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識字5
所屬欄目:小學語文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蘇教版小學語文二年級下冊《識字5》(第一課時)江蘇省 - 連云港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識字 5》(第一課時)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認識“潭、墾、博、峽”4 個生字,能正確、美觀地書寫“祖、 關、帝”3 個生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詞串。
3.認識圖上的景物,領略臺灣的秀麗風光,感受海峽兩岸盼望統一的心愿。
教學重點:
誦讀詞串,理解詞語,識字寫字。 教學難點:
認識圖上的景物,領略臺灣的秀麗風光,感受海峽兩岸盼望統一的心愿。
教學過程:
一、依據學情,挑戰識字 1.小朋友認識很多字,敢挑戰嗎?
課件依次出示:①阿、祖、關、帝、院②潭、墾、博、峽(生讀) 2.這些字老師可沒教過,你是怎么認識的?(生交流) 小結:讀課外書、在生活中識字都是學習漢字的好方法! 【設計意圖:上課伊始,基于兒童已有經驗,創設“挑戰自我”識字游戲,讓學生在游戲中分享自己的識字經驗,拓寬識字途徑,為學生積極主動地學習做好情感鋪墊。】
二、初讀詞串,學生質疑
1.生自由讀文, 讀準字音。
2.檢查讀書情況,重點正音:墾丁、月兒圓。 3.學生質疑文中不理解的詞語。
【設計意圖:“學起于思,思源于疑”,讓學生主動發現問題、提出問題,有效培養質疑能力。】
三、方法引領,解惑釋疑 方法一:借助插圖認識。
1.遇到問題別著急,課文插圖幫助你。看看插圖,找一找哪個是媽祖,哪個是關帝。(生找出并說一說他們的樣子)
2.聚焦“ 帝”:你還在哪里見過“帝”字?(課件出示“帝”) 3.引讀小結:借助插圖,咱們認識了——慈眉善目的媽祖、威風凜凜的關帝,這兩位保佑老百姓平安的神。
方法二:借助名字理解。
1.這里還有山、有水、有寶物呢!你猜老師是怎么知道的? 2.對,就是課文中的名字告訴我的。請你讀讀課文找一找。 3.生交流,師相機指導:
(1)有山嗎?什么山?(點擊:阿里山) (2)有水嗎?什么水?(點擊:日月潭)
聚焦“ 潭”:左邊水,右邊覃,深水為潭。(課件演示“潭”) (3)有寶物嗎?藏在哪里呢?(課件點擊:博物院) 聚焦“ 博”,左邊十,很特別,一橫貫東西,一豎通南北, 真大、真多!(課件演示“博”)
4.師引讀小結:借助名字,咱們又認識了——阿里山、日月潭、博物院。一起讀讀這三個會說話的名字。
方法三:借助情境了解。
1.再讀讀詞串,這寶島上還有什么是你不了解的? (相機點擊:野柳、墾丁、金門)
2.學習語文,不僅可以從書本里學,還可以到生活中去學。今天,咱們就來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播放:臺灣旅游微課)
【設計意圖:依據學情,將詞串中的詞語重新整合,按照難易程度分為三類,并用三種不同的方式引導學生認識理解詞語,以調動學生讀文識字的積極性,促進學生習得方法,掌握知識,提高能力。】
四、創編兒歌,升華情感
1.游玩了寶島臺灣, 你想說什么?(生交流) 2.指導朗讀:個別讀。師引讀: 祖國有個大寶島,她的名字叫—臺灣。
臺灣寶島景色美——野柳墾丁阿里山,還有一個——日月潭。 臺灣寶島有神廟——媽祖關帝保平安。 寶物藏在——博物院。
3.臺灣的景點真多, 景色真美,可文中有一個詞卻不是景點,你發現了嗎?(點擊:月兒圓)
4.(課件出示地圖)臺灣在哪里?臺灣就在我國的東南沿海,是我國的一個省。臺灣與祖國大陸之間只隔著一道長長的臺灣海峽,雖然隔海相望,但我們永遠是一家人呢!
播放配樂兒歌:《月亮船》月亮船呀月亮船,
微微蕩漾照兩岸。一眼望著日月潭, 一心系著阿里山。月亮船呀月亮船, 一手牽起媽祖廟,一聲喚著金門島。月兒圓,情相連,海峽兩岸夢團圓。
5.海峽兩岸人民就盼著月兒圓、夢團圓呢!讓我們帶著這份美好的心愿一起朗讀課文。(生齊讀詞串)
【設計意圖:二年級學生通過版圖,了解臺灣的地理位置,強化了“ 臺灣是中國的一部分”的意識。同時,教師通過創編的兒歌,引導學生讀中感悟海峽兩岸人民盼望“ 月兒圓、夢團圓”的美好心愿。】
五、比較起筆,指導寫字
1.讀好了課文,還得把字寫好。我們先學寫 3 個字,(課件出示:祖、關、帝)怎樣記住這 3 個生字呢?(生交流)
2.師:小朋友不但要記住它,還要寫端正。寫好漢字,第一筆很關鍵,看,這三個字的第一筆是什么?(、)一樣嗎?
(生觀察比較起筆“、”的不同)
3.師:(出示:魔力棒)我們請出魔力棒來量一量,哪些筆畫要和這起筆點(、)對齊呢?(生觀察交流)
4.師范寫,生練寫,欣賞評價。
【設計意圖:寫好漢字,起筆很關鍵。學生通過觀察比較,掌握起筆“、”的書寫要領。教師的示范指導放在學生的感悟之后,更有針對性和實效性。】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