和國家的工作中心轉移到經濟建設上來,實行改革開放的歷史性決策。(3)組織上:實際上形成了以鄧小平為核心的黨的第二代中央領導集體。 4.教師總結: 從核心內容來說:
從會議前后的轉變來說:
5.引導學生思考:這次會議的召開有何意義? 提示: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黨的歷史上具有深遠意義的偉大轉折,開啟了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偉大征程。形成了以鄧小平為核心的黨的第二代中央領導集體。 6.分組討論:為什么說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和遵義會議都是中共黨史上的偉大轉折? 提示:可從會議的背景、內容、領導核心的形成及影響等方面進行對比,進而說明兩者都是中共黨史上具有重要轉折意義的會議。這樣,既可鍛煉學生的學習能力,又能夠使學生更加深刻地認識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的歷史意義。 目標導學二:撥亂反正
1.教師引導:指導學生閱讀教材,了解撥亂反正的背景。
2.教師引導:指導學生閱讀教材,歸納撥亂反正工作的主要內容。 提示:“文化大革命”中受到迫害的各級黨、政、軍機關干部陸續得到平反,受到打擊、誣陷或迫害的民主人士和知識分子等也恢復了名譽。
3.教師總結:這是深得人心的舉措,徹底消除了“文化大革命”強加給廣大干部、群眾的枷鎖,使他們心情舒暢、精神振奮地投身到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中去。 三、課堂總結
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是一個光輝的標志,它表明中國從此進入了社會主義事業發展的新時期。改革開放40年來,我國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綜合國力不斷增強,國際地位日益提升,人民生活水平顯著提高。所以說改革開放是強國之路,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由之路。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我們的祖國一定會蒸蒸日上,繁榮昌盛。 3 板書設計
4 教學反思
理解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是黨的歷史上具有深遠意義的轉折,教師要分析、掌握技巧:a.中國共產黨在思想、政治、組織等領域的撥亂反正,是從這次大會開始的;b.偉大的社會主義改革開放,是由這次全會拉開序幕的;c.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新道路,是以這次全會為起點開辟的;d.當代中國的馬克思主義——鄧小平理論,是在這次全會前后開始發展起來和逐步形成的。在教學中,教師不但要授“魚”,還要授之以“漁”;教師不但要讓學生知其然,還要知其所以然。教師要利用現代化的教學手段,將歷史知識生活化。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