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語文園地六,寫話,我愛閱讀
所屬欄目:小學語文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部編版二年級下冊語文園地六(“寫話”“我愛閱讀”)江西省 - 九江
教學設計、課堂實錄及教案:部編版二年級下冊語文園地六 (“寫話”“我愛閱讀”)江西省 - 九江
部編小學語文教材二年級下冊教科書教學設計
語文園地六
(“寫話”“我愛閱讀”) 江西省九江
教材分析
第六組教材是圍繞自然現象、自然景觀來編排的,內容十分豐富。通過本組課文的學習,學生既能感受祖國山河的壯美,積累豐富的語言,還可以汲取自然科學知識的瓊漿,開闊視野、積極探索、敢于提問,培養熱愛大自然的情趣。
本課時是語文園地六第2課時。“我愛閱讀”欄目選取了《最大的“書”》這篇文章。它以地質勘探隊員叔叔和川川的對話為主線,向小讀者們展示了巖石這本“書”的無窮魅力。通過叔叔的介紹,描繪了“書”中的“字”、“畫”以及這本“書”的作用,從而激發學生探究大自然的興趣。秉承部編教材“閱讀1+X”理念,在此基礎上,引導學生閱讀更多的科普書籍。
“寫話”選取的內容為學生在大自然這個大課堂中產生的疑問,鼓勵孩子們充分地說、寫自己想問的,并準確使用和書寫問號。
因為“我愛閱讀”欄目旨在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關于本課涉及的自然科學知識,不必作過細的講解,只要引發學生對自然科學知識產生濃厚的興趣,產生研究、探索的欲望就可以了。在后續的教學中,如果學生們有興趣,可以在班級里開展“自然科學博覽會”,讓他們交流自己的“研究”成果,激發愛科學、學科學的興趣。 教學目標
1.了解《最大的“書”》的內容,激發學生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和探究自然知識的興趣,在師生對話過程中拓展孩子的知識面,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增強學生探索大自然的愿望,體會川川善于發現問題、思考問題的品質。
2.鼓勵學生充分地說、寫自己想問的,并準確使用和書寫問號。 教學重點:培養學生自主學習、樂于交流、勇于提問的能力。 教學過程:
一、初識“書”
1.導入:小朋友們,江老師聽說咱們二(4)班的小朋友特別愛讀書,告訴你們呀,江老師也特別愛閱讀、也經常給我家寶貝讀書,我愛閱讀、你愛閱讀、我們都愛閱讀!一本本書帶領我們走進了神奇的世界、知識的殿堂。
誰能告訴老師你讀過的最大的一本書是什么?為什么說它是“最大”的呢?
2.這節課,我們就進入“我愛閱讀”,讀一篇與書有關的課文,一齊讀課題——《最大的“書”》(多媒體出示課題)
[教學意圖:摸清學生原有的對“大”書的認識,為后文的“大”巖石埋下伏筆,同時也激起孩子們的好奇心。]
3.讀了課題,你有哪些疑問呢?
4.初讀課文:有一位小朋友叫“川川”,他和你們一樣,也有問不完的問題呢,讓我們打開書 83 頁,自由地讀讀這篇課文,看看我們的問題能不能得到解決,邊讀邊標好自然段序號。
生匯報已經解開的疑問。
(1)《最大的“書”》是巖石書。你從書中哪里找到的這個秘密? (2)川川是個愛提問的孩子。川川給叔叔提了哪些問題呢?找到的同學舉手示意老師。 指名讀句子:
瞧,川川接二連三地提出這么多問題,他就是想把心中的疑問全都弄明白。這就叫——刨根問底。(出示詞語:刨根問底)
[教學意圖:激發孩子對本課的閱讀欲望,產生閱讀期待,同時也會在閱讀中尋找自己問題的答案,訓練生有目的地去讀書。] 二、感知“書”
這本巖石書有什么? 1.“字”“畫”
生:我發現這本書上有波痕、雨痕、礦物。 有字、有畫(師板書:字 畫)。 雨痕是雨點砸在石頭上形成的印跡。有的砸出的坑大,有的坑小,有的密集,有的稀疏。 波痕是波浪沖擊著巖石形成的像波浪一樣的痕跡。
叔叔在給川川介紹時用了一種很有趣的方式,一起來讀讀。
生:叔叔用了擬人的手法。在叔叔的眼里,雨痕、波痕都是有生命的,多有趣呀!美美地讀讀他們的對話吧!
想不想也去看看化石?(課件出示不同的化石)
“畫”可等不及要與小朋友們見面了。誰找到了他們?
一生讀句子,一生看插圖(老師,我看到書上有畫,樹葉、貝殼和小魚!) 其實像這樣的化石還有很多很多,你還知道哪些? 老師課前也搜集了一些圖片,植物化石是很難得的喲!
2.巖石上的知識
繼續讀課文第9-13自然段,同桌同學,一個讀川川的話,一個讀叔叔的話,看看你從巖石這本書上了解到了哪些知識。
老師想考一考大家,看句式說話。
生:這里有樹葉,可以判斷很久很久以前,這里長了很多樹。 生:有貝殼和小魚,證明陸地后來沉下去了,這里變成了大海。 生:變成大海后,又過了很多很多萬年,這里又變成了高山,就是川川現在爬的這座山。 很久很久以前、很多很多萬年,孩子們,這就是推測。科學家們并沒有親眼見到這樣的變化,但從巖石這本大書中讀出了這樣的變化。
據科學家考察發現,在海拔八千多米的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瑪峰上發現了魚類化石,我們可以推測——(很久很久以前,這里是一片大海,又過了很多很多年,海底慢慢上升,這里就變成了珠峰。)
科學家還發現,在冰天雪地的南極洲,有露出地表的上千里的煤層,這們又可以推測——(這里以前是一大片樹林,后來陸地下沉,又過了很多很多年,陸地上升,就成了南極洲。)
難怪叔叔說:“把這本‘書’讀懂,就能為祖國找到更多的寶藏!”
是的,大自然就是一本厚重的書,每一顆星、每一粒石子、每一朵云、每一條魚,都蘊含著無窮的奧秘。
三、 探索“書”
川川心中的疑問解開了嗎?那你們心中的疑問都解開了嗎? 有的學生講都弄明白了。有的講還沒有。 師鼓勵學生繼續提出自己心中的疑問。 ……
[教學意圖:孩子們的求知欲、探索欲被激起,不要急于給答案,因為他們所掌握的只是還太少,但要保留下火種,讓孩子們在今后的學習中去點燃它。] 四、記錄“書”
孩子們,江老師看出來了,你們和川川一樣熱愛大自然,愛思考、愛提問,你們真的很棒!有一個和你們一樣大的小朋友,他也愛自然,大自然的日月星辰、風雨雷電、花草樹木、飛禽走獸,在他的眼里,都是他最好的伙伴。他經常看著看著出了神,小腦袋瓜里盡是問題。
瞧瞧,他把自己的問題記錄了下來,我們自由地讀讀吧! (一)指導說話
出示了8個問句。自由讀。
開火車逐句讀問句,結合學生朗讀時的重音、語調、表情等適當引導,讀好問句。 這8個問句,你發現什么啦?
問號有時喜歡和“為什么”這個朋友一起出現,有時還和“誰”“哪兒”“怎么”在一起,有時他請“嗎”來幫忙,有時他請“呢”來幫忙。他的朋友真的很多,太有意思啦!
大自然真是奇妙哇!你的小腦袋瓜里是不是也藏著很多問題呀?快來說說吧! (“我是一個小問號,你要提問用上我”,師獎勵生小問號)
難度加大,能一口氣提兩個甚至更多的問題嗎?先用20秒時間準備一下,和同桌同學比一比!你提一個問題,我也提一個問題,看看對方是不是能把問題問得清楚?
指名說同桌同學問了哪些問題? (二)學生寫話
太有意思啦!孩子們,想不想把這些奇思妙想都記錄下來?你想寫幾句就寫幾句。開始吧!注意書寫姿勢,頭正、身直、臂展、足安。
寫完的同學再檢查一下,句子寫通順了沒有,不要有錯別字,記得結尾請小問號幫忙。 (三)指導評價
評價標準:書寫工整、標點規范、語句通順、沒有錯別字。寫了一句話以上的同學再多給一顆星。
問號小朋友的話:小朋友們,你們提的問題可真好!課后呀,問問小伙伴們知不知道它們的答案。呀,還有,我忍不住要告訴大家幾本有趣的書的名字。
問號小朋友真喜歡我們班會提問的同學們,瞧,這就是問號小朋友帶來的書,叫——— 《十萬個為什么》《孩子提問題 大師來回答》《大英兒童百科全書》《DK兒童百科全書系列》(繪本)《大問題》。
里面的問題全是小朋友們提出的古怪的問題,像宇宙的問題、動物的問題、自己身體的問題、人人都會問的問題、天才才會問的問題、不能成為問題的問題……各個行業的科學家都來回答這些問題。相信你們一定會非常喜歡!
“世界因為好奇和有趣而存在,孩子因為好奇和有趣而成長。”希望同學們在閱讀中收獲,在提問中成長!
板書: 語文園地六
我愛閱讀 我會寫話 最大的“書” ? ? ? ???教學反思:教學是從問題開始的。學生帶著問題學習課文,在學習的過程中解決問題。然而問題的解決并不是教學的終結,而是引出更多的問題,這些問題,又是下一次教學的開始。課堂上,我不僅引導學生讀懂了“書”中的字,“書”中的畫,“書”的作用,關注學生讀懂了什么,而且更注重學生是怎么讀懂的。抓住這一點,我引導學生進行了大量的語文實踐活動。既有字詞句段的訓練,又有聽說讀寫的實踐。正是這種訓練、實踐,才是語文課本質特點的體現。如:教師引導學生把課文中川川的問題找出來并用課件出示,一方面指導學生讀好問句,另一方面從問句中體會川川是個愛問的孩子,總愛把問題問清楚、問明白,從而理解“刨根問底”的意思。在師生對話交流的過程中,不斷激發孩子們提出新的問題,帶著問題,鼓勵孩子們課外閱讀,同時也看看其他小朋友“如何問”、大師“如何答”。于是, “我手寫我口”的寫話目標易于達成。
只有這樣,我們的課堂才有語文的味道,我們的課堂才更像語文的課堂。也只有這樣,我們才能讓學生在學習實踐中不斷提高語文能力,提高語文素養。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