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清朝前期的,文學藝術
所屬欄目:初中歷史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初中歷史人教部編版七年級下冊第21課清朝前期的文學藝術-長春
教學設計、課堂實錄及教案:初中歷史人教部編版七年級下冊第21課清朝前期的文學藝術-長春市第一0三中學校
長春市第103中學教學設計
課 題
第21課 清朝前期的文學藝術
課 時 1 課 型 新課
教 學 目 標
知識與技能:解曹雪芹《紅樓夢》,知道《紅樓夢》的思想內容和創作特點;了解昆曲、京劇的演變歷程,知道京劇是“國粹”。
程與方法:歸納法:通過思維導圖引導學生學會歸納歷史事件的能力。合作展示法:通過學生的了解,介紹《紅樓夢》相關資料,理解社會歷史意義和京劇的藝術成就,理解文學藝術是一定社會政治、經濟的反映。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通過本課的學習,培養人文主義精神和健康的審美情趣,激發對祖國傳統文化的自豪感。
學 習 目 標 1、 以《紅樓夢》為例,了解清代的文學成就特色
2、 以昆曲和京劇為例,感悟清代的戲劇成就和特色
3、 通過藝術作品小組間展示,探究學習,增強我們對中華民族傳統文化強烈的認同
感、民族自豪感。 學習重點 《紅樓夢》的文學成就;昆曲與京劇的形成與興衰。
學習難點
清朝文化的時代特點以及所反映出的社會時代特征
教 學 內 容 及 過 程
【課前三分鐘】
學生介紹“皮影戲”,新課改中指出,歷史要為現實服務,通過課前三分鐘演講,培養學生語言表達能力,將歷史學習融入到個人學習行為養成的過程中。
【導入新課】—
展示教師穿京劇戲服的照片,激起學生的興趣,學生猜測是什么服飾? 是什么戲種?通過課前了解這種戲種出現于什么時代?引出本節課《清朝前期的文學藝術》
【學習目標】展示給學生
1. 以《紅樓夢》為例,了解清代的文學成就特色; 2.以昆曲和京劇為例,感悟清代的戲劇成就和特色 ; 3.通過藝術作品小組間展示,探究學習,增強我們對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強烈認同感、民族自豪感。 【新課講授】
一、 走進103中學博物館分館“文學館”, 主題為清朝文學作品鑒賞
學生通過課前自學、網絡查找資料,已掌握了有關《紅樓夢》的先關資料,展示【任務一】
小組內整合課前自學內容,完善文學館《紅樓夢》 思維導圖(時間:2—3分鐘組長計時,匯報小組加2分,補充小組加1分)
拓展:2015年,是文學巨匠曹雪芹誕辰300周年,法國FEI出版社推出的中國四大名著之一《紅樓夢》的連環畫,教師展示圖片,并啟迪學生文化雖有國家歸屬,但其傳播卻沒有地理或民族的圍墻。我們中華文化遺產在海外推廣與傳播,通過對《紅樓夢》的閱讀,法國讀者可以深入了解中國的文化、文學形式以及提升審美情趣。
二、走進103中學博物館分館“戲曲館”, 主題為 暢游清朝戲曲藝術 【任務二】
小組內整合課前自學內容,完善戲曲館雙泡式思維導圖(時間:2分鐘組長計時,匯報小組加2分,補充組加1分)
第一小組匯報展示所搜集的昆曲資料,其它小組進行補充。 拓展:
1、2017年“一帶一路”文化產業建設與發展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昆曲論壇在北京召開,宣傳推介了以昆曲為代表的中國傳統文化藝術,昆曲唱響“一帶一路” ,用傳統藝術點燃文化自信。
2、作為在全球范圍內保護與傳承中國昆曲藝術的重要平臺,“全球昆曲數字博物館”日前在英國劍橋大學正式開通運行。
第二小組匯報展示所搜集的京劇資料, 其它小組進行補充。
拓展:
1、教師播放《說唱臉譜》or現代流行音樂與京劇相結合的視頻,進行聽覺和視覺的欣賞。(學生自選 )
2、走進家鄉戲曲——吉劇,是吉林省的傳統戲曲劇種之一,主要流行于吉林省各地以及遼寧、黑龍江、內蒙古自治區的一些地區。它是在建國后在二人轉的基礎上發展而成的新劇種。
三、
【任務三】
小組合作探究,面臨傳統文學藝術淡出青少年的生活,作為初中生的我們,能做哪些拯救文學藝術作品的小舉措呢?(以小見大,培養學生的家國情懷)
四、課堂小結 結合板書思維導圖 。
五、總結各組得分,對得分最高的小組進行獎勵一本《紅樓夢》,目的兩方面,一方面是和今天學習內容貼切,第二方面則是講課當日是“世界讀書日”,與現實相結合,突出閱讀對中學生成長的重要性。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