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所屬欄目:初中歷史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初中歷史人教部編版八年級下冊第16課《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江蘇
教學設計、課堂實錄及教案:初中歷史人教部編版八年級下冊第16課《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江蘇省 - 淮安
年級:八年級
學科:歷史 課題: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教時:1 設計者:張畫 日期: 課程標準 知道中國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教學目標
1.掌握以下基礎知識: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新中國建立后,美、蘇對中國的外交態度;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的內容和影響;萬隆會議的概況,“求同存異”方針的含義;周恩來在新中國成立初期的外交活動。
2.通過觀察《新中國建立初期外交形勢圖》等圖片,培養學生的讀圖、識圖能力。通過新中國的外交形勢,了解新中國積極主動的外交態度。通過毛澤東在開國大典上的講話,知道新中國獨立、和平的外交思想。通過引導學生分析新中國成立初期所取得的外交成就的原因,提高學生分析、歸納歷史問題的能力。
3.通過萬隆會議等知識的學習,知道以周恩來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把民族利益放在首位的不懈努力。通過周恩來外交趣事的學習,感受新時期外交活動家周總理的睿智與風趣,樹立向偉人學習的志向。
教學重點: 和平共處五項原則,萬隆會議
教學難點: 萬隆會議上一些國家對中國的指責、攻擊所揭示的國際關系的本質;理解“求
同存異”方針
教學過程
教學環節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 導入新課
講授新課
展示圖片
中英《南京條約》簽訂時的場景(繪畫)、中日《馬關條約》簽訂時的場景(繪畫)、《辛丑條約》簽訂時的場景
提問:通過這些圖片,你能聯想起哪些近代歷史事件?
繼續提問:你覺得近代中國外交有何特征?你能用幾個詞形容一下近代中國的外交嗎? 教師總結。
新中國的外交呢?其形象有沒有根本轉變呢?又取得哪些外交成就呢?帶著這些問題,我們一起學習第16課《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一、以獨立自主的形象面對世界
1949年,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的成立大會上,周恩來說了這樣一段話。 展示材料
觀看圖片,回顧已學知識。
綜合所學知識,歸納總結。
學生齊讀材料。
通過創設情景,激發學生學習的情趣和積極性。
培養學生綜合歸納歷史問題的能力
新中國的成立,翻開了我國外交事業的新篇章,新中國奉行什么樣的外交政策呢?一起看材料。
展示材料一、二 1.請你閱讀材料,找出體現新中國外交政策的關鍵詞。
2.閱讀課文并結合材料歸納,回答:新中國成立以后,奉行什么樣的外交政策?
這一政策的提出,標志著中國的外交形象徹底轉變,開始以獨立自主的全新形象面對世界。
過渡:然而當我們環顧世界,準備大有一番作為的時候,卻發現我們面臨的外交形勢遠比我們想象的還要嚴峻。
二、以積極主動的態度走向世界
展示《建國初期美國對華軍事包圍示意圖》
觀察示意圖,你能獲得哪些信息?
面對這種對中國十分不利的國際形勢,你覺得該怎么辦? 新中國是怎樣做的呢?取得了哪些成績?
展示《新中國成立第一年與我國建交的國家》圖表
第一個與新中國建立外交關系的是哪個國家? 展示圖片。
教師介紹中蘇建交情況。
展示《建國第一年與中國建立外交關系的國家》
觀察圖片,建國第一年與中國建立外交關系的國家在分布上有什么特點?
過渡:作為一個新興的獨立國家,以積極主動的態度走向世界,積極展開外交活動,重視
閱讀材料,圈畫關鍵詞; 回答問題。
觀察示意圖,了解美國等對中國的敵視態度回答問題。
回答問題。
觀察《新中國成立第一年與我國建交的國家》圖表,回答問題。
閱讀相關史事。
觀看圖片,回答問題。
通過材料分析,培養學生從材料中獲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通過觀察圖表,培養學生的讀圖、識圖能力。
通過觀察圖片,培養學生的讀圖、識圖能力。
搞好與周邊國家的關系,并在此過程中提出了一個著名的外交原則。
三、以和平共處的原則影響世界
【自主學習】
閱讀教材,完成填空。 1.________年底,周恩來在接見________代表團時,首次提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作為處理兩國關系的原則。 2.該原則現在表述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________年,周恩來訪問印度和緬甸,分別與印度總理________、緬甸總理________發表聯合聲明,雙方一致同意以該原則作為指導中印、中緬兩國關系的基本原則。 【材料研讀】 展示材料一、二
結合材料,說說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對推動國際關系發展起到了什么作用? 教師點撥。
過渡: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為建設新中國創造了一個良好的外部環境,是新中國外交政策走向成熟的標志。為了進一步打破美國的封鎖,新中國積極參加一些國際會議,加強同亞非國家的聯系。
四、以“求同存異”的智慧感動世界
新中國積極發展與亞非國家的友好關系,有什么表現?萬隆會議有什么特點?
這次會議沒有殖民主義國家參加,是否一帆風順?我們來看
閱讀教材,完成填空。
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通過文字史料,培訓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樹立論從史出、史論結合的觀念。段視頻。 播放視頻。 結合視頻回答:
面對帝國主義破壞會議的陰謀和各國之間的矛盾、分歧,周恩來是怎樣解決的?
【材料研讀】 展示材料一、二 結合材料分析,“求同存異”方針的“同”和“異”分別指什么?
展示材料三 結合材料分析,“求同存異”方針的提出有什么重要意義? 教師點撥。周恩來的應對方式和“求同存異”方針的核心是寬容、謙虛、彼此理解、互相尊重,這一切感動了與會各國,也感動了世界,促成了會議的圓滿成功,也促進了中國與亞非各國的團結合作。本次會議中亞非人民團結一致,保衛世界和平,增進各國人民間友誼的精神,稱為“萬隆精神”。
【合作討論】
新中國成立初期,取得了一系列重大外交成就的原因有哪些?
【歷史縱橫】睿智的周總理 事例一:
一位美國記者在采訪周總理的過程中,無意中看到總理桌子上有一支美國產的派克鋼筆。那記者便以帶有幾分譏諷的口吻問道:“請問總理閣下,你們堂堂的中國人,為什么還要用我們美國產的鋼筆呢?” 事例二:
周總理舉行記者招待會,介紹我國建設成就。一個西方記者說:“請問,中國人民銀行
觀看視頻,回答問題。
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結合所學內容,討論回答。
通過觀看視頻,了解“求同存異”方針的提出背景。
通過材料分析,培養學生從材料中獲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學會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提高學生的綜合歸納能力。
通過思考討論,感受新時期外交活動家周總理的睿智與風趣,樹立向偉人學習的志向。
有多少資金?”
如果是你,你會如何應對?
過渡:他年少奮發,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他揮斥方遒,為中華之明日而革命他日理萬機,為讓世界認識中國而奔走,他鞠躬盡瘁,為中國能有今日死而后已他,就是我們敬愛的周恩來總理。1976年1月8日,周恩來逝世時,設在美國紐約的聯合國總部門前的聯合國旗降了半旗。
今年是周總理誕生120周年,社會各界掀起緬懷周總理的活動。我們來看一組圖片,追憶緬懷人民的好總理。
展示紀念周恩來誕辰120周年圖片
最好的懷念,應是不忘他畢生的心愿,延續他千古垂范的精神品格。繼續奮進,讓“中華之崛起”早日得償所愿。
觀看圖片,緬懷周總理
通過圖片和教師講述,直觀感受周總理為人民鞠躬盡瘁死而后已的感人事跡,樹立為中華之崛起而奮斗的崇高理想。
課堂小結
課堂檢測
師生合作,構建知識體系。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