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搭船的鳥
所屬欄目:小學語文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第三屆全國統編小學語文優質課三年級上冊第五單元—習作單元第15課《搭船的鳥》內蒙古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第三屆全國統編小學語文優質課三年級上冊第五單元—習作單元第15課《搭船的鳥》內蒙古
三年級上冊第15課《搭船的鳥》
一、課文簡介
《搭船的鳥》是部編版語文三年級上冊第五單元——習作單元的第一篇課文。課文以兒童的口吻,描寫了“我”在去鄉下途中不僅觀察了聽到的雨聲和見到的船夫,還觀察了翠鳥的外貌和捕魚時的動作。課文開頭交代了見到翠鳥的原因,接著重點描寫了翠鳥美麗的外貌吸引了“我”,也引發了“我”的疑問和繼續觀察的興趣。見到翠鳥捕食迅猛后,通過母親的介紹,“我”知道翠鳥搭船的原因。
這樣一次平常的探親之旅,因為“我”留心周圍的事物并且仔細觀察,得以認識了一位可愛的新朋友——“翠鳥”,充分說明了留心觀察的好處。
二、教學目標
1.會認本課“父、鸚、鵡、悄”4個生字,讀準多音字“啦”,會寫“翠”。
2.以幫助老師修改習作為任務驅動,為寫擇讀,通過修改活動,學習仔細觀察,抓住特點寫外形,連續動作寫變化的方法。
二、教學重點
以幫助老師修改習作為任務驅動,為寫擇讀,通過修改活動,學習仔細觀察,抓住特點寫外形,連續動作寫變化的方法。
三、教學準備
課件、工具單
四、教學過程
(一)了解單元主題,導入新課
1.閱讀導語頁,揭示習作單元主題,
(1)今天我們要學習的第五單元與其他單元不同,這是個習作單元。單元導語是由法國著名的雕塑藝術家羅丹所說的“生活中不缺少美,只是缺少發現美的眼睛。”
(2)本單元還有兩個學習重點:體會作者是怎樣留心觀察周圍事物的;仔細觀察,把觀察所得寫下來。
導語和學習重點均指向于留心觀察。
2.瀏覽單元目錄,明確單元學習要求。
引導學生瀏覽單元目錄,了解本單元不同于其他單元,有兩篇精讀課文、兩篇習作例文和一篇習作組成。
就像篇章頁所說,生活中不缺少美,只是缺少發現美的眼睛。只要留心觀察,你也會從我們簡單而又平凡的生活中發現不一樣的美。接下來我們就帶著留心觀察的好習慣開始今天的學習。
3.老師一直想寫一寫我最喜歡的小動物,可是我不會寫,總是寫不好。你看我寫的大公雞的外形。課件出示文段:
“我家有只大公雞。它滿身羽毛,有個雞冠和尾巴。它很喜歡在樹林里捉蟲子吃。”
(1)大家可以說說你讀后的感覺嗎?
(2)指名交流。
不過今天有個好機會,我們要學習一篇課文,作者細致觀察了他喜歡的鳥,并寫了下來,我們一起學一學作者是怎樣留心觀察,細致描寫的,并幫助老師寫好這篇習作。
3.導入課題,板書課題。理解“搭”的意思。
(二)初讀課文,把握內容
1.課件出示字詞集體認讀檢測預習情況。
2.通過觀察“羽”、“翠”的異同突破翠字書寫易錯點,從而學寫“翠”字。學生練寫后投影展評。
在學生交流過程中滲透:在學習過程中留心觀察也很重要,可以幫助我們避免出錯。
3.默讀思考:在這次鄉下探親之旅中作者細致觀察到哪些事物和場景?你是從哪里知道的?
4.指名交流
預設1:第一段“我”觀察到了下雨的場景和船夫。
學生批注:下雨、船夫。
教師總結:原來觀察不止眼睛看到的,還有耳朵聽到的。甚至還可以是摸到的、嘗到的。
預設2:第二段“我”觀察了小鳥的外形。
學生批注:外形
預設3:小鳥捕魚的樣子。
學生批注:捕魚
教師小結:作者在一次鄉下探親之旅的路上竟然細致觀察到這么多有趣的事。
(三)總結方法,修改習作
1.翠鳥外形
(1)請同學們自由讀一讀第二自然段,再讀一讀老師寫大公雞外形的語段,你能結合著第二自然段相關語句給老師提點修改建議嗎?
(2)指名交流,總結寫法。
預設1:“我看見一只彩色的小鳥站在船頭,多么美麗啊!”
①學生根據“我看見一只彩色的小鳥站在船頭,多么美麗啊!”給出修改建議:應該寫“我家有一只怎樣的大公雞。”
②教師總結:謝謝你,老師采納你的建議。這樣一說其實作者的觀察是很有順序的,他先寫了這只小鳥的總體印象是彩色的、美麗的。我們也可以這樣來寫一寫。
教師板書關鍵詞:總體印象。
③誰能來幫我說說:這是一只怎樣的大公雞?
預設2:“它的羽毛是翠綠的,翅膀帶有一些藍色,比鸚鵡還漂亮。它還有一張紅色的長嘴”。
①學生根據“它的羽毛是翠綠的,翅膀帶有一些藍色,比鸚鵡還漂亮。它還有一張紅色的長嘴”給出修改建議:老師只是籠統的說了一些大公雞的身體部位,并沒有詳細的觀察到這些部位的顏色。
②感謝你,老師也采納你的意見。
③大家有沒有想過作者為什么要寫羽毛、翅膀、嘴嗎?為什么不寫翠鳥的眼睛、腳這些部位呢?
④教師總結;作者之所以這樣寫,是因為這些部位的顏色鮮亮,最能表現翠鳥的特點。
教師板書關鍵詞:局部特點。
⑤課件出示改寫句子:“它的羽毛是綠的,翅膀是藍色的,比鸚鵡還漂亮。它還有一張紅色的嘴。”通過對比,你從些地方可以感受到作者是經過細致觀察的呢?
教師總結:其實翠綠與藍色本身顏色相近,作者還能夠細致觀察到它的不同,足以證明要想寫好局部特點留心觀察、細致觀察也是十分重要的。
(3)學生說說老師要想寫好大公雞應該抓大公雞的哪些外形特點。
(4)學生練寫,教師巡視
(5)指名交流,教師點評
2.捕魚動作
過渡:同學們寫得真不錯,把大公雞的外形寫得真漂亮!本文的作者不僅寫了翠鳥的外形,還生動的寫出了它捕魚的動作呢!
(1)請同學們來讀一讀課后第三題,注意加點的詞語,想象翠鳥捕魚的情景,你覺得翠鳥捕魚最大的特點是什么?你是從哪些詞語知道的?
(2)指名交流。從“沖”、“吞”感受到翠鳥捕魚動作敏捷速度快。
教師總結:這些詞準確地把翠鳥捕魚動作靈敏快速表現出來。另外我們還要注意到翠鳥捕魚的動作是連續動作。
(3)除了這些動詞,還有哪些詞也讓你感受到翠鳥動作的敏捷?(一下子、沒一會兒)
(4)課件播放翠鳥捕魚視頻。
①這就是翠鳥捕魚的動作,在這么快的一瞬間,作者卻可以寫得這么細致,你看他觀察的多么仔細啊。
②結合圖片學生齊讀段落,感受翠鳥捕魚的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沖進水里,第二階段:銜魚出水面,第三階段:船頭吞魚。
(6)同學們,我家的大公雞呀可喜歡在樹林里捉蟲吃了,大家可不可幫老師把公雞捉蟲時的動作也寫出來?
①課件播放公雞捉蟲的視頻,學生觀看。
②交流你觀察到的動作。
③集體梳理連續動作。
④實踐練寫,教師巡視
⑤指名分享,評價總結。
3.請同學們將自己改寫的文章連起來讀一讀。
4.總結本篇課文學到的觀察習作的方法:這節課我們跟隨作者學習了描寫動物外形以及動作的方法。首先在寫動物外形的時候注意先寫這個動物給你的整體印象;接著再寫些通過細致觀察所看到的最具有代表性的局部特點;最后再描寫動物動作時要細致觀察,找出連續性動作進行描寫。
5.最后,感謝同學們這節課的幫助。課后你也可以利用本節課學習到的方法,寫一寫你喜歡的小動物。
五、課堂工具單
六、講課教師簡介
張歡,女,出生于1993年2月,工作于內蒙古自治區鄂爾多斯市東勝區第三小學,中共黨員,本科學歷,小學語文初級教師。從事教育工作6年,一向擔任語文教師兼班主任工作。她認為教授語文的過程實際上就是“接觸美-挖掘美-領會美-創造美”的過程。在教學中,不斷探索靈活、高效的教學方法,聯系生活,深入淺出,讓學生自覺自發地去體會語文之美,深受學生喜愛。從教以來,孜孜不倦地追求教學藝術,工作期間曾多次獲得校級“優秀黨員”、“優秀教師”、“優秀班主任”、“巾幗標兵”、“師德標兵”;區級“教學基本功一等獎”、“班主任基本功一等獎”;所帶班級榮獲區級“溫馨教室”、“動感中隊”等榮譽。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