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搭船的鳥
所屬欄目:小學語文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部編版小學語文三年級上冊第15課《搭船的鳥》安徽省 - 黃山
教學設計、課堂實錄及教案:部編版小學語文三年級上冊第15課《搭船的鳥》安徽省 - 黃山
《搭船的鳥》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會認5個生字,會寫11個生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能通過作者的描寫想象課文描繪的畫面和場景。
3.緊扣關鍵詞句理清作者的寫作思路,初步學習觀察和描寫事物外形、動作的方法。
4.感受人與動物和諧共處的美好境界,培養親近自然、熱愛自然的積極情感。
教學時間:2課時
教學準備:課件,翠鳥捕魚的視頻。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板塊一:“搭”字入手,整體感知 一、讀題激趣。
1.師:同學們,今天我們一起來認識一個新字。(教師板書“搭”) 交流:你認識這個字嗎?是如何認識的? 預設1::與已經認識的“塔”字十分相似。
預設2:隨父母旅游經常搭車搭船,所以認識了“搭”字。
2.師:你真棒,不僅認識字,還會給字組詞——搭車、搭船。你能帶大家讀一讀字詞嗎?
同學們,你們能用這兩個詞各說一句完整的話嗎?
總結:從剛才大家說的句子中,我們發現無論搭車還是搭船,主人公一般都是人,可今天老師要帶領大家一起認識一個搭船的特殊乘客,那是一只鳥。
教師板書,齊讀課題。
3.師:一只飛翔的小鳥成了乘船的客人,從中,你能感受作者對這只鳥懷著怎樣的情感嗎?
學生交流,感悟人對鳥的喜愛和人與鳥之間的和諧。 二、整體感知。
1.這到底是一只什么樣的小鳥,它為什么來到我們的船頭,作者是如何描寫它的?讓我們放聲讀讀課文,到字里行間去體會文字的美妙與
鳥兒的可愛吧!
2.學生初讀后,教師引導賞讀文章開頭與結尾。 (1)說說從文章開頭結尾中獲取的信息。
(2)重點理解為什么到文章末尾才交代鳥兒的名稱.
提示:從鳥兒出現起,作者的注意力都集中在鳥兒身上,作者關注的是鳥兒的美麗外形及它捕魚時快速而優美的動作,而鳥兒的名稱并不是關注的焦點。因此學習本文的重點應放在課文的第二至四自然段。 板塊二:圖片引路,說我所見 一、群鳥共舞,感悟可愛。
師:一朵花,一片云,一棵草,一株苗,一只狗,一群鳥,都能吸引我們的眼光,牽住我們的思緒,今天老師給大家帶來了幾位鳥類朋友,讓我們走進他們的世界,去感受這群小精靈的美麗與可愛。 課件展示群鳥圖片。
二、緊扣特點,引導交流。
師:從大家發光的眼神老師感受到了你們對鳥兒的喜愛,讓我們閉上眼睛,在腦海中回放剛才的畫面,想想哪只鳥給你留下的印象最為深刻。
學生自由說話。
預設1:老鷹(要點:展翅高飛) 預設2:燕子(要點:剪刀似的尾巴) 預設3:翠鳥(要點:鮮艷的羽毛)...... 三、畫面再現,引導說話。
在總結學生交流的基礎上課件出示翠鳥圖片,指導學生看圖,說說翠鳥的特點(要點:羽毛美麗,紅色長嘴)。 1.填上合適的詞語,將翠鳥的特點說具體。
( )的嘴巴 ( )的背 ( )的翅膀 ( )的腹部 2.用一段話向同學們介紹翠鳥。 四、圖文對照,學習寫法。
師:讓我們回到課文,看看作者是怎樣寫的。 課件展示課文相應段落,學生放聲讀一讀。
指名讀一讀課文,其他學生畫出表示顏色的詞語,教師相機板書。 師追問:翠鳥明明還有眼睛、爪子等,作者為什么只寫翅膀、羽毛和它的嘴巴?學生討論:作者抓住了翠鳥和別的鳥不同的地方來寫,寫出了翠鳥的特點。
師總結:介紹一種小動物,一定要抓住它最與眾不同的地方,細致地描寫。這樣才能寫好它的特點。
合上書本,用上教師板書的表示顏色的詞語介紹翠鳥。 提示:這是一只( )的翠鳥。 板塊三:引導質疑,說我所想 一、結合背景,引導質疑。
師:大雨初停,小船飄蕩,就在這寧靜的時刻,一只美麗的鳥兒突然出現在船頭,頓時吸引了作者的注意力。作者盯著小鳥,浮想連篇,換作是你,你會想到什么呢?
學生展開聯想并提出疑問,用一句完整的話表達出來。 二、小組合作,說我所想。
前后四人組成一個學習小組,將各自的問題集中起來,寫成一段通順的話。
提示:問題可多可少,但不能重復。注意寫話時問題之間的銜接。 三、全班交流,討論修改。
選二至四個小組交流疑問,并重點圍繞句子是否通順、問題銜接是否合理進行修改。
四、課文對照,朗讀悟情。
師:讓我們走進課文,看看面對突如其來的一只美麗的翠鳥,作者的內心又會產生怎樣的波瀾呢? 學生自由朗讀課文第三自然段。
師:誰愿意將作者的疑問用你動聽的聲音表現出來呢? 指名朗讀課文第三自然段。 板塊四、感悟表達,遷移運用 一、言語引導,視頻激趣。
師:就在小作者浮想聯翩的時候,一件有趣的事情發生了—— 播放翠鳥捕魚視頻,學生觀看。 二、交流說話,嘗試表達。
師:如果讓你用一個詞來形容翠鳥捕魚的過程,你會選擇什么詞語呢?
學生討論交流,教師重點向“快”引導。 師:你能用自己的話說一說翠鳥捕魚的畫面嗎?課文又是如何描述的呢?請打開課本讀一讀吧! 三、緊扣動作,感悟表達。指名讀讀課文第四自然段。
師:作者是怎樣將翠鳥捕魚、吃魚的過程寫得細致傳神的呢? 學生圈畫并交流表示動作的詞語,教師相機板書(沖-飛-銜-站-吞)。 師:你們能用這些詞語將翠鳥捕魚的過程完整地說一說嗎? 學生用上五個表示動作的詞復述。
師:我們身邊的事物很多都是處于運動變化之中,如何把這樣復雜多變而又轉瞬即逝的連續動作描述清楚呢?作者給我們做出了示范,你能說說作者是怎么做到的嗎?
要點:在細致觀察的基礎上,用“動作分解法”來描述,就是把連續的幾個動作一一分解開,把每一個動作寫清楚,然后再將分解的動作連接起來。
四、觀察描述,遷移運用。
教師表演一個連續動作,讓學生仔細觀察,再口頭描述。 板塊五、夯實基礎,讀寫生字 一、我會認。
課件出示五個生字。
1.說說五個生字中你熟悉的老朋友,引讀“父”字,并用其組一個詞。 2.采用字族識字方法學“鸚、鵡”兩個字:展示“嬰、武”兩個字------加“鳥字邊”為“鸚、鵡”字——指名讀讀這兩個字——說說類似構字法構成的表示鳥名的其他生字(如鴿、鷗、鴉、鵑)。 二、我會寫。
1.正確書寫筆畫較多的生字:翠、嘴。 (1)課件出示兩個字,學生放聲讀一讀。 (2)微課展示兩個字的寫法。 指導書寫要點:“翠”上中下結構,三部分高度基本相等,下部“十”字一橫較長托住上部,一豎注意不能穿插進兩個人字中間,“嘴”字注意合理安排“口字旁”的位置。
2、認真寫好左右結構的生字:搭、悄、沙。 (1)課件出示三個生字,齊讀。
(2)學生比較三個生字的共同點,明確書寫這四個字都要做到左窄右寬.
3、自主寫好兩個較簡單的生字:父、吞。 (1)課件出示這兩個字,自由讀一讀。
(2)自主交流,說說寫好這兩個字要注意什么.
要點:“父”字注意第二筆是點不是捺,“吞”字注意不要把第一筆寫成撇,上部的天字稍長要包住下面的口字。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