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
所屬欄目:初中化學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初中化學人教版九年級上冊第六單元課題2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廣東省優課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第六單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 課題2 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
一、教材分析
本節課安排在學生學習了碳的單質和化學性質之后,起著由淺入深的作用。它是培養學生在實驗室中制取氣體時,形成藥品的選擇、裝置的設計、實驗的方法及實驗改進等思路的最佳素材。上好本節課對學生今后學習元素化合物知識、提高化學基本實驗技能及實驗探究能力都有著深遠影響。 二、教學目標分析 1、知識目標:
(1)了解實驗室中制取CO2的反應原理;探究實驗室中制備CO2的裝置; (2)掌握實驗室中制取氣體的基本思路; 2、能力目標:
通過對比實驗室制取氧氣的裝置,探究實驗室中制取二氧化碳的裝置,并利用設計的裝置制取二氧化碳; 3、情感目標:
通過實驗、問題的討論,培養學生求實、創新、合作的科學品質; 通過師生間、學生間的交流合作、研究性學習,體驗探究成功的樂趣,激發學生的求知欲。 三、教學重、難點: 1、教學重點:
探究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藥品、反應原理和實驗裝置的選擇,并利用設計裝置制取二氧化碳。
重點突破:通過學生分組實驗,對實驗現象進行對比分析,從而確定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藥品和反應原理。
2、教學難點:探究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裝置選擇。
難點突破:通過引導學生對比實驗室制取氧氣的發生裝置和收集裝置,結合制取二氧化碳的反應,從而確定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的發生裝置和收集裝置。 二、教學方法分析:
1、學情分析:學生已有了實驗室制取氧氣的知識基礎和相應的實驗操作技能,應該說,學生已具備了研究如何制取二氧化碳的先決條件。通過活動探究的方式來研究實驗室中制取二氧化碳的裝置及其改進,并利用設計的裝置制取二氧化碳這一教學目標是能夠實現的。
2、教法分析:啟發引導、活動探究、對比研究、合作交流、討論歸納相結合的教學法。 3、教學手段:分組實驗和小組合作、自主學習相結合,多媒體輔助教學。 三、學法指導:
通過本節課的教學,引導學生分析、歸納,探究氣體制法的設計思路,培養學生在學習中發現、思考一些問題,經分析、探究、總結形成理論,再將理論應用于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和實驗能力,讓學生學會探究學習的方法。 四、教具準備:(以下藥品和儀器各準備8組學生實驗)
1、藥品:稀硫酸、稀鹽酸、大理石、碳酸鈉粉末、澄清石灰水、火柴
2、儀器:錐形瓶、平底燒瓶、燒杯、試管、集氣瓶、長頸漏斗、雙孔直角導管、單孔直角導管、單孔鈍角導管、水槽、酒精燈
《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教學設計
2
五、教學過程: 教學
流程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教學設計意圖 創設
情景、
激發
興趣
課程引入:【教師邊展示一瓶無色的碳酸飲料邊提問】: 1、我把這瓶碳酸飲料搖一搖、擰一擰瓶蓋會有什么現象出現?
2、這些氣體是什么?
3、生產大量的碳酸飲料需要大量的二氧化碳,這些二
氧化碳如何制取?
引出二氧化碳制取課題。 【板書】:
課題2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
觀察,討論,交流
激發學生對二氧化碳制取方法的興趣,引起學生對學習內容的期待。
實驗與 探究
探究活動一【合作探究】: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藥品選擇和反應原理 活動內容:學習小組完成以下三個實驗,通過實驗現象的觀察,完成下列表格1討論并得出結論:
大理石稀硫酸大理石稀鹽酸碳酸鈉
粉末稀鹽酸第(1)組
第(2)組第(3)組 實驗操作過程: 步驟1:每個學習小組派3個組員各取1支試管,分別往這3支中加入半鑰匙:大理石、大理石、碳酸鈉粉末、 。 步驟2:用傾倒法往這三支試管中分別加入:稀硫酸、稀鹽酸、
稀鹽酸至試管刻度線處。
步驟3:觀察并比較產生氣泡的量以及速率。
提示:1、實驗觀察重點。
2、藥品的用量
3、實驗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項。
1、分組完成學案上的實驗: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制取的藥品選擇。 2、記錄實驗現象。
1、認識實驗對比觀察是科學
探究的基本方法之一,更注重學生獲取新知的體驗學習。 2、練習基
本操作。 3、用圖示
方式可以使學生更
快更清晰的了解實驗內容及注意事項 合作與交流
提問:
1、以上三組反應中哪一組最適合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
2、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常用的理想藥品是什么?
3、反應原理
學生組內討論、分析實驗
現象,得出結
論,回答問題。
1、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評價實驗方案的能力。 2、初步形成實驗室制取氣體的反應原料的選擇思路。
《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教學設計
3
歸納與小結 鞏固與 拓展
1、確定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原料為:石灰石(大理石)、稀鹽酸
2、 反應原理為:CaCO3+2HCl=CaCl2+H2O+CO2 ↑
3、 鞏固練習:
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的最適宜的藥品是:( ) A、稀鹽酸和碳酸鈉粉 B、大理石和濃鹽酸 C、石灰石和稀硫酸 D、大理石和稀鹽酸 4、多媒體展示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不用濃鹽酸、稀硫酸的原因
1、學習小組代表回答。
2、識記:實驗制取二氧化碳的反應原理 3、完成鞏固練習
1、從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培養學生認識規律的一般方法。
2、及時鞏固新知 自主探究
探究活動二: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裝置選擇的研究: 結合下圖,完成下列填空
ACDE
B
1、發生裝置選擇的研究:對比實驗室制取氧氣的發生裝置,完成下列表格 探究活動二【自主學習】:實驗室制取CO2的裝置選擇的研究活動1、發生裝置選擇的研究
二氧化碳
常溫
固+液雙氧水、二氧化錳
加熱
固+固氯酸鉀、二氧化錳發生裝置:由反應物的及反應決定。
加熱
固體高錳酸鉀
氧氣
結論
發生裝置(填序號)
反應
條件
反應物的
狀態
藥品
氣體
2、閱讀課本P114底頁資料,完成填空: 空氣的平均相對分子質量為 ,二氧化碳的相對分子質量為 ,則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氣 (填“大”或“小”) 3、收集裝置選擇的研究:對比實驗室制取氧氣的收集裝置,完成下列表格
探究活動二【自主學習】:實驗室制取CO2的裝置選擇的研究活動2、收集裝置選擇的研究
水溶性
密度
二氧化碳不易溶于水
水溶性
收集裝置:由氣體的及決定。
比空氣略大密度
氧氣
結論
收集裝置
(填序號)
性質比較
氣體
學習自主學習,完成導學案上的填空
1、充分學生已有的實驗室制取氧氣的知識基礎和相應的實驗操作技能,通過對比得出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的的裝置選擇。 2、初步形成實驗室制取氣體的反應裝置的選擇思路。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教學設計 陳鳳梅
4
歸納與小結 知識鞏固 1、提問:實驗室制取氣體的發生裝置和收集裝置分別由哪些因素決定? 2、鞏固練習
狀態
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裝置可選()
A B C D
1、學生回答問題
2、完成鞏固練習
1、強化自主學習內容。
2、及時鞏固新知
合作 探究
探究活動三【合作探究】:實驗室制取CO2的整套裝置組合的研究
1、桌面提供了以下儀器,請每個合作小組設計并組裝:制取二氧化碳的一套最簡易裝置和一套最佳裝置。 下列儀器可供選擇來設計多套制取二氧化碳的裝置,請設計并組裝:制取二氧化碳的一套最簡易裝置和一套最佳裝置。
1
23
456
7
8
9
10
11
探究活動三【合作探究】:實驗室制取CO2的整套裝置組合的研究
2、小組合作完成的作品展示或設計思路講解:
3、對比最簡易裝置和最佳裝置,最佳裝置的優點是什么?
1、 學習小組討論、合作完成裝置組裝。
2、組內討論、組織語言來回答問題。
1、識別儀
器;
2、培養學生實驗裝
置設計能力;
3、體驗實
驗創新的過程。 4、鍛煉語
言表達能
力。
拓展 提高
請比較下列3組制取二氧化碳的裝置,并指出(1)(2)(3)設計變化的優點
第(1)組
第(2)組
第(3)組
點評以上方案的變化,主要從控制反應,節約藥品等方面點評其優點。 學習小組討論,回答問題。 1、再次體
驗創新學習的快樂。
2、培養學生綠色化
學實驗的
理念和思
路。
《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教學設計
5
合作交流 知識鞏固
拓展 提高
探究活動四【合作探究】: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小組談論,完成填空,匯報討論結果,再進行分組實驗) 1、實驗步驟是:①連接儀器②____ ______ _ __③裝入藥品, 先加___ ___,再加______ ④收集氣體⑤驗滿。 2、如何驗滿?
3、 如何證明生成的氣體是二氧化碳?
4鞏固練習
驗室室制取二氧化碳一般有以下步驟:① 向反應容器中放入
大理石 ②檢查裝置氣密性 ③向漏斗中注入稀鹽酸 ④收集氣體 ⑤按要求裝配好儀器。正確的操作順序是( )
A.③①⑤②④ B.⑤②①③④ C.②⑤③①④ D.②③①⑤④ 5、學生分組實驗
教師提示:(1)藥品的用量;
(2)本實驗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項。
1、學習小組組內交流討論,回答問題。
2、完成鞏固練
習
3、分組實驗:用自己設計的裝置制取并收集、檢驗二氧化碳氣體。
1、實現學生是學習的主體這一理念。 2、培養學生合作交流的科學品質。 3、及時鞏固新知識 。
4、結合實踐、學以致用,讓學生再次實驗
學習快樂。 課堂小結
1、提問:通過今天的學習,你能否總結實驗室制取氣體的一般思路?
2、ppt展示:實驗室制取氣體的一般思路。
根據今天的學習內容進行回答。
歸納實驗室制取氣體制取探究思路。
堂上測評
課堂反饋
1、根據下圖完成填空:
(1)凡是給固體加熱產生氣體,發生裝置可采用()裝置。
(2)凡是固體與液體在常溫下反應制氣體,發生裝置可采用()裝置。
(3)硫化氫(H2S)是一種密度比空氣大且溶于水的氣體, 實驗室常用塊狀固體硫化亞鐵(FeS)與稀硫酸反應制取硫化氫,實驗室制取硫化氫的發生裝置是(),收集裝置()。
ACDE
B
學生思考,完成
填空
對本節所學知識的
檢測,同時
起鞏固作用。
六、板書設計:
課題2 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 一、反應原理和原料的選擇: 原料:石灰石或大理石和稀鹽酸
原理:CaCO3+2HCl=CaCl2+H2O+CO2↑ 二、實驗室制取氣體裝置的確定 三、分組實驗,制取二氧化碳
《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教學設計
6
七、教學流程圖
八、教學反思
化學課程倡導以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為主旨;重視科學、技術與社會的相互聯系;倡導以科學探究為主的多樣化的學習方式。我在本節課的教學中運用了新課程理念,學生的小組合作學習和自主學習得到了落實。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引導,創設問題讓學生討論,適當點撥指導,使學生在掌握知識的同時思維也得到拓展。
1、教法設計:本著以“發展學生的能力”為根本原則,采用引導---探究教學法,以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和小組合作學習、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設計了“實驗與探究、合作與交流、自主學習、堂上鞏固”等一些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程序。利用多媒體、學生實驗和實物展示等手段,創設問題情境,引導探究,使學習過程更加形象生動,最大限度地激發學生潛在的主動性和積極性,讓學生成為積極的參與者。
2、學法指導:通過本節課的教學,引導學生分析、歸納,探究氣體制法的設計思路、方法,培養學生在學習中發現、思考一些問題,經分析、探索、總結形成經驗并上升為理論,再將理論應用于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和實驗能力,讓學生學會探究學習的一般方法。
3、教材處理及教學過程:本課題是新課標教材中的一個亮點,和原教材中“二氧化碳的制取”不同的是增加了“研究”一詞,所以本節課的教學設計中突出了研究的成分,增加了很多學生探究活動。正因為如此,造成課堂容量過大。那么怎樣才可以在45分鐘內完成教學任務,實現高效課堂呢?本節重點是探究
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藥品、反應原理和實驗裝置的選擇,并利用設計裝置制取二氧化碳;我通過學生分組實驗,對實驗現象進行對比分析,從而確定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藥品和反應原理來突破重點。本節的教學難點是探究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裝置選擇;我主要通過引導學生對比實驗室制取氧氣的發生裝置和收集裝置,結合制取二氧化碳的反應,從而確定實
課題探究
分組實驗
自主學習 分組實驗
裝置組
合 合作探究 自主探究 合作探究 合作探究
課堂小結
課堂反饋
選擇藥品 選擇裝置
拓展提高 實踐檢驗
創設情境引入
《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教學設計
7
驗室制取二氧化碳的發生裝置和收集裝置來突破難點。 為了讓學生更好地了解分組實驗內容,掌握實驗時間,我在實驗設計中作了以下處理:(1)實驗內容采用圖示形式,使實驗內容直觀明了,注意事項更易理解;(2)分點列出實驗步驟,并在各步驟中指明實驗藥品的用量,使實驗進行得井然有序。在學生的自主探究活動中,我也采取了分點探究、列表比較形式,使得探究內容更加明顯,探究指向更加明確。在循序漸進的系列探究活動中,學生不知不
覺的完成了一次探究之旅,并通過學生用自己設計的裝置來完成實驗室制二氧化碳的系列操作,加深學生對知識的內化。最后教師小結及知識反饋,讓學生知道探究學習的一般方法,提高他們學習的能力。 4、由于對教材、課標的把握還未夠準確,時間的拿捏也稍有欠火候,沒給學生深入討論的時間,對學生設計的裝置點評時間較少,在今后的教學過程中要做得更加精細。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