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語文園地六,我愛閱讀最大的
所屬欄目:小學語文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部編版小學語文二年級下冊語文園地六我愛閱讀最大的“書”貴州省優課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最大的“書”》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認讀本課“地質”、“勘探隊員”、“巖石”等9個生字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讀好人物對話,了解文中“書”中的內容。 3、激發學生探究自然知識的興趣。 教學重點
學習生字。準確把握人物心理,讀好人物對話。 教學難點
激發學生對大自然的興趣。 教學過程 一、情景導入
同學們,今天老師要給你們介紹一位新伙伴,你瞧他來了!(出示圖片)讓他給我們作個自我介紹吧!看你們這么熱情,川川想把他喜歡的最大的書送給你們,揭示課題:最大的“書”
1、請同學和老師一起板書課題。 2、齊讀課題,質疑:你發現了什么?
書字為什么會有雙引號呢?相信學習完這一課,你們就能找到答案了,讓我們一起走進這本書吧!
二、初讀課文,學習生字
1、學生以自己喜歡的方式初讀課文,出示自讀要求: ①讀準字音,讀通句子,難讀的地方多讀幾遍。 ②標出自然段。
2、認讀詞語(出示本課生字詞)。 ①自己讀詞,讀準字音。 ②抽學生讀。
③在讀這些詞語的時候你覺得哪些字音需要提醒同學們注意?講解注意的地方。
④解釋“勘探隊員”
⑤隱去拼音,開火車認讀生詞。 三、細讀品“書”
(一)讀書品味“書”指的是什么?
1、回顧課文,文中的“書”指什么?(板書:巖石) 2、引導猜測書為什么打引號。
3、這里的書并不是我們真正的圖書,它指的是巖石,引號具有特殊含義。 (二)讀書質疑,讀好問句
1、默讀課文,用波浪線勾出川川都提出了哪些問題。 2、指導學生讀好問句。 3、理解“刨根問底”的意思。
(三)品讀感悟,為什么把巖石叫作“書”
1、小組合作,選擇喜歡的問題,尋找答案,并談談你的認識。 2、學習第2個問題.
①抓關鍵詞“一層一層的”體會巖石的樣子像書。 ②初識反問句,理解反問句的意思。 ③指導問好反問句。 3、學習第3個問題.
①讀了這段話,我們知道什么是字?
句式: 、 、 都是字。(板書:有字) ②觀察圖片,認識雨痕、波痕、礦物。 ③抽學生用自己的話介紹雨痕、波痕、礦物。 4、學習第4個問題。
①欣賞圖片,認識巖石上的畫。(板書:有畫) ②了解什么是化石。
③課外拓展閱讀:貴州小春蟲。
5、巖石書上有字,還有畫,折讓你有什么感覺? 引導學生讀好川川和叔叔的對話。 6、學習第5個問題。
①懂得巖石書記錄了地球的變化過程。(板書:有知識)
②指導學生有感情朗讀,抓關鍵詞讀出這一變化過程的漫長。 7、學習第6個問題。
巖石書對我們有什么作用呢?(板書:有作用) 四、猜猜以后川川會做什么? 五、演講展示
學了這篇課文,你都有什么收獲呢?你能用自己的話講述這個故事嗎? 六、小結
同學們,知識不僅可以從書店各種各樣的書中獲得,還可以在生活中許許多多、有聲有色的“書”中得到,小到螞蟻搬家,大到太陽升起,只要我們有一雙善于發現的眼睛,一顆善于探索的心,一個勤學好問的習慣,相信大家會找到更多的“書”,發現更多的奧秘。
板書設計
最大的“書”
有字 有畫 有知識 有作用
教學反思
《最大的“書”》一課以人物對話為主要敘述方式,涉及了自然科學的知識,講述了地質勘探隊員的眼中,巖石就是一本耐人尋味的“書”,同時,也讓我們認識了一個勤學愛問的小朋友川川。本課是“我愛閱讀”中的一篇閱讀課文,教學難點主要是激發學生對大自然探究的興趣,做一個勤學好問的孩子,所以在教學中重點放在了讀上,從讀中悟,從讀中理解,從讀中激發興趣,培養習慣。首先,找出川川的問題,體會川川是個刨根問底的孩子,為了尋找自己想要的答案,不停追問;再讓學生合作探究,為什么把巖石稱為“書”呢?引導孩子,從樣子、字、畫、知識、作用上去理解,其間還是以讀為串繩,學到知識的同時,學會有感情朗讀;為了拓展孩子們的知識面,提高自豪感,激發興趣,我還介紹了最早發現的動物化石——貴州小春蟲,給孩子留下空間,向去探究它的奧秘;最后,我設計了小小演講家的環節,向讓學生通過自己的學習和理解,傳達掌握的知識,這是費曼學習法給我的靈感,這會讓他們對知識的掌握更深刻。
當然,人無完人,課也如此,這節課不足的地方是,教師課堂語言不夠精煉、生動,對學生的鼓勵過于單一,課前準備不夠充分。
一節好課,不但要有好的教學設計,流利的語言表達,更重要的是學生能夠參與其中,真正在課堂上有所學、有所獲。就讓這本《最大的“書”》給我提個醒,為以后自己的課堂更出色而努力。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