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對外開放
所屬欄目:初中歷史優(yōu)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初中歷史部編版八年級下冊第9課對外開放-福建省優(yōu)課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lián)本站系客服
《中國歷史》新人教版八年級上冊
開放不止步 ,改革再出發(fā)
——對外開放
【開課時間】2018.3.14 【授課班級】八(6)班
【課程標準】
了解深圳特區(qū)的發(fā)展,認識鄧小平對改革開放所起的重要作用。 【教學目標】
1、了解深圳等經濟特區(qū)的建立;對外開放格局的形成;我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 2、利用教材有關對外開放地區(qū)的地圖,理解并掌握“經濟特區(qū)—沿海開放城市—沿海經濟開放區(qū)—內地”的對外開放格局。
3、對外開放,推動了我國的經濟快速發(fā)展和綜合國力的極大提高,使學生感受到對外開放則興,閉關自守則衰,理解十九大會議強調的我國繼續(xù)擴大開放的偉大意義。 【教學課時】1課時
【教學重點】深圳等經濟特區(qū)的建立;對外開放的格局。 【教學難點】理解經濟特區(qū)的作用和影響。
【教學方法】材料問題探究法、啟發(fā)法、探究法、討論法、多媒體輔助教學法
【教具準備】認真分析學生情況,研究教材﹑查找相關資料,制作ppt課件、學生充分閱讀教材,做到預習充分;設計好活動的環(huán)節(jié)和時間控制的預案。 【教學過程】 教學步
驟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 導入 導入新課:
播放《輝煌中國》之開放中國片段
講述:開放是國家繁榮富強的必由之路。視頻中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中國的大門對世界是敞開的,不是關上。開著門世界能走進中國,中國才能走向世界”。在這樣的對外開放
政策下中國從自貿區(qū)到一帶一路到亞投
行……,中國在對外開放的道路上取得了一個又一個成就。那么,中國是如何走上對外開放的道路,又是如何不斷發(fā)展的呢?今天我們就一起走進今天的主題《開放不止步,改革再出發(fā)---對外開放》,去感受對外開放道路上輝煌的中國。
學生觀看視頻,感受對外開放的輝煌中國。
準備學習用具。
創(chuàng)造情境烘托感染,營造激昂氣氛,鋪設課堂情境。 引出本課課題,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
2
講授新課
活動一:大膽的嘗試——經濟特區(qū)的建立 探究一:經濟特區(qū)建立的背景
投影圖片,探究:對外開放的必要性。
探究二:經濟特區(qū)的建立
過渡:1980年中央決定在廣東、福建兩省興辦經濟特區(qū)。 問題探究1:展示地圖,說一說興辦了哪些經濟特區(qū)?為這些地方在地理位置上有什么優(yōu)勢? 老師結合地圖進行分析
問題探究2:閱讀課本P45“知識拓展”,了解“特區(qū)”的由來,探究:經濟特區(qū)“特”在何處?
問題探究3:經濟特區(qū)的發(fā)展狀況
過渡:在特殊的經濟政策和經濟管理體制之下,經濟特區(qū)的嘗試能否獲得成功呢?
① 圖片呈現(xiàn)經濟特區(qū)創(chuàng)辦前后的變化。
②播放深圳改革開放40周年宣傳片《世界只有一個深圳》之創(chuàng)新城視頻,了解深圳經濟特區(qū)的發(fā)展情況。
總結:特區(qū)獲得的的巨大成就證明了對外開放偉大決策的正確性。
問題探究4:結合P45“課后活動”,小組探究:深圳等經濟特區(qū)的成功,對我國發(fā)展社會主義經濟起了怎樣的作用呢?
歸納:設立經濟特區(qū),對引進外資、先進技術和管理經驗,推動國內進一步改革,擴大對外交流,發(fā)張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事業(yè)起到了極為重要的作用。
過渡:特區(qū)是支點,撬起中國舊體制的巨石。1980年特區(qū)用自己的成績披荊斬棘,闖出了一條新路,在她的示范下,我國在對外開放的道路上不斷的深入。
學生觀察圖片材料,解決問題。
學生觀察地圖后回答問題,并及時做好筆記
學生閱讀課本后回答問題,并及時做好筆記。
學生閱讀課本后回答問題
學生帶著問題觀看圖片,感受經濟特區(qū)的變化。
學生進行小組討論,解決問題。
通過圖片讓學生了解對外開放的背景。
通過問題的設置,引導學生閱讀思考,加深學生對經濟特區(qū)知識的了解。
通過圖片和視頻呈現(xiàn)出了更直觀的歷史,感受經濟特區(qū)的變化,同時引出經濟特區(qū)的作用話題。
通過問題的探究,化解本課的難點,同時培養(yǎng)學生從史料中獲取信息的能力和口頭表達能力。
3
活動二:不斷深入——對外開放領域的擴大
問題探究1:投影地圖,結合課本,探究:①1984年我國又進一步開放了哪些沿海城市?
②這些沿海開放城市的分布有什么特點? 歸納:點連成了線。
③出示材料,探究:沿海開放城市和經濟特區(qū)一樣嗎?
總結:(略)引出招商引資到招才引智。
過渡:沿海開放城市得到了經濟特區(qū)的部分優(yōu)惠政策,加快了利用外資和引進技術的步伐,經濟得到快速發(fā)展。
問題探究2:投影地圖,探究:
①1985年以后,國家又開放了哪些沿海經濟開放區(qū)?
②1990年中央宣布在哪里建立開發(fā)區(qū)?
簡單介紹上海浦東的發(fā)展,指出開放后的浦東成為了令世人矚目的國際經濟、金融和貿易中心之一。
③結合地圖,說一說1992年后我國對外開放領域是如何擴大的。
總結:(略) 問題探究3:再次出示地圖,探討:
① 回顧前面所學知識,探究:中國形成了怎樣
的對外開放格局?
總結:形成經濟特區(qū)--沿海開放城市--沿海經濟開放區(qū)--內地的對外開放的格局。
②閱讀課本,結合地圖,探究:對外開放格局的特點?
結合圖示分析其特點,歸納:
學生圖片觀察圖片,思考并回答問題。
學生觀察地圖,思考問題并做好筆記。
學生閱讀課本,思考問題。
結合地圖,呈現(xiàn)沿海港口城市,為對外開放的格局的形成做好鋪墊。
結合地圖,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讓學生了解沿海經濟開發(fā)區(qū)的設立。
利用地圖,直觀呈現(xiàn)開放的沿邊沿江城市、內地等,為對外開放的格局做好鋪墊。
結合地圖,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幫助學生理解對外開放格局的形成。
通過圖示法將對外開放
4
分布上:點—線—面
趨勢上:逐步開放,逐步深入 內容上:全方位、多層次、寬領域
③探究:說一說,三明屬于對外開放的哪一層次?對外開放的政策給三明帶來了哪些變化?
活動三:大步的前進——加入世界貿易組織
過渡:為了更好地融入世界大市場,我們排除萬難大步向前,終于在對外開放的道路上開辟了新天地。
問題探究1:閱讀課本,探究:
①中國哪一年加入世界貿易組織?
②出示材料,探究: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對中國產生了什么影響? 總結:加入WTO為我國參與經濟全球化開辟了新途徑,為國民經濟和社會發(fā)展開拓了新空間。 問題探究2:說一說我國加入世貿組織后給三明帶來哪些變化?
學生觀察圖示,并做好筆記。
學生回答問題。
學生閱讀課本,回答問題。 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展示預習成果
格局的特點進行呈現(xiàn)了,幫助學生更好的理解。
結合三明的情況,更好的了解對外開放的,感受身邊的歷史。
結合材料,讓學生更好的理解加入世界貿易組織的意義。
通過課前預設讓學生了解家鄉(xiāng)在對外開放后的的變化。 課堂升華
活動三:曬曬我的國 說一說,十八大以來我國在對外開放方面的取得了哪些成就?
活動四:新時代,新思想,新征程
出示材料:習近平在十九大上關于對外開放的報告,探究:結合十九大精神談一談你對“對
學生觀察圖片,回答問題
學生積極參與小
通過活動,結合熱點問題了解我國對外開放的發(fā)展情況,從而產生民族自豪感。
通過活動使學生認識到
5
外開放”的看法。(啟示)
總結:開放促改革,開放與世界同步,要堅決 推行對外開放的政策。
組討論,思考總
結。
對外開放的正確性。
課堂小結 1979年 創(chuàng)辦經濟特區(qū) 自力更生到主動開放 1984年 開放沿海城市 招商引資到招才引智 1990年 開放沿海開放區(qū)等 沿海到沿江到內陸
2001年 加入WTO 引進來到走出去 …… 參與者到制定者
結束語:未來,我們將在對外開放的道路上譜寫出了更加輝煌的篇章。
學生代表回答問題,鞏固本課知識點
再一次呈現(xiàn)幾個重要的時間、歷史事件,鞏固本課知識點
作業(yè)布置 收集圖片或文字材料,舉出一個你熟知的因對外開放帶來積極變化的實例。
完成作業(yè)
通過收集材料,再次認識對外開放的偉大意義。
板書設計:
開放不止步,改革再出發(fā)
——對外開放 一、大膽的嘗試——經濟特區(qū)的建立 二、不斷的深入——對外開放領域的擴大 三、大步的前進——加入世界貿易組織
視頻來源:優(yōu)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