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語文園地六,展示臺
所屬欄目:小學語文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一年級上冊第一冊語文園地六《展示臺+日積月累》教學—新媒體技術下的平板教學案例
教學設計、課堂實錄及教案:部編人教版小學語文一年級上冊第一冊語文園地六《展示臺+日積月累》教學—新媒體技術下的平板教學案例
《展示臺+日積月累》教學設計
——新媒體技術下的平板教學案例
教學內容:
人教2011課標版(部編)一年級上冊第六單元語文園地(六)
教材分析:
“展示臺”活動是在一年級學生入學一段時間后有一定的識字基礎進行的,“日積月累”內容則是語文園地學習中積累的第三首古詩。前面兩首分別是《詠鵝》和《憫農》(其二)。
“展示臺”和“日積月累”內容都是圖文結合,“展示臺”出示了5幅插圖,列舉了生活當中常見的幾處地方,將識字和招牌結合。“日積月累”編排的是古詩《古朗月行》的節選內容,將古詩和帶有月亮的圖片結合,為學習提供了生活素材,符合一年級學生的心理特點和認知基礎。
“展示臺”的活動是引導學生交流在生活中、從街道兩邊的招牌上認識的字。 這項活動我在課前已經布置了相關作業,請學生去大街上,去生活中搜集資料。通過招牌,讓學生知道在生活中認字,讓學生學會留心觀察,在生活中學習語文。“日積月累”中的《古朗月行》是古樂府詩,這是李白寫的一首膾炙人口的古詩,這里節選了詩的前四行。詩人李白用浪漫主義手法,借助豐富的想象和神話傳說,表現兒童時期對月亮的幼稚而美好的認識。詩人以“白玉盤”和“瑤臺鏡”做比喻,不僅描繪出月亮的形狀,更寫出了月光的皎潔可愛,在新穎中透出一股令人感動的稚氣。
教學目標:
1.通過展示在生活中自主識字的成果,激發學生自主識字的興趣。
2.借助拼音,正確、流利地朗讀古詩,特別是“青、鏡”等后鼻音。初步感受詩人筆下月亮的特點。
3.通過展示臺活動,小組合作識字,培養學生自主識字的習慣。在讀正確、流利的基礎上,引導學生采用多種方式朗讀、吟誦古詩。在熟讀的基礎上,練習背誦,進行積累。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通過展示在生活中自主識字的成果,激發學生自主識字的興趣。借助拼音,正確、流利地朗讀古詩,特別是“青、鏡”等后鼻音。初步感受詩人筆下月亮的特點。
教學難點:通過展示臺活動,小組合作識字,培養學生自主識字的習慣。在讀正確、流利的基礎上,引導學生采用多種方式朗讀、吟誦古詩。在熟讀的基礎上,練習背誦,進行積累。
教學準備:
ppt、平板、資料紙、詞卡
教學過程:
第一部分——展示臺
一、預學激趣,導入新知
師:生活處處皆語文,上周末,趙老師布置了一項作業,請大家在家長的陪同下去大街上認字,你們準備得怎么樣? 師:我們先來說說看,你去了哪些地方? 學生交流自己去過的地方,教師相機點評。 師:同學們去過的地方可真多啊!老師來總結一下,你們去了這些地方,有醫院、電影院、報刊亭、街道和商店。
師:請大家看看,這些地方和我們語文書上展示臺里出示的差不多。這里的衛生院就是醫院,小賣部就是商店。
師:同學們,老師請你們把周末搜集的資料拍成圖片打印出來,你們帶了嗎? 【設計意圖】通過交流去過的地方,讓學生回憶自己認識的字,鏈接上課本出示的5幅圖片,為接下來的小組合作做準備。
二、合作共學,分享交流
1. 組內交流——讀給小伙伴聽
師:下面,我們在組內進行合作,要求你把自己搜集的詞語讀給小伙伴聽。 要求如下:
a每個小組在組長的帶領下輪流讀字詞。每個人要把自己的資料放在正中間。 b用手指著讀,讀的時候如果字音忘記了,可以求助本組成員,也可以求助老師。 c在聽別人讀的時候,如果別人讀錯了,可以立刻糾正他。
【設計意圖】通過這個環節,讓每個學生對自己認識的字進行再次溫習,也讓其他組員對別人搜集的字有初步印象,為接下來的小組合作打基礎。
2. 小組上臺匯報
師:剛才趙老師看到你們每個小組讀得很認真,很投入,哪個小組愿意上臺來展示啊?
學生在組長的帶領下使用平板依次匯報,在匯報的過程中,不僅要帶大家讀準字音,還要接受下面同學的提問,相機解釋詞語的意思。教師在這個過程主要協助學生進行匯報交流,適當的時候幫助學生。
師:他們小組準備得很充分、搜集的資料很豐富,為他們的認真和精彩匯報再次鼓掌!
【設計意圖】這個環節使用平板,比平時使用紙質資料匯報更高效。通過匯報,讓學生教別人讀自己搜集的字,讓學生產生成就感,激發孩子們的識字興趣。
3. 組內交流——教小伙伴讀
師:下面我們把自己認識的字和別人進行分享,教小伙伴認字。
師:現在我們再次小組合作,這次的任務和上次的任務可不一樣奧!聽清楚了: a 在組長的帶領下,輪流當小老師,教的時候要說:“跟我讀”。 b 如果組員讀錯了,其他組員可以糾正他。
C 每個組員要跟著小老師認真跟讀,我們來比賽看誰記得多。
【設計意圖】通過這個環節,讓學生當小老師,產生成就感,也讓組內成員不僅讀好了自己搜集的字,還能認識其他組員搜集的字,擴大識字量,同時,也為下個環節做準備。
三、搶答挑戰,學以致用
師:老師挑選了各個小組整理的特別有意思的詞語,看看同學們通過剛才互動交流有沒有記住他們呢?下面搶答奧! 師:搶答規則如下:
a 挑戰者根據老師出示的字詞進行朗讀,讀錯的時候代表挑戰結束。 b出錯的那個詞語 由搜集這個詞的同學站起來教讀。 C 如果挑戰者讀對了,請大家給他鼓掌。
【設計意圖】通過這個環節,再次激發學生的認字興趣,并且通過剛才的小組交流,在這個環節可以看出小組交流的成果,有助于后期培養學生自主識字的習慣。
四、總結本課,學有所得
總結:同學們到街上、到生活中認識了這么多漢字,有這么多收獲,所以以后我們要多多走到生活中去認字,記住一句話:生活處處可識字。
第二部分——日積月累
一、過渡導入,回憶詩句
師:同學們,剛才我們認識了那么多漢字,現在,老師給你們帶來了一輪圓月,請大家一邊欣賞,一邊回憶我們背過的帶“月”字的詩句。師:古人看到月亮留下了很多詩句,今天趙老師為大家介紹一位你們很熟悉的詩人,他也寫了很多有關月亮的詩句,他就是——李白。 師:我們曾經背過他的《靜夜思》,我們再來一起復習復習。
師:在這首古詩里,李白把明月光當成地上霜,李白的想象力可真豐富啊! 師:今天我們來學習李白描寫月亮的另外一首古詩,它就是——《古朗月行》。 師板書課題
【設計意圖】通過回憶詩句,讓學生了解月亮經常被詩人寫在詩歌里,初步感受月亮,并認識大詩人李白,他是唐朝大詩人,是一代詩仙。
二、初讀古詩,了解詩意
1.故事激趣
師:有關這個題目,還有一個小故事呢!唐代有一位詩人叫鮑照,他曾經寫過《朗月行》。李白為了跟他進行區分,因此改為《古朗月行》。 師:跟老師讀課題:古/朗月行。
師:節選是什么意思呢?它的意思就是這里出示的詩句是這首古詩當中的一部分。我們看看屏幕出示的古詩,一共有4行,一共2句,而事實上這首古詩一共16行8句,因此括號里有兩個字——節選 師:請大家再次一起讀課題。古/朗月行(節選) 2. 初讀古詩
師:下面,請大家自由朗讀古詩,注意把字音讀準,句子讀通順。不認識的字借助拼音多讀幾遍。 師:誰來讀讀?指名讀 師:全班一起讀。 3.了解詩意
師:你們都讀得很不錯,下面我們一起看看這些古詩的意思吧! 師:李白小時候不認識月亮,他把月亮當做—— 指名讀,女生齊讀,師相機評價。
師:李白除了把月亮當做白玉盤,他還把月亮當做什么呢? 指名讀,男生齊讀,師相機評價。 全班齊讀
【設計意圖】初讀古詩,讓學生把字音讀準,句子讀通順。通過了解白玉盤和瑤臺鏡,讓學生初步感受月亮的神奇和美妙。
三、朗讀古詩,吟誦古詩
1. 朗讀古詩
師:同學們,我們之前學習古詩的時候總結了4種讀詩的方式,現在我們一起來回顧一下。
師:下面請組內討論,你們采用哪種方式來展示。 師:哪個小組來展示?師相機評價。 2. 吟誦古詩
師:除了這些方法,我們還學過吟誦古詩,請看大屏幕,回顧一下我們吟誦古詩的規則。
師:下面請大家聽錄音,感受古詩吟誦的美妙。 師:現在請大家跟著錄音一起來吟誦,把手拿出來。 師:誰想吟誦給大家聽?
師:全班一起吟誦,老師也跟著一起吟。
【設計意圖】通過多種形式的朗讀古詩、吟誦古詩,激發學生讀詩的興趣,讓學生加深對詩句的熟悉,達到背誦的目的。
四、拓展延伸,背誦古詩
1.學習《小小的船》
師:月亮除了是圓圓的,也可以是彎彎的,請大家聽著歌,一起來唱唱這首詩。 師:把小手拿出來,跟著音樂一邊唱,一邊做動作。 師:唱了這首詩,我們知道了彎彎的月亮像—— 3. 學習造句
師:請大家聯系今天所學以及平時積累,用上這樣的句式說一句話: ( )的月亮像( )。或者我看到了( )的月亮。 教師相機評價
【設計意圖】通過課外延伸,讓學生學習說完整的話,并發揮想象力,學習說句子,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
五、總結本課
總結:同學們,今天你們的收獲大嗎?是的,通過這節課的學習,我們知道了我們不僅可以在課本里認字,還可以走到街道上,走到生活中去認字,生活處處可識字啊!今天,我們還認識了李白筆下的月亮,那么神奇,那么美麗,他的想象力多么豐富啊!希望你們也做一個會思考,會想象的孩子,以后見到好的詩句能夠記在腦子里,背下來。最后,讓我們閉上眼睛,一邊想象畫面,一邊背誦今天學的這首古詩吧!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