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簡介:

視頻標簽:對外開放,基本國策
所屬欄目:初中歷史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人教九年級上冊《對外開放的基本國策》石常彥-霸州市第八中學
教學設計、課堂實錄及教案:人教九年級上冊《對外開放的基本國策》石常彥-霸州市第八中學
教學設計
基本信息 |
名稱 |
《對外開放的基本國策》 |
執教者 |
石常彥 |
課時 |
1課時 |
所屬教材目錄 |
人教九年級上冊第二單元第四課第一課時 |
教材分析 |
本框在整個第二單元中起到了承上啟下的作用,具有不容忽視的重要地位,是中考的重要內容。 |
學情分析 |
九年級學生是享受著對外開放的成果成長起來的一代,精彩的世界給了他們無限的誘惑。西方發達經濟讓他們向往,認為外國的一切都比中國好,主張全面引進,獨立自主、自力更生的意識比較薄弱。例外,學生抽象思維較差,需要具體形象的東西支撐,獨立思考問題還有些片面性。 |
教學目標 |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
感受對外開放帶來的好處,全面理解并支持對外開放的基本國策。 |
能力目標 |
具有開放意識和世界眼光,初步形成正確處理對外開放與獨立自主關系的能力;培養收集材料,分析材料并從中得出結論的能力。 |
知識目標 |
知道當今世界是開放的世界,對外開放是我們必須長期堅持的一項基本國策。 |
教學重難點 |
重點 |
對外開放的原因及應注意的問題。 |
難點 |
對外開放與獨立自主的關系。 |
教學策略與設計說明 |
本課主要采用問題討論法,舉例法,情景創設法等教學方法,此外與直觀形象的多媒體結合,更能激發學生的興趣,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
1.通過情境創設和情感鋪墊導入,調動學生興趣,引導學生感受身邊的變化。
2.學生小組討論,共同探究社會現象及問題,通過生生、師生之間的交流加以解決,教師在點撥時授以學法指導。
3.通過創設情境,選取代表性的社會現象及事例,激發學生的社會責任感,豐富學生情感。 |
教學過程 |
教學環節(注明每個環節預設的時間) |
教師活動 |
學生活動 |
設計意圖 |
情境導入
3分鐘 |
導入:
播放動漫串燒視頻,引導學生思考視頻中的動漫作品分別來自哪些國家?能觀看到不同國家電影作品的原因?引導學生體會對外開放的影響。導入新課。 |
觀看并回答問題。 |
創設情境,從國內能收看不同國家的動畫,引導學生感受開放,激發學生的興趣。順利導入新課。
|
開放的
世界
10分鐘 |
活動一:圖說新聞
多媒體展示三組圖片:出境游及中國護照;進口食品、汽車、家具、服裝;勝芳鎮遠銷世界各國的名牌家具。學生介紹圖片反應的社會現象,及影響。
完成新聞觀察,列舉與世界聯系越來越緊密的事例。
教師總結,引導學生完成新聞摘要:
隨著現代科技特別是信息技術的發展,不同國家和地區之間聯系日益緊密,世界變得越來越開放,仿佛一個“地球村”。 |
學生討論,選學生代表回答問題。 |
引導學生親身體會世界變得越來越開放,不同國家和地區之間聯系日益緊密。 |
開放的
中國
13分鐘 |
活動二:觀歷史
一、多媒體展示兩幅圖:“唐朝盛世”和“鴉片戰爭”,請同學們根據所學的歷史知識,分析兩幅圖。
1.中國分別處于什么時期?
2.呈現怎樣的對外狀態呢?
3.為什么近代中國會落后呢?
4.以上材料說明什么?
5.總結經驗教訓,我們應該怎么做?
教師總結引導學生完成新聞摘要:
中國要發展、進步、富強,就要吸收和借鑒一切先進的文明成果;
中國的發展離不開世界,實行對外開放,符合當今時代特征和世界經濟發展規律,是加快我國現代化建設的必然選擇。
二、多媒體展示四大發明的有關資料。
學生思考:四大發明作為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科技,西方對四大發明的積極態度、廣泛應用及深刻影響,給予我們什么樣的啟示呢?
教師總結引導學生完成新聞摘要。
中國要發展、進步、富強,就要吸收和借鑒一切先進的文明成果;中國的發展離不開世界,實行對外開放,符合當今時代特征和世界經濟發展規律,是加快我國現代化建設的必然選擇。
活動三:看今朝
多媒體展示四組圖片:
參觀閱兵的各國領導人合影、習近平訪美照片;亞太經合組織、博鰲亞洲論壇、互聯網大會;孔子學院、漢語橋;2015年世界田徑錦標賽、申辦冬奧成功歡呼圖片。
學生簡述圖片背后的故事,概括什么是對外開放,及對外開放的作用。
教師總結引導學生完成新聞摘要:
對全世界所有國家開放,政治、經濟、文化等各方面都開放。
對外開放使中國融入世界,與世界各國相互取長補短,在競爭與合作中加快自己的發展步伐。 |
運用歷史知識回答問題。
結合材料分析回答問題。
介紹圖片故事,概括對外開放的內涵和意義。 |
引導學生利用已有的歷史知識自主探究實行對外開放國策的原因。提高學生的分析能力,以及知識的遷移運用能力。
引導學生思考探究,堅持對外開放的重要性。使學生從感悟中提升認識。
展示圖片調動學生興趣,引導學生總結出什么是對外開放,以及對外開放的意義。引導學生關注社會發展,提高概括能力。 |
開放的
時代
20分鐘 |
活動四:新聞回顧
多媒體展示:
1978年改革開放初期的開放政策,學生分析特點。
2013年提出的“一帶一路”發展戰略構想,學生分析意義。
教師總結,引導學生完成新聞摘要:實施對外開放,堅持把“引進來”和“走出去”相結合。
活動五:新聞調查
以華為手機獲得2015年國內市場銷量第一的好成績為案例,并介紹華為成功的秘密。引導學生思考:華為的成功對其他民族企業有何借鑒意義?
教師總結引導學生完成新聞摘要;堅持把獨立自主、自力更生與對外開放結合起來。
活動六:熱點追蹤
多媒體展示中學生盲目從眾,受西方腐朽文化的影響的案例。學生思考:在這樣的情況下我們應該怎樣做呢?
教師總結引導學生完成新聞摘要:既要積極敞開國門又要維護自身安全,既要借鑒吸收先進的東西又要抵制一切腐朽的東西。
教師完善板書,多媒體展示敞開的大門圖案的板書,突破難點。
完成新聞綜述,對本課內容進行概括。引導學生思考,中學生在推進對外開放的過程中應培養哪些意識?
多媒體展示,教師引導學生升華情感。 |
結合歷史知識對比不同時期的對外開放政策,總結“引進來”和“走出去”相結合。提高學生的分析能力。
學生合作探究回答問題。
學生探究在現實生中應該怎樣做。
合作探究,回答問題。 |
提高學生的分析能力的同時,增強民族自信心,升華對祖國的情感。
通過創設問題情境,引導學生自主探究對外開放應注意的問題。
提升學生認識,升華情感,增強學生的責任感。 |
課堂小結 |
(1)我國實行對外開放的必要性:當今世界一天一天變得更加開放,任何國家要關起門來搞建設是不能成功的,閉關自守只能導致愚昧、落后;適應經濟全球化深入發展和社會信息化持續推進的新形勢,我們必須堅持對外開放;中國的發展離不開世界,實行對外開放,符合當今時代特征和世界經濟技術發展規律,是加快我國現代化建設的必然選擇。(2)我國堅持對外開放,必須全方位開放;始終把獨立自主、自力更生作為自己發展的根本基點;反對全盤西化。 |
布置作業 |
1.布置檢測練習
2.思維拓展
思考:為貫徹落實對外開放的基本國策中學生應該怎樣做? |
板書設計 |
|
|
|
|
|
|
|
|
|
|
說課稿
石常彥 霸州市第八中學
一、說教材
《對外開放的基本國策》是人教版九年級第二單元第四課第一個框題。本節課是依據《課程標準》中“感受身邊的變化,了解改革開放給國家、社會帶來的巨大變化。了解當今世界發展趨勢,增強憂患意識,樹立全球觀念”。
在此之前,學生們已經學習了我國的基本國情、黨的基本路線和核心內容,這位過度到本框題的學習起到了鋪墊的作用,也為后來的學習打下了理論基礎。因此本框在整個第二單元中也起到了承上啟下的作用,具有不容忽視的重要地位,是中考的重要內容。
二、說教學目標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感受對外開放帶來的好處,全面理解對外開放的基本國策。
知識目標:知道當今世界是開放的世界,對外開放是我們必須長期堅持的一項基本國策。
能力目標:理解對外開放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辯證的看待對外開放與獨立自主的關系。
教學重點:對外開放的必要性;怎樣堅持對外開放。
教學難點:對外開放與獨立自主的關系。
三、說學情
九年級學生是享受著對外開放的成果成長起來的一代,精彩的世界給了他們無限的誘惑。西方發達經濟讓他們向往,認為外國的一切都比中國好,主張全面引進,獨立自主、自力更生的意識比較薄弱。例外,學生抽象思維較差,需要具體形象的東西支撐,獨立思考問題還有些片面性。
四、說教法、學法
教法:合作探究法、案例分析法、對比法等教法。
學法:在教學過程中讓學生從機械的“學答”向“學問”轉變,從“學會”到“會學”轉變,成為真正學習的主人。本年級學生缺乏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更多時候是機械的應對或者完成一些抄寫作業,不善于思考。針對學生的學情,這節課在指導學生的學習方法和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方面主要采取以下方法:分析歸納法、自主探究法、總結反思法。
五、說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多媒體播放動漫串燒視頻,引導學生思考視頻中的動漫作品分別來自哪些國家?能觀看到不同國家電影作品的原因?引導學生體會開放的時代從而順利導入新課。
設計意圖:從國內能收看不同國家的動畫,可以看出世界的開放,引導學生自然而然的感受對外開放,同時也充分調動學生的興趣。
(二)精講點播
為了使學生能夠對對外開放的基本國策形成清晰的線索和思路。在設計教學時我采用板塊式教學,設計成三個板塊:開放的世界、開放的中國、開放的時代。并以當主編,出專題的故事線索,貫穿幾個板塊。在三個板塊中蘊含對外開放的原因、內涵和問題。
開放的世界
活動一:圖說新聞
多媒體展示三組圖片:出境游及中國護照;進口食品、汽車、家具、服裝;勝芳鎮遠銷世界各國的名牌家具。學生介紹圖片反應的社會現象,及影響。
完成新聞觀察,列舉與世界聯系越來越緊密的事例。
教師總結:世界變得越來越開放,不同國家和地區之間聯系日益緊密。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體驗身邊的變化,感受世界的開放。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觀察力。
開放的中國
活動二:觀歷史
(1)從漢唐盛世到鴉片戰爭,中國從鼎盛時期到衰敗時期的對比,引導學生回答問題。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利用已有的歷史知識,抽絲剝繭,逐一討論問題,得出結論。感知對外開放的歷史因素。
(2)中西方對四大發明的態度及應用完全不同的對比,學生思考給我們帶來的啟示。
設計意圖:在選材上激發學生的自豪感,同時通過中西方對比喚醒民族自尊心,對實施對開放的認同感。注意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
活動三:看今朝
多媒體展示四組圖片:
閱兵各國領導人合影、訪美照片;亞太經合組織、博鰲亞洲論壇、互聯網大會;孔子學院、漢語橋;田徑錦標賽、申冬奧成功圖片。
學生簡述圖片背后的故事,概括什么是對外開放,及對外開放的作用。
教師總結:完成新聞摘要。
對全世界所有國家開放,政治、經濟、文化等各方面都開放。
對外開放使中國融入世界,與世界各國相互取長補短,在競爭與合作中加快自己的發展步伐。
設計意圖:展示圖片調動學生興趣,引導學生總結出什么是對外開放,以及對外開放的意義。引導學生關注社會發展,提高概括能力。
開放的時代
活動四:新聞回顧
多媒體展示:
1978年改革開放初期的開放政策,學生分析特點。
2013年提出的“一帶一路”發展戰略構想,學生分析意義。
教師總結:完成新聞摘要。實施對外開放,堅持把“引進來”和“走出去”相結合。
活動五:新聞調查
以華為手機獲得2015年國內市場銷量第一的好成績為案例,并介紹華為成功的秘密。引導學生思考:華為的成功對其他民族企業有何借鑒意義?
教師總結:堅持把獨立自主、自力更生與對外開放結合起來。
活動六:熱點追蹤
多媒體展示中學生盲目從眾,受西方腐朽文化的影響的案例。學生思考:在這樣的情況下我們應該怎樣做呢?
教師總結:既要積極敞開國門又要維護自身安全,既要借鑒吸收先進的東西又要抵制一切腐朽的東西。
設計意圖:通過創設問題情境,引導學生自主探究對外開放應注意的問題。設計三個活動,逐一探究,思路清晰。
(三)板書設計
把獨立自主、自力更生、引進來、走出去、敞開國門、維護安全、吸收先進、抵制腐朽這幾實施對外開放的關鍵詞,組成一個開放的大門的圖形,板書設計成開放的大門的圖形,一方面使學生對在對開放的過程中應注意的問題這一難點形成直觀的認識,便于記憶。另外一方面,寓意開放的中國以更加開放的姿態走向世界,提高學生認識,升華感情。
(四)總結評價
完成新聞綜述,對本課內容進行概括。引導學生思考,中學生在推進對外開放的過程中應培養哪些意識?
多媒體展示,教師引導學生升華情感。
設計意圖:總結、梳理知識,鞏固知識,提升學生認識,升華情感,增強學生的責任感。
六、說教學反思
本節課我將“高效課堂”模式與板塊教學相結合,分為開放的世界、開放的中國、開放的時代三個板塊,總體而言,思路清晰、明了,突出重難點。所采用的案例材料新穎,設置問題難易得當,并設計一系列導學題或活動,通過學生自主探究或小組合作,師生共同得出相關結論。這樣符合感性材料到理性認識一般認識規律,符合思想品德課中“三貼近”原則。在學生的學習方式上嘗試以學生自主學習為主,加以討論和實踐。通過課堂實踐,感到案例材料這一塊比較滿意,從材料的選取、組織,到問題的設置都比較成功。
成功之處在于:
1.與時事緊密結合,時代感強。
我在教學中使用多媒體課件進行教學,既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也增加了知識的趣味性!在講這一課時,我在導入新課部分播放動漫串燒,以這種形式使同學們更真切的感受到了對外開放體現在我們現實的生活中,激發了他們的好奇心和學習興趣。接下來展示“十一黃金周”國內旅客出境游人數創新高,讓同學們親身體會對外開放的成果帶來的好處及便利。隨后,我展示了主席訪美、孔子學院、北京成功申辦2020年北京冬奧會等實事材料,通過介紹讓同學們深刻的認識對外開放的含義及對外開放的重要性,從而突破了教學的重難點。通過這節課的教學嘗試,使我感受到了改變教學方法的重要性以及取得良好效果的快樂,也看到了學生的那種渴望創新、探索、渴求表現的要求,也使我發現了學生巨大的潛能,更大的發展性、可塑性,對于我在今后教學中給予學生更大的發展空間提供了基礎。。
2.選取了我們熟悉的事例,拉近了對外開放與學生的距離。
愛因斯坦說:“對于一切來說,只有熱愛才是最好的老師。”學生只有具備對學習的“熱愛”和“探索”精神,才能樂在其中,才能勤奮地學習。所以我在上課之前我收集了許多優質素材,如學生熟悉的外國品牌的標志,同學們身邊最熟悉的外國動畫,國產手機品牌超越蘋果、三星銷量等等,這些都是學生身邊最熟悉的材料。
3.問題設置恰當,有思維含量,學生參與度比較高。
讓學生列舉生活中大事,對對外開放成就的認識方面到位。學生活動能較好地體現“活動引領教學”“教學內容活動化”“活動內容化”。我嘗試運用了探究式學習方式。在如何上好探究課的過程中,讓我感受到其實并不容易,教師需要在備課時提出問題、分析問題及解決問題,通過什么方式、方法完成教學過程,及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如何解決并應對臨時生成的問題,既考驗教師對知識的把握又考驗教師的應變能力,總之,在今后的教學中我會發揮自己的優勢,多利用多媒體教學,轉變教學觀念和教學方式,也會多向其他教師學習,取長補短。
不足之處:
1.在對學生的激勵上準備過于倉促,沒有很好地把學生的積極性調動起來。
2.在對于本課的重點知識:如何堅持對外開放?這個問題上挖掘的深度不夠,沒有充分說明獨立自主、自力更生與對外開放之間的關系,可以說是知識準備的不夠充足。
3.對于課堂氣氛方面,應給予更積極的調動。這些問題,我會在日后的教學中多多注意,努力改正。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
-----更多視頻請在本頁面頂部搜索欄輸入“對外開放,基本國策”其中的單個詞或詞組,搜索以字數為3-6之間的關鍵詞為宜,切記!注意不要輸入“科目或年級等文字”。本視頻標題為“人教九年級上冊《對外開放的基本國策》石常彥-霸州市第八中學”,所屬分類為“初中歷史優質課視頻”,如果喜歡或者認為本視頻“人教九年級上冊《對外開放的基本國策》石常彥-霸州市第八中學”很給力,您可以一鍵點擊視頻下方的百度分享按鈕,以分享給更多的人觀看。優質課網 的成長和發展,離不開您的支持,感謝您的關注和支持!有問題請【點此聯系客服QQ:983228566】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