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清朝前期的,文學藝術
所屬欄目:初中歷史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初中歷史人教部編版七年級下冊第21課清朝前期的文學藝術-四川省級優課
教學設計、課堂實錄及教案:初中歷史人教部編版七年級下冊第21課清朝前期的文學藝術-四川省級優課
清朝前期的文學藝術
【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目標
通過本課的學習,使學生理解我國古典小說《紅樓夢》的主要內容及 思想藝術特色,知道它不僅是中國古代最優秀的長篇小說,還在世界文學 史上也占有重要的地位。知道清朝時期戲曲藝術的繁榮,最有影響的昆 曲由盛轉衰、京劇的形成與發展。通過分組討論的形式,培養學生的合作 意識和協作能力。
2.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通過本課的學習,使學生知道從思想主題和藝術表現手法兩個方面
鑒賞文藝作品的方法,培養學生鑒賞文藝作品的素質,激發學生閱讀文學 名著原作的欲望,提高學生的文學素養。 【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紅樓夢》的文學成就。
新課講述
前面我們學習了清兵入關,確立對中原的統治,鞏固了統一多名族國家,在他的統治之下當時的社會風貌,文學藝術呈現了怎么的特色,今天我們一起來一場穿越時空的學習,尋夢大清。
第一篇:尋夢大清
在晚清有一個書生叫朱昌鼎,有一天他的朋友去看他,見他一副專研學問的樣子,就問了:“老兄,你在看什么書呀?是不是在看經書”。以前將圖書分成經史子集,其中經書是最神圣的,孔夫子的書、孟夫子的書,四書五經都是經書。朱昌鼎一聽朋友這么問,就說:“我看的的確是經書,不過我這個經書和你的經書不太一樣,那不一樣呢?我這個經書是要去掉一橫三褶的”。(對比繁體字,可得是紅字)朋友就知道了他在看《紅樓夢》原來當時有句話叫“開談不說紅樓夢,讀盡詩書也枉然”這個紅樓夢究竟寫了什么,我們一起去書店尋一本來讀一讀吧。 尋書
師:我要找紅樓夢,怎么老板給我拿來三本不一樣的呢?同學們老板是不是弄錯了? 生:沒有,紅樓夢也叫石頭記和風月寶鑒。
師:有沒有同學知道這本書的大致情況能給我們講講嗎? 生:紅樓夢創作于清代,前80回由曹雪芹著,后四十回由高額續寫,在乾隆晚期排印面世。 師:同學們提到了這本書的作者曹雪芹,那么有同學能給我們講講他的故事嗎? 生:出身貴族,家道中落,對社會有深切的體驗和清醒的認識……..
師:我還有一個問題,既然紅樓夢當時這么流行,為什么乾隆晚期才排印面世,按照當時的印刷技術不應該呀。——文字獄 那么紅樓夢里究竟寫了什么觸犯了統治者,我們一起深入了解。這本書應該不少同學讀過,接下來就由同學們來講紅樓?
除了剛才同學們所介紹的,紅樓夢中還有三春,花襲人,賈母,劉姥姥,晴雯等,書中有姓名的人物就有多少呢?——700人,而這些人物如同學所分析,通過語言、外貌等描寫以嚴謹的結構、清晰的層次、精練而生動的語言,把故事的進展和人物的形象栩栩如生的展現出來,從文學的角度,它體現了極大的文學藝術水平。毛澤東曾說: 把《紅樓夢》當歷史讀,
這是讀(這部)小說的一個重要視角,一個高明的視角,馬克思主義者讀《紅樓夢》這樣的小說,尤其不能忽視這個視角。從歷史的角度,外貌該怎樣品紅樓?看一段材料,這時賈雨村為官時下屬呈上的《護官符》,通過這首詩所以四大家族的地位如何?——很高,看過紅樓知道四大家族最后是沒落了,他為什么會走向沒落呢?詩名是護官符,說明烏紗帽要保住該怎么做?巴結四大家族。其實就反映了清朝末年在官場有什么問題?吏治腐敗、財政危機。所以如果我們以歷史的角度來品紅樓,我們可以感受到沒落的封建社會必然走向滅亡。 尋夢大清感受了經典流光溢彩,紅樓夢是當時讀書人都愛的書籍,那么普通民眾喜歡的是什么呢?第二站藝術大清
藝術大清
請同學們根據教材,小組合作完成填寫,待會我們請同學來展示他們小組合作的成果。
回味大清
感受了大清的文學藝術,我們一起回味這段文學藝術之旅。我們探尋了文學名著《紅樓夢》,感受了四大家族的榮辱興衰,也體味了書中的人物的愛恨情仇,明了昆區京劇的發展演變,那么同學們看到你們手中的資料卡片,找到昆區京劇發展的原因有哪些? 生:糅合其他藝術形式、緊密聯系社會現實..... 師:而昆區衰落的原因是什么呢? 生:脫離廣大民眾和社會現實
師:這就告訴我們藝術是來源什么? 生:生活
師:我們要將生活中的點滴創新發展,所以藝術來源于生活卻高于生活,而中國文化博大精深,從先秦到明清,五千年文化底蘊傳至今日,我們應該做什么呢? 生:繼承
師:繼承文化首先要了解文化,我們來一場知識競賽,看看大家是否了解明清文化。 開展知識競賽,以習題的形式了解學生的掌握程度
師:看來同學們掌握的都很不錯,但了解是第一步,第二步應該是行動。同學們你們知道在戲劇中怎么表示不同人物的性格嗎?——臉譜 之前我們讓同學們收集資料,自己畫臉譜,現在請同學們展示自己所畫的臉譜。 同學們我們今天學習了昆區和戲劇,但除了教材上的知識你們了解他們嗎?你們喜歡看嗎?為什么?
前段時間網上很流行的一個舞蹈視頻就結合京劇元素在里面,我們一起欣賞下。這種形式你們喜歡嗎?說明文化要傳播,我們可以怎么做? 學生自由回答:引導學生注重文化的傳承和創新
同學們,中華文化至先秦到現代,五千年的底蘊,五千年的輝煌,作為當代人,我們的確要注重傳承與創新,請全體同學起立,一起朗讀這份文化繼承誓詞:
仙鶴長鳴,神鹿奔躍, 日月輪回,世代不息 漢唐氣象,時代華章 明清遺風,央央中華 戲劇人生,紅樓一夢 民族脊梁,我輩擔當 傳承創新,歌我華夏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