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二氧化碳,一氧化碳
所屬欄目:初中化學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人教版九年級上冊第六單元課題三課題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1課時)_四川省 - 自貢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人教版九年級上冊第六單元課題三課題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1課時)_四川省 - 自貢
第六單元 課題三
課題三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
一.教材分析
(一)教材的內容和價值
本節課主要介紹CO2的性質和用途。通過與學生已有知識聯系,不斷完善和發展學生的認知結構。課程中還安排了豐富的實驗,通過實驗探究推導出CO2的性質以及CO2在生產生活中的運用。學習本節課,不僅可以進一步強化學生學習化學的科學方法,還可以通過對“溫室效應”的了解,培養學生樹立保護環境的意識,真正做到從生活到化學,從化學到社會。 (二)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①通過實驗探究,了解二氧化碳的性質 ②能設計和完成一些簡單的化學實驗,學會對實驗中出現的現象分析并得出結論的方法
③知道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銅的原理及一氧化碳使人中毒的原因 (2)過程與方法
①通過探究二氧化碳的化學性質,使學生經歷科學探究的基本過程 ②通過實驗,體驗對實驗現象進行分析、推理,以及得出結論的過程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①通過學習,保持和增強對生活和自然界中化學現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發展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 ②通過實驗探究,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以及思維的嚴密性,并使學生體會到合作和交流是一種重要的學習方法 (三)教學重點
(1)二氧化碳的化學性質
(2)一氧化碳的可燃性和還原性 (四)教學難點
(1)二氧化碳與水反應的原理探究 (2)二氧化碳與石灰水反應的原理 (3)一氧化碳的可燃性和還原性 二.學情分析
學生已對氧氣的性質有所掌握,實驗的基本技能得到發展。并且在其它學科的學習中學生對二氧化碳也有所了解 三.教法分析:
實驗探究法 問題討論法 多媒體輔助法 講解法 比較歸納法 四.學法分析
1、指導學生利用生活素材和實驗探究,提煉總結二氧化碳的物化性質。
2、指導學生用分析、對比的思維方法,使新知識與已有知識發生聯系。比如可以從密度、溶解性、收集方法等方面將“CO2”與之前學習過的“O2”或者“H2”進行對比。
3、引導學生變定勢思維為發散思維,達到對知識的深層理解和運用。 五.課時安排
第一課時:二氧化碳 第二課時:一氧化碳 六.教學準備 1.教學課件
2.實驗器材:試管、帶導管的橡膠塞、集氣瓶、蠟燭、礦泉水瓶、紫色小花、石灰石、稀鹽酸、稀醋酸等。 七.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二氧化碳
(一)導入新課
為了活躍課堂氣氛,提高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我引用了“殺狗洞”這張發人深省的圖片導入新課。 (二) 推進新課 【探究性質】
通過實驗一,了解CO2的密度及一般情況下不能燃燒也不能支持燃燒的性質,培養學生觀察現象和分析問題的能力。通過實驗二,鼓勵學生對CO2的溶解性進行探究,由于這個實驗相對比較簡單,所以我請一些動手能力比較薄弱的學生上臺動手實驗,并及時給予肯定和鼓勵,使其建立自信。同時引導學生思考,為什么我們平時打開汽水蓋時,會有大量氣體產生,這種氣體是什么?又體現其什么性質呢,從而加深學生對CO2溶解性的理解。
接下來是CO2與水的反應,這個實驗是本節課的重點和難點,作為一個探究實驗讓學生分組進行,攻破難關,通過這個具有魔術色彩的實驗,讓學生感受化學世界的美妙變化,從而提高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然后學生通過閱讀課本和分組討論總結出CO2與水反應的原理,最后再通過加熱滴有石蕊試劑的碳酸溶液變色這個實驗,讓學生掌握碳酸不穩定性這個知識點。
最后,是CO2與Ca(OH)2的反應,為了提高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更好地體現“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理念,我將通過這個有趣的水變“牛奶”實驗,再一次讓學生動手操作,指導學生觀察現象,分析并歸納出其反應原理。這里我將會跟學生強調這個實驗是檢驗CO2的常用方法,要學生理解并牢記這個知識點。 【學以致用】
讓學生討論殺狗洞會使小狗死亡的原因?
通過事例和討論,即學習了二氧化碳不能供給呼吸的性質,又鞏固了二氧化碳不能燃燒,一般也不助燃的性質,還讓學生感到化學和生活是密不可分的。 【推理用途】
學到這里,CO2的性質基本上已經學習完畢,我們都知道,性質決定用途,那么二氧化碳的這些性質決定它有哪些用途呢?
這一部分我指導學生聯系生活實際,讓學生自己總結出二氧化碳的用途。總結不完整的,再由多媒體系統展示。 (三)課后小結
學完本課題的內容后,及時地進行課后小結,有利于學生理清思路,鞏固所學知識。我采用引導的方式,讓學生自己來總結出本節課的主要內容,加深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程度。 (四)鞏固練習
將習題分為由淺到深的層次,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鞏固了基礎知識,發展了學生的思維空間,也使本課題的重難點內容得到了強化和鞏固。
板書設計 二氧化碳
一.CO2的物理性質
無色無味的氣體,密度比空氣大,能溶于水 二.CO2的化學性質
1.不燃燒也不支持燃燒。 2.不能供給呼吸。
3.與水反應:CO2+H2O==H2CO3
碳酸的不穩定性:H2CO3=CO2↑+H2O
4.與Ca(OH)2的反應: CO2+Ca(OH)2=CaCO3↓+H2O 三.CO2的主要用途:
光合作用、滅火、化工產品的原料、氣體肥料等。
課題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1課時)
姓名 班級
【學習目標】
1.能說出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質 2.通過演示實驗讓學生能夠概述出二氧化碳的化學性質
3.會根據二氧化碳的化學性質來做相關的題目
【重、難點】二氧化碳的性質和檢驗,二氧化碳與水、石灰水的反應的探究。
【預習導學】
1.碳的氧化物有幾種?
2.如何檢驗集氣瓶中的二氧化碳已集滿,這說明二氧化碳有什么性質?
3.將已收集好二氧化碳的集氣瓶正放在桌子上。通過觀察:可得出二氧化碳的哪些性質?
4.設計一個實驗,證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氣大。
【合作探究】
(一)實驗探究CO2物理性質:
1.[觀察實驗]觀察并結合生活實際,二氧化碳有哪些物理性質?
通常情況下是 色 味的 體
2.[學生實驗6-3]傾倒二氧化碳
現象:底層的蠟燭 熄滅,上層的蠟燭 熄滅
分析: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氣 ,不 ,也不 。
3.[學生實驗6-4]二氧化碳的溶解性實驗
現象:塑料瓶
分析:CO2 溶于水,瓶內的氣壓 ,大氣壓把瓶子壓扁。
4.總結二氧化碳的性質:
顏色 | 狀態 | 氣味 | 密度 | 溶解性 | 是否支持燃燒 | |
二氧化碳 |
編號 | (1) | (2) | (3) | (4) | (5) |
操作 | 石蕊+稀醋酸 | 石蕊+水 | 石蕊+CO2 | 石蕊+水+CO2 | 烘干 |
現象 | |||||
分析 |
酸能使石蕊 變 |
水不能使石蕊變 | CO2也不能使石蕊變 | CO2與H2O反應生成 ,使石蕊變 |
CO2的物理性質 | CO2的化學性質 |
![]() |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